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江西吉安市吉州區:黨建聯盟引領社區新發展

中共吉安市吉州區委組織部

2018年09月21日13:5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要求,作為獲得過中國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的吉安市吉州區,積極順應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要求,持續深化黨員樹旗幟、組織強堡壘、黨建強活力“一樹兩強”主題活動,創新推出以建立社區黨建聯盟為抓手,創建城市黨建綜合體的工作舉措,著力構建市、區、街道、社區四級聯動,組織共建、黨員共管、資源共享、社會共治、服務共為五項內容的“四聯五共”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模式,推動城市基層治理水平提升。

一、背景與起因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人口的快速流動,大量“兩新”組織涌現,與原有街道、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交織並存,使得城市基層黨建面臨的情況復雜多變,原有就社區抓社區、單位抓單位的黨建模式,顯得有些“勢單力薄”“力不從心”。一是社區黨組織設置“單一性”,缺少“話語權”。受現行社區管理模式的制約,社區黨組織習慣了上級部門的縱向管理,疲於應付上級部門下達的“行政化”任務,成了“小衙門”,但是面對處理協調黨組織領導與居委會自治、團結駐區單位參與共建、引導凝聚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等問題,缺少有效的協助機制,致使工作中時有盲區,社區黨組織功能和作用發揮不明顯、不到位。二是社區黨建資源“單一化”,缺少“多元化”。以吉州區為例,全區37個城市社區有社區工作者223人,服務城鎮人口達到近30萬人,人均服務人口1300人左右,社區工作人員力量薄弱、經費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與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務不相匹配,僅僅依靠社區現有的資源和力量顯然不夠,解決不了社區管理服務過程中凸顯的矛盾。三是社區黨建活動“老一套”,缺少“大合唱”。過去社區組織黨的活動形式簡單、單一,基本上沒有組織轄區單位、駐區單位、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等黨組織共過黨員活動日,往往就是社區干部組織社區黨員讀文件、讀報紙,很不被居民群眾所喜歡,久而久之黨的活動自然就缺少了活力。因此,創新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成為當前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必然要求和現實途徑。

二、做法與經過

近年來,吉州區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要求,針對就社區抓社區、單位抓單位的黨建模式、社區與駐區單位間缺乏共建互聯的組織紐帶、沒有形成良性互動的利益共同體等現象,通過創新建立黨建聯盟,有效解決了社區黨組織設置“單一性”、社區黨建資源“單一化”、社區黨建活動“老一套”等問題,提升了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效應。

(一)創建“1+N”模式,打造黨建聯盟平台

針對社區共建幫扶中面臨的社區黨組織協調難,共建單位、駐區單位等黨組織主動參與不夠、服務意識不強等問題,吉州區率先在文山街道西苑社區創建“1+ N”黨建聯盟,即創建以社區黨組織為“軸心”,匯聚共建單位、駐區單位、“兩新”組織、群團組織等“N”方力量共同參與的區域化“黨建聯盟”,實現“黨群大融合、服務一體化”。文山街道西苑社區打破地域、行業界限,在不改變轄區單位黨組織隸屬關系的情況下,堅持平等合作原則,以共同需要、共同目標為紐帶,組建了由市委組織部、市房管局、區委編辦、區科技局、新村小學、吉房物業、井大體育學院、吉職院、匯聚點愛、智橋律師事務所等17個不同類型的黨組織構成的區域化黨建聯盟。為強化聯盟單位的責任擔當和服務意識,社區專門舉行黨建聯盟授牌儀式。通過授牌、簽訂聯盟公約等舉措,讓一個個原本沒有隸屬關系的各類黨組織成了以社區黨組織為“軸心”的盟友,實現了“小社區”向“大聯盟”的華麗轉變,使城市基層黨建由“社區干”變為“大家干”。

