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共謀 共駐 共建 共治 共享

廣東江門市:探索城市基層黨建“5G”模式

廣東省江門市委組織部

2018年09月21日13:5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起因

江門市是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毗鄰港澳,是我國著名僑鄉。隨著“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的推進,江門市作為珠江西岸的綜合交通樞紐,正處於加快發展的窗口期、上升期、黃金期,城市發展的步伐明顯加快。城鎮化快速推進加速了人口向城市匯集,商圈市場、新型樓宇、工業園區等新興領域不斷涌現,黨員群眾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多元和寬泛,社會治理的跨度和難度驟增,倒逼城市基層黨建要加快發展。為加強基層黨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提出的“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的工作要求,江門市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堅持基層組織建設與基層治理相結合,強化街道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構建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統籌領導各方資源和力量、推動社區單位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將街道社區黨組織打造成為化解社會矛盾、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的堅強戰斗堡壘,逐步探索出一條具有江門特色的城市基層黨建路徑。

二、主要做法與成效

(一)發展共謀,構建權責明晰的黨建工作格局

建立市、區、街道、社區四級聯動的明責履職問責體系。市委履行主體責任,發揮好謀篇布局、統籌指導的作用﹔區委履行第一責任,負責制定具體任務,發揮“一線指揮部”作用﹔街道黨工委履行直接責任,負責抓好區域統籌、組織實施﹔社區黨組織履行具體責任,負責推動資源整合、共建共享,發揮“戰斗堡壘”、兜底管理作用。市、區兩級黨委都把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納入整體工作部署和黨的建設總體規劃,每年至少專題研究1次,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制定《中共江門市委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黨的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本地區未來3年城市基層黨建的中期規劃和市、區、鎮(街)、社區等各級的黨建任務。市委每半年、區委每季度、街道黨工委每個月召開黨建專題會議和基層治理會議,分析問題,研究對策。市委還把抓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情況納入市、區黨委和鎮(街)黨(工)委書記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內容,考核結果作為評價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落實基層黨建工作督查通報制度,市委每季度督查通報一次,動真碰硬問責問效。

建立黨委統一領導、單位各司其職的協同運行機制。組織部門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強化統籌協調、具體指導和督促落實﹔綜治部門主責推進“全科網格”建設,完善新形勢下的城市治理框架﹔機構編制部門負責推進街道體制改革,深化街道“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職能建設﹔民政部門負責指導社區工作,著重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優化社區管理服務﹔財政部門負責落實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經費保障,協調有關單位落實專職社區工作者薪酬待遇。機關工委、國資委等主管單位,積極找准本職工作與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結合點,積極配合落實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措施要求。群團組織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參與城市基層黨建各項活動。

(二)勠力共駐,匯聚八方參與的共同力量

推進社區“大黨委”建設。各地因地制宜,結合實際選取三種方式設置社區“大黨委”:社區黨組織類型為黨委設置的,依托原社區黨委成立“嵌入型”社區“大黨委”﹔社區黨組織類型為黨總支或黨支部設置,且駐區單位較多的,由社區黨組織聯合轄區范圍內的各類型黨組織組建“聯合型”社區“大黨委”﹔社區黨組織類型為黨總支或黨支部設置,且社區規模較小,駐區單位較少的,與鄰近的社區聯合組建“組團型”社區“大黨委”。“大黨委”設兼職委員,原則上由駐區單位黨組織書記兼任。建立“大黨委”聯席會議機制,搭建議事平台,暢通溝通渠道。目前,各鎮(街)已成立社區“大黨委”17個,召開聯席會議23次,協調解決關系社區發展的民生問題35個,取得了明顯成效。

深化駐點直聯工作。組織全市73個鎮(街)安排駐點團隊每周固定一天開展入社區聯系群眾活動,統一印制駐點日志、駐點團隊記錄本、問題台賬等工作資料,全面統計梳理各級涉民服務項目、優惠政策共133項,編印《江門市惠民政策(項目)索引》,並建立“點對點·面對面”收集民意機制和“微心願·心連心”幫扶解困機制,幫助社區群眾解決問題。同時,以駐點直聯為抓手,圍繞社區換屆和掃黑除惡等中心工作,開展專題調研活動,及時掌握社區情況,把握最新工作動態,排查存在問題並提前整治,為提升社區治理水平提供支撐。

