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西省遂川縣委組織部
2018年09月28日09:5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江西省遂川縣位於江西省西南邊陲,與井岡山毗鄰,是當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總人口61萬,黨員1.8萬余名。縣城規劃面積32.2平方公裡,城區人口15萬余人,現有8個社區,居住黨員近4000名,其中縣直機關在職黨員2100余名。近年來,該縣深入推動“單位+社區”管理在職黨員無縫對接,以雙崗履職、雙重管理、雙帶作用、雙向考評“四雙”管理模式,引導縣直機關在職黨員在城市管理和社區建設中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初步探索出一條加強城市基層黨建、提升治理水平的新路子。
一、背景與起因
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創新發展,為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增強城市治理能力、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服務,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所處的環境和條件也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如何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在社區建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引領社區居民營造團結互助、積極健康、文明和諧的社區氛圍,全面提高市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成為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一個重要課題。
1.實行在職黨員“四雙”管理是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隻要每個基層黨組織和每個共產黨員都有強烈的宗旨意識和責任意識,都能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先鋒模范作用,我們黨就會很有力量,我們國家就會很有力量,我們人民就會很有力量,黨的執政基礎就能堅如磐石。”縣直機關在職黨員工作在單位、生活在社區,活躍在城市的各個角落,因其擔任一定職務、行使一定公權,具有很強的社會影響力,他們的言談舉止以及在社區中的表現,直接關系著黨在群眾中的形象。完善在職黨員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其先鋒模范作用,對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構建在職黨員“單位+社區”“四雙”管理評價體系,能較好解決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缺乏具體抓手、黨組織推動社區建設缺乏有效載體的問題,為加強城市黨建開辟新路徑。
2.實行在職黨員“四雙”管理是擴大黨的社會影響力的迫切需要。在職黨員在工作時間接受單位黨組織的管理教育,在工作以外的時間接受社區黨組織的管理監督,便於在職黨員在更長的時間和更大的空間上發揮作用、接受監督,同時用自身的模范作用去帶動和影響群眾,擴大黨的社會影響力。在職黨員在社區亮出身份,廣泛聯系群眾,參加社區建設,接受黨內外群眾監督,讓居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黨的作用和形象,也有助於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增強黨的凝聚力。
3.實行在職黨員“四雙”管理是解決黨員八小時外“兩面人”問題的必然要求。機關黨組織對黨員的管理教育側重於黨員在單位工作的八小時以內,而對黨員八小時之外的管理監督,則是一個空白點,或者說是一個盲點。從現實情況看,黨內的一些不正之風、消極腐敗及不良現象往往出現在下班后,表現在社會乃至家庭中。實行在職黨員“四雙”管理,將監督黨員的觸角從機關、單位延伸到社區,將監督的時段拓展到八小時外,形成上下貫通、交叉覆蓋的社會監督網絡,實現對黨員的“全天候”管理監督,對於抵御黨內不正之風,克服消極腐敗現象,既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
二、做法與經過