(二)建立“三支隊伍”,增強黨建聯盟力量

針對社區服務力量比較薄弱的現實問題,在黨建聯盟引領下,借助聯盟單位人才資源優勢,建立黨建團隊、服務團隊、個性團體3支隊伍,增強黨建聯盟力量,有效推進社區建設。建立黨建團隊,由社區黨組織書記、副書記、第一書記、兼職委員等黨務工作者組成。具體負責抓好基層黨建工作,比如策劃開展好每月一主題的“黨員活動日”,提升社區黨組織工作質量。建立服務團隊,由“社工+志願者”組成。由聯盟單位中的社會組織牽頭,組建服務團隊,對接群眾需求,做好基礎服務、精准服務、特色服務。比如,西苑社區自建社會組織“西苑幫客”在黨建聯盟成立以來,志願服務者由原來的50多人劇增至300多人,開展志願服務活動60余次,成為群眾心中的響亮品牌。建立個性團隊,由在職黨員組成。通過以“三認五帶頭”為主要內容,以“微信派崗位 黨員領服務”為載體,8000多名在職黨員在社區常態化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樹立了黨員良好形象。

(三)開展“五項活動”,發揮黨建聯盟作用

強化融合意識,從共同目標、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入手,通過開展組織共建、黨員共管、資源共享、社區共治、服務共為5項活動,推動各行業各領域的各類組織互融互通互聯、共駐共建共享。一是組織共建凝人心。推行社區大黨委制,吸納共建單位、駐區單位等黨組織組建黨建聯盟,從黨建聯盟單位中選派人員到社區擔任兼職委員、“第一書記”等黨內職務,大力推動社區黨建、人文社區創建、社區精准扶貧、平安創建社區“四位一體”強基工程。目前,全區選聘了108名“兼職委員”和37名社區黨組織“第一書記”,實現了全覆蓋。二是黨員共管樹旗幟。通過共同上黨課、共同過“黨員活動日”、聯合開展紅色教育、落實黨員進社區制度等多種形式共同管理教育黨員,強化黨員意識,引導黨員作表率、樹旗幟,展現黨員先進性。三是資源共享聚合力。實施社區黨建綜合體建設工程,在社區打造集學習教育、服務管理、培育指導、創新創業四大功能為一體的一陣地多功能黨群服務中心6個,建立31個社區黨群服務站、3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推動駐區單位開放活動場所50余處,著力構建城市基層黨建“陣地群”。四是社區共治促和諧。全面推進社區“雙線四級”區域網格黨組織體系,全區建立網格(小區)黨支部305個、特色黨小組802個、黨員中心戶254戶。逐步推行“紅色管家”專職網格員隊伍建設,實行精細化管理,推動需求在網格發現、資源在網格整合、問題在網格解決。五是服務共為謀幸福。堅持完善“三社聯動”機制,大力發展社會組織,組織引領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公共服務,打造了“井岡紅嫂”“七彩義工”“宜家幫忙團”等一批便民惠民的“名星”社會組織。全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公益創投服務、慈善捐贈服務、義工志願服務”等形式培育發展起來150余家社會組織和1.5萬名志願從業人員,開展集中志願者服務625次,認領微心願2000余個。

(四)完善“四項機制”,強化黨建聯盟制度保障

為進一步激勵聯盟單位主動擔當,提高黨建聯盟服務質量和活力,該區出台《吉州區社區黨建聯盟制度》,強化保障,完善相關激勵機制。一是輪值聯辦機制。建立“牽頭不包辦、大家齊參與”的運行模式,由黨建聯盟單位每月輪流領銜承辦黨員活動日、志願服務、文體活動等,具體負責活動內容的策劃、方案的制訂、任務的分解等工作,保証黨建聯盟活動有實效和可持續。二是創新獎勵機制。設立基層黨建創新獎,開展“黨建聯盟”活動實踐課題評選活動,遴選優秀課堂案例予以獎勵。通過課題評選活動,聯動探索解決基層黨建“瓶頸”問題。三是考核表彰機制。實行黨建聯盟單位年度考核機制,聯盟活動情況納入相關單位年度黨建工作考核。對優秀的單位予以表彰,優先推薦參與市、區各級各類評選表彰活動。四是關愛幫扶機制。建立聯盟黨員職工幫扶制度,加入區域化黨建聯盟的成員單位,將在困難黨員慰問、困難職工幫扶、職工子女助學等方面優先考慮。

