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吉林公主嶺市:實施“五民”工程 做強社區黨組織“兩個功能”

中共公主嶺市委組織部 

2018年09月21日10:2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從黨的地位和黨所肩負使命的維度出發,論述了植根於人民,堅持群眾路線,樹立群眾觀點的必要性。這就客觀上要求各級黨組織必須切實改進服務手段,增強黨建工作的滲透力,促進各級黨組織和黨員更好地踐行宗旨,夯實黨的群眾基礎和執政根基。自2013年我市被確定為擴權強縣改革試點市以來,全市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駛入快車道,推動高質量發展始終是第一要務。同時,一些深層次的矛盾也日益顯現出來,涉及群眾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越來越多,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各級黨組織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長效機制,在服務群眾的過程中增強黨組織的政治功能。近年來,我市各級黨組織結合自身實際,探索並提出了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各種有效載體,盡管產生了積極作用,但由於載體過多、提法較散,尚未形成統一的黨建模式,不能整合資源、發揮聚集效應,較難適應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要求。為此,我市在社區黨組織實施以“親民、安民、便民、富民、樂民”為主要內容的“五民工程”,不斷整合、提升和深化城市基層黨建系統建設和整體建設。

二、做法

1. 以“親民”為基礎,回應群眾期待,讓黨旗在社區“飄”起來。以“進百家門、知百家事、解百家難、惠百家人”為目標,推動社區黨員干部走訪入戶,真正掌握群眾需求。以社區干部和黨員志願者為主體,組建了民情信息員隊伍,開通民情服務熱線,建立民情收集站,暢通了民情反應渠道。實行市級領導干部到社區“訪民情”制度,堅持每月至少一次,推動領導干部深入一線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統一印制了社區干部《民情日記》,建立特殊人群檔案,以低保戶、鰥寡孤獨戶、兩勞釋解人員為重點,建立了包保對接關系,並定期進行走訪,全面了解特殊群眾服務需求。以電話、網絡為載體,制定並發放了便民聯系卡,建立了社區黨組織服務民生QQ群,為社區居民提供上門服務。東三街道曙光社區以“親民工程”為載體,依托社區黨員服務站,打出了“認人、認情、認事”的“三認”品牌,推動街道、社區干部深入到群眾中去,深入到一線解決問題,效果非常好。

2. 以“安民”為己任,構建群防群治體系,讓治安環境在社區“好”起來。以公安干警、社區黨員干部和志願者為主體,構建三級治安防范網絡。設立百姓說事點、社區聊天室等平台26個,建立人民調解員隊伍,共接待群眾來訪270人次。發揮老黨員、老干部、老法律工作者的作用,為居民提供法律咨詢67次、法律援助23次,組織治安知識講座85次。積極開展整治網吧、歌舞廳、游戲廳活動,堅決制止未成年人進入娛樂場所。嶺西街道新建社區發揮離退休老黨員作用,組建義務巡邏隊,對居民區和鐵路兩側進行巡邏,保一方平安。同時,還積極關心兩勞釋解人員,幫助弱勢群體,調解社會矛盾,通過法律宣傳、親情感化,做到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為維護轄區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3. 以“便民”為宗旨,抓好抓實民生服務,讓居民歸屬感在社區“強”起來。以“四項清單”制度為抓手,制定了《社區黨組織和黨員群眾需求清單》、《部門(單位)黨建服務資源清單》和《社區區域化黨建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資源、需求對接項目清單》,梳理群眾需求13大類36個項目59個具體內容,簽訂協議書107份,提升了服務實效。扎實推進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7937名機關在職黨員領取“微心願”11318個,惠及群眾29581人。廣泛開展志願服務活動,107個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組建在職黨員志願者服務隊,涵蓋環境衛生、助殘幫弱、治安巡邏、特殊關懷、義務幫教等志願者服務項目。廣泛開展代繳代辦服務,協調電業局、移動公司和聯通公司,在社區建立繳費業務平台,為居民代繳話費、電費等生活費用累計41萬元。

4. 以“富民”為根本,扶持創業就業,讓居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在社區“立”起來。建立社區創業就業培訓基地,深化幫扶困難群眾、困難黨員工作,對各社區內下崗黨員和無業居民進行走訪調查,建立失業人員台賬,通過中介所、信息中心、用工欄等,努力為居民創造就業機會。同時,還利用技術學校、職業培訓中心、創業就業培訓基地等組織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增強了居民就業能力。鼓勵居民自主創業,制定創業優惠政策,為創業者提供從政策咨詢到創業培訓的“一條龍”服務。嶺東街道引導黨員干部開展服務企業共駐共建活動,得到了駐街單位的歡迎。

5. 以“樂民”為目標,抓好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讓弘揚傳承紅色文化在社區“火”起來。不斷完善社區活動室、閱覽室、室外健身場地等問題基礎設施建設,組織開展豐富的文體活動。組建了55支各類文體隊伍,通過組織開展書畫、棋牌比賽等活動,把不同興趣、不同愛好的居民組織起來,參與到積極健康的文體活動中來,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身邊的致富能手、好婆媳、和諧家庭等典型,極大地豐富了居民的業務文化生活,引領居民養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既團結凝聚了群眾,又營造了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河南街道正陽社區以“共駐共建、共創和諧”為主題,開展了“中國好鄰居”鄰裡節,通過多種活動形式,吸納1500余名群眾參與,凝聚了人心,團結了群眾。

