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安徽天長市:整合融合強基礎 城市黨建結碩果

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2018年09月28日11:0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天長市位於安徽省滁州市東部,與江蘇省南京市接壤,國土面積1770平方公裡,總人口63萬,其中,市區人口約20萬。下轄14個鎮、1個街道、1個省級開發區,173個村和社區,其中城市社區22個。

一、背景與起因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基層黨建逐步成為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公有制企業、社會組織的黨員,創業大學生中的黨員,企事業單位退休黨員,都向城市集聚,以天長市為例,全市70%的黨組織駐地在城區,60%的黨員工作、居住在城區。

社區是城市社會的基本構成單元,黨建、治理和服務的任務主要依靠社區組織。然而,社區一級組織級別低、資源缺、人手少,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常常捉襟見肘、顧此失彼。2014年,中央文明委在全國開展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天長市被確定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創建工作的主戰場在城區,主力軍是社區,如此更凸顯了社區勢單力薄的窘境。但另一方面,駐地在城區的諸多機關企事業單位,掌握的資源多,擁有的黨員多,這些豐富的黨建資源、黨員資源,通常隻在部門內配置、在系統內循環,缺乏外部性和溢出效應,資源沒有得到最大化利用。

為此,迫切需要打破條塊分割、封閉運行的局面,以盈補虧,以強扶弱,把各類黨建資源統籌起來、聯動起來,形成“抓黨建,促創建”的強大合力。

二、做法與經過

1.打破條塊壁壘,整合各方資源。破除各自為政障礙,實現“社區吹哨,部門報到”。一是整合區域資源。把街道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整合起來,按照“均衡分布、強弱搭配”的原則,以18個社區黨組織為依托,採取“1+N”模式,將86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分配到各個社區,成立18個社區聯合黨委。社區書記擔任聯合黨委書記,聯系社區的縣級黨員領導干部任第一書記,各成員單位黨組織負責人擔任副書記或委員。同時按照“社區聯合黨委+網絡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的架構,建立網格黨支部74個,樓棟黨小組296個,社區聯合黨委全體黨員都編入其中,形成層級明晰、無縫對接的網格組織體系,確保每個網格有人管事、管服務。二是明確任務職責。明確社區黨組織統攬協調作用、駐區單位齊抓共管職能和第一書記的督促推動職責,從15個方面制定聯合黨委及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規定社區黨組織可以根據工作需要、群眾需求,直接給成員單位下達指令、布置任務。成員單位需組織本單位黨員、職工全力支持、配合、參與社區的基層黨建、文明創建和居民自治等工作。社區重大工作或棘手問題,第一書記親自調度解決。聯合黨委成立以來,第一書記累計下發交辦單36份,解決社區熱點難點問題472個。三是嚴格督查考評。每年初,聯合黨委制定年度工作任務和活動計劃,下發各成員單位。每季度召開1次聯席會議,細化季度月度工作任務清單。聯合黨委成員單位及黨員按計劃抓好落實。成立社區聯合黨委工作協調小組,負責全市面上工作協調、調度。在社區設立聯合黨委辦公室,社區和成員單位各安排1名專人協調安排日常事務。制定聯合黨委成員單位考核辦法,採取黨建季度巡檢和奪杯競賽的方式,對成員單位履責情況進行考核排名,考核結果與文明單位評選、班子年度考核及優秀公務員評比等挂鉤。引入智慧化黨建,對支部和黨員進行積分管理,排名情況動態更新。