(三)攜手共建,上下聯動夯實基層基礎

區、鎮聯動做實社區黨建。一方面,結合市委“頭雁”工程,選優配強社區黨組織班子,從優秀社區工作者中選拔社區黨組織班子成員,探索推進非戶籍常住居民及黨員參加社區“兩委”班子換屆選舉工作。另一方面,著力推進機關和社區共建,創新黨組織和黨員“雙報到”形式,組織機關黨組織到駐地所在社區報到,在職黨員到居住地社區報到,推動機關單位及其黨員兩支力量下沉社區,充分發揮機關單位的職能優勢,幫助社區解決實際困難﹔結合“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在市直黨員義工隊伍中開展“雙百”行動,組織100支黨員義工隊伍與100個社區結對,常態化開展義工服務活動。為每個街道社區配套不少於10萬元的黨建工作經費和服務群眾經費,確保社區黨組織“有錢辦事”。

市、區聯合加強新興領域黨建。市、區兩級黨委統籌,著力推進園區、商圈市場、商務樓宇等新興領域黨建工作。在園區黨建方面,突出抓好現有1個國家級高新園區和6個省級以上園區的黨建工作,成立園區非公企業黨委,高標准建設園區黨群服務中心,推行園區“群組化”黨建,指導各園區內企業按照行業、地域、興趣等組建群組,每個群組確定1個龍頭企業實行帶領聯動,帶領“兩新”組織與機關單位等結對共建,實現黨建工作與園區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有機融合。以“成熟一個、組建一個”的思路,積極穩妥推動商務樓宇、商圈市場黨組織組建擴面。先后組建商務樓宇黨組織4個,商圈市場黨組織7個,取得了良好成效。例如,江海區成立了高新火炬大廈“黨建共同體”黨委,將大廈片區的各類黨組織和黨員納入管理,形成“街道+黨建共同體+基層黨組織+其他單位組織”四位一體縱向聯動體系。

(四)協同共治,融合資源加強綜合治理

搭建議事平台,組建區域黨建聯盟打破邊界限制。為引領各領域黨組織打破行政隸屬壁壘,搭建區域間的議事平台,創新建立區域黨建聯盟,圍繞服務引領、區域治理、利益關聯、價值認同等紐帶,有效聯結機關企事業單位、行業及區域黨組織。區域黨建聯盟由社區“大黨委”發起,街道黨工委協調,以搭建議事平台為目的,突出大黨建思維,既可以統籌駐區單位、各類社會組織結盟,也可以統籌多個社區、轄區單位結盟,形成塊狀聚力。如新會區北門社區以社區黨委為核心建立“黨建聯盟”,設立基層黨建、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社區公益、文化體育、經濟服務6個專委,由社區“大黨委”兼職委員所在單位作為專委牽頭部門,統籌調度聯盟成員單位開展活動,形成社區黨建工作聯做、社區資源聯享、服務問題聯解的“三聯”機制,實現城市基層黨建和服務資源互補共享。

構建綜治模塊,探索全科網格匯聚條塊合力。以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示范縣(縣級市)鶴山市為試點,在原有社區內部網格化管理的基礎上,以社區為基本單元再織一張網,把網格做大,將行政執法、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監管等社會管理服務事項納入網格,統籌職能、力量、資源和經費,發揮綜合功能,提供全科服務,實現“多網合一”、“多員合一”。如鶴山市將全市轄區重新劃分為379個網格區域,網格內統籌整合治安、消防、安監、河長制、城管、信訪維穩、文明創建、義工等力量,把資源、人才、權責等下放到攻堅一線,融入每個網格中,使之不再是某單一職能部門單一條塊的網格,而是覆蓋各部門職責實現條塊融合的“全科”網格,對一些重大網格事件的處理,通過行政協調統籌推進,有效打破部門壁壘,提升了社會治理效率。

(五)美好共享,搭建平台普惠黨員群眾

打造“紅色家園”,建設黨群服務陣地。從軟硬件建設、資源統籌、服務提升等方面著力,高標准建設市、區兩級黨群服務中心,分別統籌市、區的黨員教育、黨建服務、成果展示等。市委在全市7個省級以上工業園區高標准打造園區黨群服務中心,通過對接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要求,因地制宜優化園區黨群服務中心的功能布局、標識設置。在村(社區)建設公共服務站,統一形象標識,突出黨建引領,體現黨群服務功能。各級黨群服務中心、公共服務站充分利用遠程教育站點和網絡平台,打造了一個覆蓋江門全域、影響全市黨員群眾的黨建服務網。打造“紅色棗工”,建設黨建宣傳陣地。以原創動畫《紅色棗工學堂》(“棗”廣東音同“組”)和移動宣傳平台“紅色演播廳”為載體,向廣大黨員群眾傳播黨建知識,講述江門黨建故事,展現本地黨建特色。開展《五邑黨旗紅 使命在我心——百名書記在行動》大型系列報道活動,重點報道100名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的先進事跡。鑄刻“紅色印記”,建設黨員教育陣地。摸查“紅色村”、“革命老區”等紅色資源、時代楷模等黨員教育資源,建立起 11個黨員教育基地。以《紅色印記》為名把黨員教育基地有關資料編印成冊,豐富黨員教育內容、提升教育效果。

