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四川瀘縣:建立“四聯四進四服務”區域化 黨建聯動機制

中共瀘縣縣委組織部

2018年09月28日09:2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起因

近年來,瀘縣主動順應“街道社區管理”向“城市基層治理”轉變的新形勢,立足城市基層黨建整體聯動,更加注重全面統籌、更加注重系統推進、更加注重整體效應,分析當前面臨的形勢和問題,探索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創新發展。一是城鎮化快速推進引發新問題。農村人口大量流入城鎮,社會矛盾逐漸增多,特別是房屋拆遷、勞資糾紛、物業管理等引發了很多矛盾問題。應對這些新情況,單靠社區黨組織力量是不夠的,隻有把街道社區、駐區單位、各個行業和各個領域黨組織的力量整合起來,才能實現組織優勢、社會資源、服務功能的最大化。二是多元化發展需要再添新任務。產業分工和組織分化,新的經濟和社會組織大量涌現,改變了傳統社會格局,催生了商務樓宇、各類園區、商圈市場等新的組織形式,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小社會”。迫切需要把街道社區黨建與新興領域黨建結合起來,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在城市基層的有形有效覆蓋。三是現代化治理模式面臨新挑戰。現在條件好了、環境變了,居民群眾的需求更趨“多樣”,不是簡單的吃穿問題,更注重安全、健康、文化、娛樂,更注重人的全面發展。迫切需要把加強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結合起來,把加強多方聯動與提升治理能力結合起來,凝心聚力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四是標准化黨的建設提出新要求。城市基層黨的建設總體還很薄弱,有的基層黨組織存在政治功能不強,有的黨員干部不會做不願做群眾工作等問題。迫切需要增強城市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與服務功能,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在基層落實,把城市基層黨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二、主要做法

“四聯強基、四進共治、四服務為民”,瀘縣探索推行黨組織領導下的“四聯四進四服務”區域化黨建聯動機制,著力破解基層黨組織凝聚力不強、服務資源分散、治理方式單一等問題。

(一)“四聯”強基,構建城市基層黨建整體聯動新格局。

城市基層黨建是一個系統工程,隻有堅持“整體性”理念,縣、街道、社區三級聯動,才能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內涵式發展、系統性增效。一是組織聯建強核心。推行“黨委領導、齊抓共管”組織領導體系,對轄區單位、“兩新”組織、樓宇小區進行整合劃分,擴大黨的覆蓋,優化黨組織設置。深化區域黨委建設,全面推行駐區單位“兼職委員”席位制和“協管社區網格”,推動形成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駐區單位、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共駐共建的“一核多元”工作體系。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不少於1次,協調解決社區陣地建設、文明城市創建、黨建氛圍營造等重點難點問題。二是隊伍聯動強示范。堅持內育外引相結合,通過基層選拔、社會招聘、組織委派、異地交流任職、退休聘用等渠道,配齊配強社區黨組織書記、社區工作者、黨建網格信息員。全面推行駐區單位“共建任務認領”和黨員“雙報到”管理,引導78個部門(單位)黨組織、2300余名在職黨員“工作在單位、活動在社區、奉獻雙崗位”。三是思想聯抓強引領。整合師資力量,建好用好社區夜校,常態開展“道德微宣講”“黨員微黨課”“群眾微故事”等學習教育活動。探索開放式組織生活,與駐區單位黨組織同選題共參與,聯建微信群、QQ群,推動教育由單一向多樣轉變。進一步規范“三會一課”、固定黨日活動等制度,結合瀘縣實際開展“緬懷英雄·干事創業”追思座談、“學習蔡鬆鬆·心系老百姓”等系列活動,推動形成人人學先進、處處做表率的濃厚氛圍。四是資源聯用強保障。著力完善“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資源整合體系,保障社區有錢辦事、有人干事、有場所議事。按15%的增幅提高社區工作經費和基本報酬﹔縣財政投入2000萬元,按照不少於600平方米的標准,規范化建設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確保了陣地全達標。建立社區公共服務事項准入制度,落實費隨事轉工作經費。50個社區成立集體資產經營管理公司,通過盤活資產、提供服務等方式,增強自身“造血”功能。