1.雙崗履職,亮明身份。在單位和社區亮明黨員身份,立足工作崗位和志願服務崗位,八小時內外服務群眾。在單位,統一制作“樹旗幟、強堡壘、強活力”和“擔當實干、馬上就辦”干部崗位牌,設置黨員先鋒崗和黨員示范服務窗口,佩戴黨員徽章,亮明黨員身份。在社區,組織在職黨員持《在職黨員進社區服務活動証》到居住社區報到登記,分網格設置在職黨員公示欄,在樓棟公示黨員家庭戶,公開黨員身份,接受社區黨組織和群眾監督。根據社區實際情況,設置矛盾糾紛調解、治安維護協管、青少年教育、政策理論宣傳、文化活動組織、環境衛生保護、物業管理監督等崗位,明確崗位職責要求。縣直機關在職黨員根據自身特長和工作實際,從社區提供的服務崗位和聯系幫扶對象中選取適合自己的崗位、幫扶對象,作為“八小時之外”奉獻社區的服務內容和服務對象。在設崗定責和結對幫扶過程中,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不搞統一人數,不圖統一形式,確保取得實效。
2.雙重管理,定期反饋。凡組織關系在工作單位、居住在社區的黨員都要接受“單位+社區”雙重管理,“工作八小時”由單位黨組織管理,“八小時外”同時接受居住地社區黨組織管理。在單位,要求在職黨員自覺加強政策理論和業務學習,積極參加組織生活,提高業務水平,創造一流工作業績,自覺服從所在單位黨組織的管理。在社區,全面推行“大黨委制”,按照“街巷定界、規模適度、無縫覆蓋、動態管理”原則將縣城8個社區劃分為78個網格,實行網格化管理。在78個網格成立黨支部,根據實際居住情況,將110多個縣直單位的2100多名在職黨員全部納入相應網格黨支部進行管理。聘請78名網格長,負責及時了解、跟蹤掌握在職黨員在相應社區網格的表現情況。建立“網格長——網格黨支部——社區黨委——單位黨組織”定期反饋機制,全面建立在職黨員社區表現檔案,引導在職黨員管好自己、帶好家人、引領樓棟、服務社區。網格長每季度對相應網格中在職黨員表現情況進行評分,並上報網格黨支部﹔網格黨支部每半年將在職黨員得分情況上報社區黨委﹔社區黨委按單位及時匯總在職黨員半年得分情況,並將得分結果向在職黨員所在單位黨組織進行反饋,若有重要情況,則隨時聯系反饋。單位黨組織根據反饋情況對得分低的在職黨員進行及時提醒,並督促其整改。
3.雙帶作用,示范引領。以“一個黨員樹立一面旗幟,帶動周圍一片”為目標,要求黨員“工作八小時”作表率、走前列,帶動身邊同事愛崗敬業、創先爭優﹔“八小時之外”當先鋒、立標杆,帶領周邊群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單位,大力弘揚“擔當實干、馬上就辦”工作作風,全面開展黨員“先鋒創績”、“承諾踐諾評諾”等活動,要求黨員在“學習提高、爭創佳績、服務群眾、參與中心工作、遵紀守法”方面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八小時之外,要求黨員在“參加志願服務、參與社區管理、支持社區建設、助力社區發展、奉獻愛心”方面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根據在職黨員自身特長及服務意向,組建“義務巡邏隊”“環境衛生服務隊”“便民為民服務隊”“扶老助殘服務隊”等志願團隊,積極引導在職黨員服務居民,參與社區建設。截至目前,累計開展志願服務300多次,參與志願服務黨員人數達2.1萬余人次,累計服務時長超過10萬小時,機關在職黨員先鋒引領作用明顯增強。
4.雙向考評,強化激勵。實行縣直機關在職黨員單位和社區雙向考評制度,單位、社區黨組織分別負責在職黨員“工作八小時”和“八小時之外”的考核工作。“工作八小時”重點考核在職黨員參加組織生活、履行工作職責等現實表現,“八小時之外”重點考核機關在職黨員日常生活、參與社區活動和作用發揮等方面的現實表現。單位黨組織將黨員“工作八小時”和“八小時之外”考核得分進行匯總,得出黨員年度總得分,作為年終民主評議黨員和黨員評先評優的主要依據。涉及在職黨員省、市、縣評先評優推薦、審批的,單位黨組織要主動征求社區黨委意見,作為重要參考依據。同時,實施干部“八小時外”延伸考察辦法,將干部“八小時外”表現納入干部考察內容。對擬提拔重用的干部,考察時在其居住地的社區張貼考察預告,接收群眾舉報和反映,了解掌握干部平時生活中的表現,並全面聽取交警、城管等執法執紀部門和銀行等征信部門意見。將干部“八小時外”的表現,記入其考察材料。發現並查實問題的,視情節輕重予以處理。
三、成效與反響
通過構建機關在職黨員“單位+社區”“四雙”管理評價體系,形成了黨員在單位與在社區並重的責任約束和評價機制,讓黨員既能在崗位上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也能在“八小時外”服務社區,促進了黨員先進性從崗位向社會的延伸,形成了對黨員“全天候”的教育、管理和服務模式,為推進城市基層黨建注入了新鮮活力。
1.提升了社區黨組織組織力,社區黨建基礎進一步夯實。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后,按所屬單位、樓棟、崗位建立黨小組或責任區,形成了樓棟黨小組、網格黨支部、社區黨委“三位一體”的社區黨組織管理網絡,黨在社區的組織基礎進一步牢固。廣大在職黨員充分發揮其文化素質高、專業技能強、社會聯系廣的優勢,帶頭貫徹執行社區黨組織的決議,宣傳黨組織的主張,通過多種形式為社區建設建言獻策,捐資捐物助力社區建設,黨在社區的聲音更加響亮了,各社區形成了黨組織說話有更多人聽、辦事有更多人跟,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良好局面。