推行“黨員+社工+義工”模式,實現服務管理多元化。在全市各級黨群服務中心、“樞紐型”公共服務站推行“黨員+社工+義工”的服務管理模式,以黨建、社建、群建為抓手,強調黨建引領,將社會力量、義工力量精准地引到黨群服務中心(站)的管理服務上來。以專職黨務工作者為管理主體,負責中心(站)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引入專業社工機構進駐,為轄區內的黨員群眾提供一系列社會公共服務﹔利用中心(站)的場地設施,開展義修義診、愛心拍賣等義工志願服務活動。例如江海區沙津橫社區將其辦公機構及公共服務設施整體遷入公共服務站,並引入專業社工機構,提供黨員服務、婦女兒童活動、居家養老助殘綜合服務等20多項特色服務項目,讓廣大黨員、群眾體驗到“黨組織就在群眾身邊”“服務就在家門口”。

三、經驗與啟示

(一)城市基層黨建要有“一盤棋”的思維

城市基層黨建是一個系統工程,應做到黨委主抓、行政配合、各方參與。城區、街道、社區要一級抓一級,以上帶下,以下促上,加強社區黨組織和駐區單位的協調聯動,變城市基層黨建“社區抓”為“大家抓”,確保基層黨建有序推進、有效運轉。在管理體制上,要做到條塊結合、明確職責。通過條上抓行業引領,塊上抓區域整合,推動形成工作模塊化、任務一體化、目標同向化的立體多維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模式。在方式手段上,要做到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深入抓好聯建共建,完善相關機制和載體,通過信息共享、陣地共享、文化共享、服務共享,充分盤活“點”“線”“面”黨建資源,創新社會治理、推動城市發展。

(二)城市基層黨建要向街道賦權、向社區下沉資源

“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實到城鄉、社區”。當前,各級基層政府正從經濟建設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轉變,簡政放權是地方政府突破發展阻礙、促進社會和諧的良方。隨著城市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城市管理重心不斷下移,絕大部分關系基層民生的事權和資源最終都將落到街道社區一級。街道黨工委是地方黨委的派出機構,是城市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的主要依托。上級部門要將由街道所負責事項的對應事權下放給街道,確保街道有能力也有權力去協調和調動各方資源,做好管理服務工作。而社區作為居民自治組織,是具體落實街道各項基層治理工作的最基層組織。因此,要盡可能把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使社區有人有錢有物,切實增強社區的服務水平。

(三)城市基層黨建要讓群眾有“獲得感”

城市基層黨建的措施成效應體現在公共資源的有效分配上,通過提升公共服務增加群眾對公共資源的享有權。要堅持把服務群眾作為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健全服務網絡,在市、區、街道、社區四級分別設立黨群服務中心和服務站,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創新服務方式、創新服務載體、創新主題活動載體,吸納轄區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形成縱橫交錯、條塊結合的服務網絡,開辟暢通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的新途徑,讓群眾在城市的改革發展中得到更多服務,提升“獲得感”。

四、探討與評論

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如何建立健全各方聯動的體制機制是關鍵。從縱向上看,要完善市、縣(市、區)、鎮(街)、社區四級聯動體系﹔從橫向上看,則是要完善社區與駐區單位聯動的體制機制。目前,江門市著力打造的各方聯動體制機制已經初現雛形,但作用發揮仍有待進一步深化。下一步,要完善市、縣(市、區)、鎮(街)、社區四級聯動體系,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各級的職責和權利。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研究事關社區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尤其是對需要協調駐區單位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建立問題反饋制度,由社區負責收集問題,能在社區一級解決的由社區解決,需要上級解決的層層上報﹔建立台賬管理制度,動態管理,發現問題則列入工作台賬,解決一個銷號一個。同時,在現有條件下深化社區“大黨委”、區域黨建聯盟和“雙報到、雙服務”的作用發揮,調動駐區單位黨組織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從社區“微治理”入手,探索搭建社區問題收集反饋平台,推廣社區“共享空間”模式,鼓勵社區群眾對社區建設問題“隨手拍”,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反饋問題,並由社區“大黨委”定期開會協調各相關駐區單位共同解決,真正實現社區統籌、各方聯動解決問題的效果。 

(責編:宋晨、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