三、成效與反響

通過創建社區黨建聯盟,吉州區社區黨組織建強了,社區隊伍帶好了,為民服務做優了,人文社區變美了,促進了吉州區人文社區優質均衡發展。

一是打破隸屬壁壘,組織建強了。通過創建黨建聯盟,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制,選派兼職委員和黨組織“第一書記”,社區黨組織牽頭抓總和領導核心作用明顯增強,實現了社區黨建由單位制“小黨建”向區域化“大黨建”轉變,形成了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駐區單位黨組織、幫扶單位黨組織、“兩新”黨組織為基礎和社區內全體黨員共同參與的區域化黨建新格局。二是堅持雙重管理,隊伍帶好了。通過將企業黨員、社會組織黨員、機關站所黨員納入黨建聯盟的管理范疇,有效推動黨員教育學習,重點強化黨員在社區建設和管理中的志願服務功能,積極推動社區內新興領域黨員培育發展,建強城市黨員隊伍,織牢織密城市社區基層黨建這張網。三是注重常態長效,服務做優了。通過開展五項活動,形成了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社區工作者專業服務團隊與駐區單位黨員志願者雙軸共同參與的社區服務新模式,不斷強化黨群服務中心的服務功能,推動“行政管理”向“服務共進”轉變,有效地解決了社區服務體系不夠健全、服務領域不夠寬廣、服務方式比較單一的問題。四是著眼居民需求,幸福感更強了。黨建聯盟始終堅持把踐行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穿到聯盟活動的始終,著眼於滿足群眾多元化的服務需求,發動轄區黨組織共同參與、共同投入,收到了良好成效。比如,西苑小區從建設之初就樓道燈缺失,居民夜間進出極不方便,社區將此情況向黨建聯盟單位市家廬陵房地產投資開發公司在職黨員熊智輝、劉志強反映,他們巧妙利用資源,幫助小區全部樓道安裝感應燈,近20年黑暗的樓道一夜之間明亮起來。通過創建黨建聯盟,轄區黨組織的服務意識有了顯著增強,一點一滴的努力不斷地提高了群眾的幸福指數。

四、經驗與啟示

吉州區黨建聯盟猶如聚能環,將原本少有交集的機關、企業、社會組織等聯系在一起,凝心又聚力,詮釋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朴素真理,對做好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有一定借鑒意義。

社區黨建聯盟重在政治統領。十九大報告要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這是我們一切工作的首要遵循。推進黨建聯盟過程中,吉州區突出政治建設,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建+”工作為紐帶,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軸心”,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確保各基層黨組織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社區黨建聯盟難在打破壁壘。社區建設中存在的單位性質不同、體制不順、溝通交流等壁壘問題,吉州區堅持以“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這一“利劍”斬破壁壘,以改革創新思維積極探索黨建聯盟,嘗試建立自治聯盟、服務聯盟、公益聯盟等新型聯盟,調動多方共治的積極性,進而構建從組織設置、功能定位、工作職責到主題活動、服務群眾、運作保障等一整套縱橫結合、相互支撐的聯盟矩陣,不斷豐富黨建聯盟功能,促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

社區黨建聯盟貴在整合資源。吉州區充分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在城市基層黨建中的核心作用,發掘轄區黨建資源秉賦,建立黨建服務資源清單、服務需求清單和服務項目清單,構建雙向認領服務機制,強化條塊雙向用力,實現黨建聯盟成員單位和黨員既做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出力者,也做受益者,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向更加注重全面統籌,更加注重系統推進,更加注重開放融合,更加注重整體效應的方向發展,不斷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平。

社區黨建聯盟旨在為民服務。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基層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黨建聯盟最主要的共同點。街道社區黨組織應當始終牢記宗旨,深入群眾體察民情、掌握民意,牢牢把握住群眾工作的主動權。創建黨建聯盟過程中,要善於當群眾的“代言人”,無論是“微心願”還是“大夢想”,都應當充分挖掘資源積極辦理,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使人民群眾更加自覺地熱愛黨、跟黨走。

(責編:宋晨、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