2.促進了在職黨員“八小時內外”發揮作用,黨員先鋒形象進一步彰顯。在職黨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認崗位、亮身份、踐承諾,利用八小時以外的時間帶頭參與社區建設、積極奉獻社區,並用自身的模范作用帶動和影響群眾,擴大了黨的社會影響力。同時,較好地在黨員中體現了從嚴治黨的要求,進一步強化了黨員的身份意識不能隻有“八小時”,黨員的先進性應永遠“不下班”的黨性觀念。制度推行以來,共解決社區公共服務需求480多項,實現家庭“微心願”960多個,廣大社區居民對同住一社區黨員的認可度和美譽度顯著提升。
3.帶動了廣大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社區是我家”共識進一步形成。縣直單位在職黨員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頭遵守社會公德、帶頭履行社會義務、帶頭倡導積極向上的社會風尚。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社區志願服務、圓夢“微心願”、文藝表演、捐款捐物等活動,小區糾紛調解、物業管理等方面處處可見黨員的身影。在黨員的帶動引領下,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積極參與社區建設。鄰裡相親、守望相助成為新常態,“社區即是家”已是居民心中共同信念,“小社區”搖身一變“大家庭”,推動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工作格局。
4.改進了干部考察方式,干部考察渠道進一步拓寬。延伸“八小時外”考察干部,將干部私德表現作為選人用人的重要參考,實現“領導干部的活動延伸到哪裡,監督管理就跟蹤到哪裡”,有效消除監管盲區。在職黨員走進社區,服務社區,不僅履行了在職黨員“八小時之外”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而且找到了監督其“八小時之外”表現的有力抓手。社區黨委全面掌握、客觀評價在職黨員在社區的表現情況,為干部考察提供了重要的現實依據。深入社區延伸考察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和“家庭圈”,既拓寬了干部考察渠道,又提高了選人用人的公信度。
四、經驗與啟示
1.加強城市基層黨建要注重推進黨建工作與服務群眾深度融合。要堅持共建共享、服務群眾,破解黨建工作與服務群眾“兩張皮”問題,著力擰成“一股繩”。在職黨員進社區,是察民情、解民憂,轉變黨員干部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渠道。要把服務城市居民作為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落腳點,克服就黨建抓黨建的做法,充分融入社區建設,提高服務群眾水平。
2.“單位+社區”管理評價要突出推動在職黨員八小時內外“雙修”。工作八小時,要注重引導在職黨員嚴以修身,做到政治過硬、業務過硬、作風過硬,立足崗位兢兢業業、履職盡責。八小時外,要注重引導在職黨員嚴以律己,主動亮明黨員身份,自覺遵守黨規法紀和社會公序良俗,杜絕八小時內外“兩面人”現象。同時,要建立健全黨員監督管理制度,通過多種形式對機關在職黨員進行全方位監督,促使他們加強黨性鍛煉,八小時內外一個樣。
3.發揮機關在職黨員作用必須單位和社區雙向發力。縣直機關在職黨員工作在單位、生活在社區,既區別於普通居民,又是普通居民中的一員,是城市基層黨建的重要力量。在單位,在職黨員立足崗位職責服務人民群眾,同時要做單位同事榜樣﹔在社區,在職黨員是居民,是群眾的鄰居,同樣要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因此,單位和社區黨組織必須密切協作,從嚴管理考核黨員干部,推動機關在職黨員在工作、生活、家庭“八小時內外”樹旗幟、作表率、走前列。
五、探討與評論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全國80%以上的經濟總量產生於城市、50%以上人口生活在城市。城市的社會結構、組織形態、交往方式等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城市居民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這些都對城市基層黨建提出了新挑戰新要求。如何以在職黨員為主體深入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江西遂川創新縣直機關在職黨員“單位+社區”“四雙”管理評價的生動實踐給出了一個圓滿的答案。在職黨員“四雙”管理評價的成功實踐,拓寬了在職黨員工作八小時外發揮作用渠道,提升了黨建引領社區建設水平,干部考察更加准確、全面、立體,有效推動機關在職黨員在工作、生活、家庭八小時內外樹旗幟、展形象,帶好頭、作示范,切實提升了城市社區治理能力,增強了社區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相關專題 |
· 全國黨建案例庫 · “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