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福建莆田市仙游縣鯉城街道木蘭社區:釋放“紅色效應” 共建“城市家園”

中共仙游縣委組織部

2018年09月29日11:1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莆田市仙游縣鯉城街道木蘭社區地處仙游縣城區西郊、木蘭溪畔,總面積1.17平方公裡,共有15個居民小組,常住人口5586人、流動人口5000多人。社區於2004年成立黨委,設有木蘭、濱河小區、離退休干部等3個黨支部和8個黨小組,現有黨員263人,社區“兩委”干部11人。2017年,社區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80多萬元,居民人均收入15055元。

【背景與起因】

80年代末,隨著社區黨員人數的不斷增加,黨員居住愈發分散,人員流動性愈強,木蘭社區存在著“三會一課”落實不到位、組織生活不經常、活動形式單一等問題,導致黨員召集難、作用發揮難,對當時正在開展的城區道路拓寬改造項目產生一定影響。面對存在的問題,為加快項目進度,時任黨支部書記的林昭杰把部隊中嚴謹的黨內組織生活帶入社區,從規范化“三會一課”入手,把每月15日定為“黨員學習活動日”,作為社區開展組織生活、討論居務重要載體,在活動日制度的牽引和黨員模范作用下,征遷工作很快按時完成,道路拓寬也給黨員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效益,對“黨員學習活動日”形成了最初的共識。二十多年來,木蘭社區黨委雷打不動堅持這一制度,並加強活動日與“三會一課”的深度融合、創新黨員教育管理方式,逐步將“黨員學習活動日”發展成為主題黨日活動制度,成為社區廣大黨員自覺行為。2017年6月,社區黨委充分發揮主題黨日活動常態化制度化帶來的“紅色效應”,圍繞城市“家”黨建工作要求,積極推動區域內各領域黨組織共駐共建、共融共享,打造聯建共贏的區域黨建、科學合理的網格體系和高效有力的服務保障,不斷增強社區黨委凝聚力、向心力、領導力,著力構建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文化新的“城市家園”。木蘭社區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文明社區”等榮譽稱號。

【做法與經過】

一是規范化黨日活動,引領黨建新常態。社區黨委嚴格落實基本制度,以“三會一課”為基礎,常態化、制度化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逐步成為廣大黨員的行為自覺和日常習慣。突出制度堅持。自上世紀90年代起,歷經林昭杰、林開霖、林志峰等三任社區黨組織書記“薪火相傳”,社區黨委長期堅持落實每周一次的班子成員碰頭會、每月15日的主題黨日活動以及定期組織社區優秀黨員講黨課等黨內生活制度,特別是每月15日的主題黨日活動制度,20多年來雷打不動地定期開展,逐步成為黨員定期參加黨內組織生活的生物鐘,構建了“有事大家管、問題共同議”的黨內活動機制。突出活動規范。為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社區黨委探索推行理論學習、交納黨費、組織生活、志願服務、民主議事、民主公開等“7+X”主題黨日活動模式,深度融合“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黨內組織生活制度,廣泛組織黨員開展精准扶貧、項目建設、社會保障、強農惠農、生態文明、便民服務等活動,有效促進黨員帶頭踐行,形成更加有效、更為規范的活動制度。突出載體創新。依托社區黨建陣地和黨員e家、微信群、黨員之家和社區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平台,通過成立線上e黨小組、共享學習材料、線上線下交流等互聯互動方式,不斷擴大社區主題黨日活動覆蓋面。注重在“X”上做文章,通過開展“黨員五帶頭家庭”評選、“黨員作奉獻”活動、開設“實踐黨課”等方式,為黨員搭起作用發揮的舞台,引導黨員自覺踐行“四講四有”,主動參與社區建設,立足崗位作貢獻。