三、成效

1. 增強了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實施“五民工程”,以街道社區黨建為龍頭,使原來分散在各個社區的工作方式和服務載體得到有效整合,真正實現了條塊聯動、組織聯建、黨員聯管、活動聯搞、資源聯用、服務聯做的目標,為隸屬不同單位、行業和黨組織的黨員在居住地發揮作用創造了條件。將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納入區域化黨建工作范疇,在25個社區組建非公黨組織32個,進一步擴大了區域化黨建工作的覆蓋面,帶動了區域內各級黨組織參與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破解了以往街道對加強區域化黨建工作“有力無心”,社區統籌轄區資源、推進區域化黨建工作“有心無力”的困境,初步形成了上下聯通、左右聯動的街道、社區、駐區單位共駐共建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

2. 強化了為民服務的實效。以優化城市基層黨建資源配置、創新社區服務方式、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著力點,靈活設計工作載體、有效整合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最大限度地延伸了社區服務功能,為不斷提升社區綜合服務水平開辟了廣闊新路。通過開展“五民工程”,使服務范圍由“窄”變“寬”,使服務層級由“淺”變“深”,使服務方式由“老”變“新”,把服務“一竿子插到底”,更切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真正為居民群眾提供了全覆蓋、全方位、全過程的貼心服務。“五民工程”開展以來,全市共建立民情收集站42個,開通民情熱線31部,發放便民聯系卡5萬余張,建立民情聯絡員隊伍936人,為2200余名特殊群體建立了民生檔案,受理辦結涉及民生各類問題3000余件。

3. 提升了基層群眾的滿意度。實施“五民工程”,使各級組織更加了解群眾意願、傾聽群眾呼聲、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能力、努力為民辦事,讓老百姓辦事既省力又省心、既省時又省錢,受到了基層黨員群眾的普遍歡迎,廣大群眾對各級黨組織的滿意度普遍提高。嶺東街道在“富民工程”中,創建了“嶺東培訓”品牌,一年多來,已開展各類培訓150余次,共培訓居民上千多名,有547人取得了家政職業資格証書,幫助744人在長春、沈陽等地就業,953人實現了自主擇業。嶺西街道通過開展“樂民”活動,積極構建社區“文化陣地”,組建了“老年秧歌隊、夕陽紅藝術團”等文藝團體和志願團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凝聚了人心,團結了群眾。河南街道依托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制定便民聯系卡和服務記錄本,開展木工、瓦工、水暖、電焊、力工、搬家服務、便民清潔等服務項目,實現居民生活需求與社區工作人員服務的無縫對接。

四、啟示

啟示之一:做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要堅持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通過實施“五民工程”,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橋梁紐帶作用。這啟示我們,做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必須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領導核心,通過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整合和引領各方力量,有效發揮社區群眾自治組織、志願者服務隊伍的作用,以服務來匯聚力量、推動發展、聚攏人心、促進和諧,從而提升黨組織凝聚力和號召力。隻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黨委領導、多方協作、群眾參與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

啟示之二:做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要突出為民服務的鮮明導向。通過實施“五民工程”,引導街道社區黨組織把服務居民群眾作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啟示我們,做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必須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始終把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服務群眾貫穿黨建工作始終,不斷提高黨組織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讓黨組織和黨員在服務中踐行黨的宗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讓居民群眾在服務中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

啟示之三:做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要鼓勵多元參與。通過實施“五民工程”,組織各駐區單位、物業公司、業委會、社會民間組織和黨員、居民群眾共同參與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這啟示我們,做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必須要有效利用組織優勢,按照“社會參與、多元投入、有償服務”的原則,協商解決各類居民需求,著力解決僅依靠政府投入、僅依靠社區組織解決的局面,切實減輕政府負擔,保証居民服務工作不落項、不失位。

啟示之四:做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要堅持與時俱進。通過實施“五民工程”,整合了全市黨建資源,滿足了居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服務需求,推進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這啟示我們,做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必須要堅持與時俱進,緊貼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主動適應居民群眾需求日益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創新服務載體,延伸服務領域,豐富服務手段,拓展服務渠道。隻有這樣,才能不斷為居民群眾提供全面化、專業化、個性化的服務,讓居民群眾在城市享受到便捷、高效、優質的服務,在服務居民群眾中體現黨建工作的價值。

五、評論

城市由人而生、因人而存,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做到人在哪裡、需求在哪裡,黨建工作就做到哪裡、服務就跟進到哪裡,這樣黨建才有吸引力,才能凝聚群眾、團結群眾。公主嶺市深入實施“五民工程”,發揮社區黨組織統籌協調作用,整合城市各領域黨建資源,開展了一系列貼心為民、百姓歡迎的服務舉措,群眾的熱切期盼得到及時回應,贏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社區黨組織在感情上與群眾相融,在思想上與群眾共鳴,在行動上與群眾合拍,真正引領群眾、贏得群眾、凝聚群眾,進而牢固樹立黨在群眾中的形象,提高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其做法為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的經驗。

六、問題與研究

當前,社區各類事務繁雜,社區黨組織主動融入群眾不到位,宣傳動員群眾不廣泛,聯系服務群眾不直接,凝聚作用發揮不充分。城市居民普遍反映“政府服務不細致、社會服務不健全、社區服務無保障、家庭服務無能力”,少數鰥寡孤獨等特殊群體關心照顧不夠,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導致城市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不強。因此,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必須把服務群眾、凝聚群眾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上下功夫。特別要發揮好社區黨組織在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龍頭”作用,把駐區內的各單位、各行業、各領域黨組織統籌起來,通過“五民工程”這一黨建載體,讓每一個黨組織都能在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中找准定位、發揮作用,真正將基層黨組織教育管理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作用落到實處,讓城市居民安居樂業,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責編:宋晨、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