2.堅持黨的領導,引領社會治理。堅持把黨的建設貫穿基層治理、保障基層治理、引領基層治理。一是堅持政治引領。城市基層各類組織特別是社會組織,發展快、人員多,非常活躍,有些社會組織還帶有政治色彩。黨組織不加強引領,群眾就會迷失方向。近年來,我市在居民相對集中的商圈、樓宇等新興領域建立8個黨建空間,消除黨建空白點,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從機關事業單位、街道社區、聯合黨委中選派優秀干部派駐到各類新興領域,指導其開展黨的工作,將黨的聲音第一時間原汁原味地傳達下去。二是堅持組織引領。在基層治理中,黨組織是凝聚各類組織的核心,應善於把黨組織的主張轉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天長街道土城社區有10多個無物業小區,居民多為原來的菜農,習慣在房前屋后種菜養雞,環境臟亂差。社區聯合黨委為此發動社區居民,由網格長牽頭,把網格內黨員組織起來,逐一上門講政策講道理,得到了居民的理解支持,整個社區環境迅速改觀。同時,發揮社區各類社團組織作用,確保常態長效。三是堅持能力引領。注重社區干部的能力提升,每年對社區干部進行1次集中輪訓,幫助他們補鈣提能。加強社會組織、社區工作者的培訓力度。園林社區有一支由退休干部、老黨員及居民群眾等揚劇愛好者組成的小劇團,頻繁到各個小區和附近鄉村免費獻藝,豐富了社區文化生活,很受群眾歡迎。但由於演員都是“半路出家”,底子薄,會的戲不多,也找不到專業人士輔導,時間長了大家覺得捉襟見肘。於是,小劇團找到了社區聯合黨委,該社區聯合黨委立即協調市文化館專業人員上門免費培訓,幫助他們“強筋壯骨”。四是堅持機制引領。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自治、民主協商、群團帶動、社會參與等機制,讓黨建引領有抓手、好操作、能持久。鼓勵社區聯合黨委中的黨員加入同學、業主等微信群,發出正義之聲,引領社會正能量。

3.聚焦居民需求,提高服務水平。堅持社區的短板在哪裡凸顯,居民的需求在哪裡展現,黨的工作就跟進、延伸到哪裡。一是服務中心工作。隻有聚焦中心,黨建工作才能有形有效。在文明創建工作中,我市採取以社區聯合黨委網格化推動市區環境大提升。每個到社區報到的黨員都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選聘退休的黨員志願者組建督查考核隊,每天到網格中“找茬”,每周參加周小結會議,當面提問題、定措施。全覆蓋、全天候的環境整治,使得“牛皮癬”、臭水溝、亂停車等困擾創建的病症迎刃而解、徹底根治,助力天長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二是服務社區居民。在每個社區設立一站式服務大廳,社區干部全部下樓辦公,提供黨員服務、民政社保、綜治調解等服務。由社區提供服務平台,引入社會組織,為居民提供常態、高效、高質服務。突出問題導向,在矛盾相對集中的物業管理中建立黨小組(黨支部), 幫助協調解決業主與物業之間的矛盾,使各類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聯合黨委成員單位還結合部門職能,幫助社區開展“一居一品”創建活動,滿足居民個性化需求。天寶社區聯合黨委以“蒲公英”志願服務隊為平台,組織隊員常年穿著“紅馬甲”,飛揚於大街小巷,成為天長一張靚麗的名片,去年,該服務隊被評為“四個100”全國最佳志願服務組織。長泰社區聯合黨委成員單位徽商銀行在社區建立“向日葵愛心超市”,實行志願積分管理,用積分換取小禮品,激勵廣大志願者比學趕超。潯河社區聯合黨委通過承辦“孝親文化節”,依托市孝文化館示展孝親經典誦讀、孝親之家評選等活動,引導黨員群眾樹“外廉裡孝”家風。此外,園林社區的“紅色揚劇團”、長泰社區的“愛心小課桌”、二鳳社區的“衣舊情深”、同心社區的“圓夢微心願”等一個個特色品牌,讓群眾看到服務就在眼前,感受到黨組織就在身邊。同時,將社區居民分為三類(老齡居民、中青年居民、未成年居民),分別提供有效服務。針對老齡居民,建立日間照料中心,在社區居住集中區建立公共室內活動中心,免費提供給居民開展活動。開展鄰裡守望等活動,每名聯合黨委中的黨員聯系1-2名獨居老人,每天通過電話、上門走訪等方式了解老人身體、生活情況。依托市老年大學,在社區設立老年大學分校,每周三舉辦花草種植、養生等專題班,幫助老齡人豐富業余生活﹔對中青年居民,聯合人社部門提供各類就業服務咨詢、培訓等工作﹔在未成年居民中,開展“與愛童行”、結對幫扶等活動。三是創新服務方式。堅持“線上+線下”“網格+網絡”的工作思路,提升服務群眾信息化水平。依托“奮進天街”黨建微信公眾號,開展“圓夢微心願”活動,征集留守兒童、孤殘兒童“微心願”,引導黨員爭當“圓夢人”“愛心媽媽”,今年以來,共幫助126名兒童實現“微心願”156個。建立群眾訴求信息綜合調處平台,整合各部門信息系統,將各系統收集到的問題歸集到信息平台進行綜合協調處理,網格內每名黨員都是信息員,他們負責信息採集,並通過信息終端錄入,網格長進行審核,社區干部對收到的問題信息第一時間研判分類,根據部門職責下單交辦、限時辦結。部門或干部接到任務后,12小時內處理反饋。平台建立以來,共受理居民各類訴求865件,涉及32個單位,已經答復或處理812件。