二是區域化聯動機制,構建共駐新格局。充分發揮主題黨日活動在社區范圍內的影響力,廣泛吸引聯合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縣衛計局、萬鑫公司、東亞公司、博愛醫院等6家駐區單位黨組織,共同成立社區“大黨委”,下轄機關、社區、小區和非公企業黨支部6個,共有社區黨員267人、在職黨員63人、非公黨員17人,建立起區域化黨建組織實體和共建合作常態機制,有效增強社區黨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形成具有強大向心力的“紅色磁場”。共促黨員作為。廣泛吸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率先設立在職黨員聯絡站,首創在職黨員季度報到刷卡制度,與駐區單位聯手開展常態式、組團式、訂單式服務,定期組織開展文化教育、政策解答、法律援助、科普宣傳、衛生整治、健康義診、就業咨詢、家電維修等活動,把在職黨員“八小時內”崗位履職盡責延伸到“八小時外”服務社區居民,已累計接受在職黨員報到108人、開展各類活動41場。共過組織生活。全面整合區域內黨建服務陣地,在7個條件較好、設施齊全的黨建陣地設立組織生活開放點,整合雙方的信息資源、陣地資源、文化資源和綜治資源,組織引導社區在職黨員、聯建單位黨員聯合開展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黨內活動,累計開展聯合活動15次,互派黨務干部6名,有效增強“大黨委”的向心力,做到相互開放、優勢互補、有機結合。共享社區便利。積極協調機關、企業、學校等駐區單位,發揮各自人才、技術、物資、資金、信息等優勢,共享資源、共治平安、共建社區,讓城市生活更加便利。堅持雙向互利,針對社區在職黨員、雙職工等上班“分身乏術”,難以接送孩子的“管理真空”時間段,創設“四點半學堂”和“黨員四點崗”制度,為社區的孩子提供臨時學習、娛樂的場所,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贏得了群眾的廣泛好評。

3.網格化管理機制,提升城市新活力。依托社會管理服務網絡和社會治理網格化中心,劃定各類“紅色網格”,形成黨建網格化制度,推動在職黨員進網格、組團服務駐網格、組織生活接網格、黨內關懷聯網格。優化網格體系。對照社區社會治理網絡,分級劃分了1個黨建基礎網格和6個單元網格,把黨委建在基礎網格上,把小區黨支部和6個黨小組建在單元網格上,構建層級化的黨建網格體系。同時,將駐區單位一並劃入黨建單元網格,把在職黨員與社區黨員一道錄入網格化信息平台,以網格為單位定期組織各個網格內黨員參加理論學習、民情研判、議事決策、黨內推優等活動,構建零距離溝通平台。強化網格隊伍。注重選優配強黨建網格長和網格員兩支隊伍,由黨支部書記或黨小組組長擔任黨員網格長,培育黨員網格長和黨員網格員成為黨建宣傳員、信息員、督導員、服務員等“四大員”,除履行政策宣傳、社情民意的收集、入戶調查統計、處理矛盾糾紛等公共服務事項基本職責外,積極抓好網格內黨建工作,實現基層建設、黨員管理、組織生活、黨內監督制度化規范化。目前,黨建網格隊伍累計收集社情民意57條,處理矛盾糾紛17件,消防安全隱患排查158條,慰問幫扶困難群眾11人。深化網格管理。實行黨員分類管理,以職業相近、上班時間相似、年齡相仿、樓幢相鄰為原則,把黨員分別劃分到各個網格黨組織之中,推進黨員設崗定責到網格,引導黨員爭做政策法規宣傳員、社情民意信息員、重點工作監督員、美麗鄉村示范員、困難群體幫扶員等“五大員”,為黨員參與黨內活動提供便利平台。