(二)“四進”共治,創新區域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模式。

城市基層黨組織隻有不斷增強政治意識、服務意識,創新活動載體把黨員動員起來、把組織活躍起來,團結凝聚群眾、教育引領群眾,才能確保黨的意志和要求落地見效。一是政策宣講進社區。引導“雙報到”黨員和社區志願者組建宣傳小分隊,以“酒城講壇·龍城講堂”進社區為主要抓手,重點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市委縣委全會精神等內容,定期組織專題講座、主題宣講,適時開展知識競賽、現場答疑,推動黨的政策進社區、進家庭、進人心。二是法治教育進社區。按照“有宣傳專欄、有法律書籍、有法治講堂、有普法活動”標准,推動法治宣傳入腦入心。社區黨組織牽頭組織,指導小區院落依法制定《居民公約》,引導居民知法、守法、用法。設立社區法律服務站,定期舉辦法治課堂,定點提供法律咨詢,定時調解矛盾糾紛。開展“法官群眾連心橋”活動進社區,巡回審判、以案說法、以案普法。三是新風引領進社區。發出文明新風倡議書,大力倡導婚禮新辦、壽禮小辦、喪禮簡辦。組建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群眾自治組織,設立社區“紅黑榜”,廣泛宣傳好人好事,曝光丑惡行為。組織社區文藝骨干編排鄉風文明快板、鄰裡關系“三句半”等移風易俗節目定期表演,常態化開展“家禮十循教育”“家風茶話”等活動。緊扣“以身邊事育身邊人”的思路,按照居民推選、群眾投票、公示公開、宣傳表揚等程序,開展“和諧小區”“最美家庭”“孝德模范”等評選活動,推進孝德文化、和善家風深入人心。四是民主議事進社區。建立社區(小區)“季度院壩會”制度,明確各社區、各居民小組(小區)每季度至少召開1次院壩例會,採取“講、說、商、定、評”五步法,政策廣宣講、有事敞開說、大事要商量、村規集體定、好壞大家評,真正暢通群眾參政議事、表達訴求、民主協商的渠道。

(三)“四服務”為民,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新途徑。

提升城市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必須聚焦政治功能和服務導向,不斷推進網格服務體系建設,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使黨的形象在群眾心中樹起來、立起來。一是“網格式”助民服務。著力完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網格體系,以小區、樓宇、商圈市場等為單元,整合駐區單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志願服務組織等力量,合理劃分社區服務網格,將相關信息採集、困難家庭幫扶、居民事務代辦、矛盾糾紛勸調等工作逐一落實到社區網格,努力實現“急需服務24小時解決,一般服務3天內解決”。二是“台賬式”訪民服務。創新開展“走進群眾、服務群眾、引導群眾”主題教育,常態推進“千警進萬家”“千師進萬家”“千醫進萬家”“千名志願者進萬家”等系列活動,通過“三訪三問”“五必到五必訪”,分層分類建立民生訴求、困難群眾和穩定工作“三本台賬”,切實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把感情融洽在基層,初步形成了在服務中教育引領群眾、在教育引領中更好服務群眾的生動局面。二是“開放式”愛民服務。每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都布置溫馨的日間照料室,為社區老人提供就餐、日間休息、休閑娛樂等日間照料服務。針對留守兒童4點半放學回家無人監管的問題,開辦“4點半課堂”,提供作業輔導、國學教育、書畫培訓等關愛服務。結合傳統節日舉辦風俗文化活動,開展免費送春聯、包粽子比賽、龍舞鬧元宵等趣味性活動,豐富居民文化生活。新建手工活動室,成立才藝文化幫幫團,開展串珠、剪紙、刺繡、織毛線等民間手工技藝互學互助,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四是“一站式”便民服務。全面推行“服務事項准入”“AB崗”“一崗多能”制度,健全完善縣、鎮(街道)、社區三級便民服務窗口首問責任、全程代辦、並聯審批、限時辦理、窗口聯動服務等便民提效機制,為民服務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辦結,群眾辦事難的問題得到有效化解。

三、取得成效

“四聯四進四服務”區域化黨建聯動機制,有效解決了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真正實現了作風在一線轉變、社情在一線收集、教育在一線體現、問題在一線解決。