三、成效與反響

1.提升了黨建水平。成立社區聯合黨委,將街道社區黨建、機關事業單位黨建、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等整合起來,實現了共建共促。成員單位之間互相交流黨建工作經驗,共同謀劃城市黨建,使城市黨建的整體水平得到了提升。

2.凝聚了工作合力。將各方資源整合起來,凝聚了工作合力,解決了許多社區想辦而無力辦的事,特別是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各方人力、物力、財力全部向社區傾斜,形成了強大的工作合力,使我市文明創建工作首創成功,大家也充分感受到了“1+1> 2”效果。

3.提高了服務質量。社區聯合黨委不僅帶來了人力、物力,更帶來了思路。讓原本單調的慰問、便民服務等變得更加多元,服務質量和水平也向前邁了一大步,居民群眾的滿意度大幅度提升。

四、經驗與啟示

1.有效謀劃是前提。成立社區聯合黨委,整合區域資源,前提是進行有效的謀劃。社區書記作為聯合黨委書記必須深度謀劃社區黨建、治理、服務等工作,並對其進行任務分解,才能使合力發揮到最大。這就要求社區書記有一定的統籌全局的能力,找到問題的關鍵點,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2.體制機制是保障。建立健全體制機制,是保障各項工作常態長效的最基本的保障。如,我市在社區聯合黨委工作建立了三項制度,即聯席會議統籌調度、黨員參加雙重組織生活、督查考評機制等,這些制度的建立有效地推進了社區聯合黨委的正常運轉。

3.嚴格考核是關鍵。量化細化考核細則,將其考核結果與各類評先評優和各種績效結合起來,才能保証各項工作真正的落地生效。同時,應堅持常態化的督促檢查通報,讓各單位感受到壓力,形成永不懈怠的強大動力。

五、探討與評論

1.要構建黨建網點+紅色網格+線上網絡的“三網互補”機制。採取“線上+線下”方式,實現全方位、立體式網絡架構,暢通教育管理服務黨員渠道,打造10分鐘黨建服務圈,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使黨的政策惠及到每個居民,讓黨的聲音傳遍每一個角落。

2.要構建法治+德治+自治的“三治聯動”機制。進一步加快社區治理法治建設步伐,發揮社區聯合黨委作用,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和法律進社區活動。加強法治宣傳,培育法治意識,引導居民依法維護權益、自覺履行義務,共同營造良好法治氛圍。積極培育向上向善向美的社區精神,建設富有文化氣質、獨具魅力的特色街區和公共空間。

3.要構建黨建+創建+聯建的“三建結合”機制。依托社區聯合黨委優勢平台,以城市黨建工作為統領,進一步鞏固文明創建及黨群連心工程成果,通過共同開展黨組織活動、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監督等推動活動共聯,通過互相提供需求清單、資源清單、項目清單等推動資源共享。堅持重心下移,推動資源下沉,積極構建區域化黨建新格局。

(責編:宋晨、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