4.家園化服務機制,共建和諧新社區。發揮社區“大黨委”這一紅色服務載體,切實整合社區服務保障功能,為社區群眾提供優質、便捷、貼心服務,構建“黨群心連心、有事我幫您”的“城市家園”。搭建服務平台。建立完善黨員先鋒服務站制度,整合社區便民服務代辦點功能,綜合設置紅色代辦、在職黨員聯絡、流動黨員管理、志願活動等黨群服務崗位,建立開放式“學習書吧”“紅色網吧”,為黨員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整合社區和駐區單位、新興領域志願服務資源,組建“黨員勸導隊”“巾幗黨員志願服務隊”“黨員搶險突擊隊”等黨員志願者服務隊伍,定期為社區居民開展健康義診、關懷慰問、文明勸導、家電維修、文明勸導、衛生保潔險等服務活動。新建服務載體。綜合利用社區主題黨日活動制度優勢,進一步延伸社區“大黨委”服務功能,在全市率先設置黨員紅色驛站,配備必要的會務設備和視聽設備、紅色影院等硬件設施,備存一定量的《黨章》、黨旗、黨徽等,重點為偏遠山區村黨組織和黨員、務工經商流入黨員就近開展和參加黨內活動提供必要服務。驛站建立以來,已與貧困村仙游縣社硎鄉田利村建立長期合作共建關系,累計聯合開展黨內活動10場次。創建服務品牌。社區有一位已故的離退休老黨員曾德梅,17年間足跡踏遍仙游300多個村(社區)300多所學校,行程近10萬公裡,建立5000多份貧困生檔案,籌措資金3800多萬元,助學2.2萬人次,成為社區黨員先進模范和“金字招牌”。在他的影響帶動下,社區成立慈善協會,經常開展救助貧困家庭、年終送溫暖、關愛孤寡老人、資助困難學生等活動,累計籌集180多萬元善款,先后有400多人得到及時的救助,在社區形成互幫互助、黨群連心的良好氛圍。

【經驗與啟示】

社區黨委牢牢樹立城市“家黨建”工作理念,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和黨內組織生活模式,充分凝聚社區各方力量,有效推動社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這啟示我們:

一要厚植城市基層黨建根基。街道社區黨組織是黨的城市工作的基礎,是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核心。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就無法真正統籌黨建、統籌工作、統籌資源。木蘭社區黨委正是依靠三任黨組織書記的傳幫帶,一任接著一任干,不斷使社區黨組織壯起來、強起來、硬起來,社區黨員數從最初的60多名發展到如今的263名,黨組織從最初的小支部到現在吸收駐區單位、“兩新”組織成立“大黨委”,成為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中強有力的支撐平台。

二要推動區域黨建互聯互動。城市基層黨建是一項系統工程,關鍵在如何推動全領域統籌起來、全方面聯動起來、多領域融合起來。木蘭社區黨委堅持20多年如一日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制度,對區域內的駐區單位黨組織的黨內組織生活產生積極影響,形成城市區域黨建的“紅色效應”,帶動駐區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規范化、常態化開展黨內組織生活,使主題黨日活動成為凝聚組織力量、錘煉黨員黨性的重要平台,推動街道社區“小黨建”走向城市基層“大黨建”。

三要健全有機聯結黨建體系。城市基層黨建不能單純就社區就抓社區,必須把街道社區和各單位、行業、領域的黨建工作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來謀劃和推動。社區黨委正是通過“1+N”模式構建“大黨委”這一區域化黨建實體,實現社區各類資源的有效集聚,動員各方力量參與社區建設。社區先后征地2000多畝,引進了萬鑫、東亞等工業項目,解決居民就業600多人,為社會創稅3000多萬元,新建金石中學、莆田學院仙游校區和木蘭幼兒園,改造草樓片區和木蘭溪景觀帶等,有力促進社區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探討與評論】

木蘭社區黨委用20年多年如一日的主題黨日活動為載體,將黨內組織生活具體化、精准化、實效化,使黨組織嚴起來、強起來、硬起來,成為一個堅固的紅色堡壘,並以堡壘為中心,輻射帶動區域內黨組織共駐共建,打造城市基層黨建綜合體,推進區域統籌發展,實現合作共建共贏,值得點贊!

(責編:宋晨、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