(一)作風在一線轉變。在社區共治共建、區域聯動過程中,廣大機關干部、黨員志願者走進社區、走進小區,與居民面對面溝通、心貼心交流,群眾心裡的疙瘩及時化解,氣也順了、心也齊了,干群之間在“結對幫親”“共建共享”中增進了互信、消除了“隔閡”,贏得了廣大居民群眾的一致好評。在“走服引”主題教育滿意度測評中,反映干部作風明顯轉變的佔96.09%,對黨和政府的工作表示滿意的佔95.98%。

(二)社情在一線收集。“區域化黨建”“網格化管理”工作體系初步形成,搭建了全覆蓋、無縫隙的工作網絡,服務渠道進一步暢通。“三訪三問”“五必到五必訪”已成常態,社區(小區)“季度院壩會”定期召開,零距離傾聽群眾的呼聲,廣泛收集社情民意,形成了縱向到底的聯系服務網絡。玉蟾街道清溪社區黨委書記談到:“在網格日常走訪過程中,對轄區內20名殘疾人生活較為困難,特別是其中4名想自主創業但缺資金的問題了解及時,在多方協調解決后,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評。”玉蟾街道朝陽社區與駐區單位聯合開展政策宣傳10余次,現場答疑100余個。

(三)教育在一線體現。社區夜校的開辦,使得社區居民的法治教育、感恩教育、習慣教育等形成常態化制度化,機關干部、黨員志願者定期走進夜校,上好“龍城講堂”“道德講堂”,講好“龍城故事”“身邊模范”,用黨的創新理論和價值體系教育、武裝群眾,居民群眾觀念有了轉變,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意識和能力得到大大提升,形成了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

(四)問題在一線解決。“三本台賬”的建立,“網格幫扶”的推行,實現了民生問題在工作中不斷解決,群眾需求在解決中不斷滿足,社會和諧穩定也就有了扎實的群眾基礎。玉蟾街道、駐區企業與社區黨委聯手實施“就業推薦工程”,幫助轄區內3000多名失地農民解決就業難題。建設社區與龍街商圈黨組織一起開展消防演練、便道維修、創業輔導、企業推廣等活動,為商圈企業貼心服務。醫藥園區黨組織主動深入社區,與清平社區黨支部協同解決“光亮工程”“雪亮工程”及征地歷史遺留等問題,進一步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推動實現了“民得實惠、黨得民心”的雙贏效果。

四、經驗啟示

城市基層黨建注重整體性、統籌性,探索推行“四聯四進四服務”工作機制,給新形勢下抓好城市基層黨建帶來諸多啟示。

(一)必須堅持系統思維謀劃城市基層黨建。城市基層黨建涉及到區域、單位、行業等方方面面,隻有堅持“系統性、整體性”的理念,圍繞縣、街道、社區這個城市基層黨建主體架構,不斷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共同生活區黨小組”四位一體組織體系,才能促進城市基層黨建領導體制大融合,才能形成一貫到底、強勁有力的“動力主軸”。

(二)必須堅持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街道黨組織是聯接轄區內各領域黨組織的堅強“軸心”,隻有不斷增強政治意識、服務意識、陣地意識,通過開展經常性的活動把黨員凝聚起來、把組織活躍起來,用好各方面資源,把群眾身邊的事辦好,讓廣大居民群眾滿意,推動社會和諧穩定,才能做強街道“龍頭”,做實社區“堡壘”,才能確保黨的意志和要求落地落實。

(三)必須堅持各領域基層黨組織互聯互動。街道社區、單位、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不能“各自為政”“各抓各的”,必須相互滲透、相互貫通、相互聯結。隻有樹立大局觀念和全局意識,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和黨建共同責任,主動融入城市黨建“大家庭”,通過雙向認領、雙向服務、聯席會商、協議共建,把各自資金項目、人才資源、信息技術等拿出來共享,努力形成聚合態勢,才能推動城市基層黨建相融共生、相得益彰。

(四)必須堅持“三治融合”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基層黨建要同基層治理緊密結合,堅持民主自治為基礎,突出依法治理和以德治理相結合,以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全面提升。隻有不斷健全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機制,全面推行“講、說、商、定、評”五步法,才能激發社區群眾自治、自主、能動力量,讓大眾的問題大眾解決。隻有不斷健全法治、德治機制,常態化開展法治教育、感恩教育、家風茶話、文藝巡演等活動,才能提升居民群眾的法治觀念和道德認同感,有效推動城市基層治理法治化、規范化。

(責編:宋晨、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