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21日08:40 來源:光明日報
【黨徽閃耀·脫貧攻堅】
編者按
再過兩天,我們將迎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豐收節。
幾千年來,豐收,是人類年復一年、始終不變的美好期盼。而在今天的中國大地上,豐收,已經化作人們年復一年、始終不變的歡樂場景。豐收,不只是稻花飄香、五谷豐登,更是人們心中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回望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來路,在中國土地上發生的偉大變化,源自體制機制創新帶來的活力釋放,源自億萬農民一點一滴辛勤勞作匯聚而成的力量洪流。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時刻,體制機制的創新變革仍在繼續,奔向幸福的奮斗腳步從未停歇。
金秋九月,豐收時節,河北承德平泉市南五十家子鎮后甸子村的山坡上,千畝經果林郁郁蔥蔥。沿著山上的水泥路前行,一陣陣果香扑面而來,一塊塊黨員示范崗的展示牌映入眼帘。
一名黨員,一面旗幟。“黨員:林青軒﹔責任區域:西山梨園﹔崗位職責:負責果樹修剪技術及田間管理。”黨員示范崗展示了姓名、職責及責任區域。“脫貧攻堅過程中,我們力圖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實行‘三在產業鏈’,即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后甸子村黨支部書記李金山說。
“近年來,平泉市堅持以‘脫貧攻堅黨旗紅’活動為抓手,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工作優勢,集全市之智、舉全市之力、傾全市之情投入脫貧攻堅主戰場,走出了一條以黨建促脫貧攻堅的有效之路。”承德市副市長、平泉市委書記董正國說。
4598名機關干部與1.4萬貧困戶結對幫扶
在平泉市北五十家子鎮南坡村,記者看到有關貧困戶亓貴德的一份脫貧方案,亓貴德的幫扶責任人是平泉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姜東升。
脫貧方案中列出目標:2018年后通過后續扶貧政策實現穩定脫貧。2015年至2018年連續四年的幫扶措施,“協助該戶簽約醫生,定期上門就診”“實現危房改造”等,一條條措施、一筆筆收入條分縷析。
“按照‘三責一體’的要求,列出具體幫扶舉措及目標,讓幫扶責任人切實擔責。”姜東升說,近年來,平泉市把脫貧攻堅作為基層黨建的首要任務,全面推行“三責一體”工作機制。董正國介紹,“三責一體”為:統攬擔責,把政治責任扛起來。市委書記負總責,三級書記一起抓,市四大班子成員下沉兩級包鎮抓村聯戶,市直部門主要負責人與駐村工作隊任務目標、工作推進、年度考核“三個綁定”,各級干部進村入戶到人,不達小康不脫鉤。清單明責,把脫貧任務抓起來。滾動制定年度脫貧工作路線圖、時間表、責任書,將8類責任主體和32項具體任務清單化管理。履職壓責,把積極性調動起來。成立市精准脫貧工作委員會和辦公室,組成檢查指導組,對各級黨組織落實脫貧攻堅任務進行工作指導和明察暗訪,好的通報表揚、差的約談召回。
把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作為鍛煉干部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舞台。2016年以來,平泉市實現了84個貧困村選派駐村工作隊全覆蓋、市處級領導干部帶隊包鎮抓村全覆蓋、87個市直部門和單位參與精准脫貧全覆蓋、4598名機關干部與1.4萬貧困戶結對幫扶全覆蓋。
“沒有黨員帶頭、黨組織幫助,想都不敢想”
走進黃土梁子鎮梁后村的設施光伏農業食用菌種植專業園區,人們正在忙碌。梁后村村民鄒德富說:“現在俺已經脫貧了。沒有黨員帶頭、黨組織幫助,想都不敢想。”
“剛開始種時,很多人不敢干。黨員這時得發揮作用,帶著群眾一起干。群眾一看黨員帶頭,就紛紛加入進來。同時,黨支部建在了產業鏈上。”黨員王樹平說。
為鼓勵更多貧困戶加入,園區推出系列措施,一年減免兩個食用菌棚約1萬元的費用﹔免費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等等。“一下子沒有了后顧之憂啊。”鄒德富笑著說。
梁后村村委會主任、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楊海玉說,2015年,該村與北京一家光伏企業簽訂協議,1236畝土地統一流轉給該企業用作光伏發電,企業每年按每畝地1000元的標准給予村民補償。同時,該村可在企業不能完全利用的空地上建設食用菌大棚。“空中能發電,地下生蘑菇,投入零成本、經營零風險、就業零距離的‘三零’產業扶貧模式,能給老百姓創造穩定的收入來源。”楊海玉說。
鄒德富扳起指頭給記者算起了收入:11畝地流轉年收入1.1萬元﹔用給貧困戶發放的6000元引導資金入股園區,連續三年每年收益2000元至3000元﹔承包5個大棚,純收入不低於5萬元。
如梁后村一樣,平泉全市84個貧困村共成立各類經濟組織135個,建產業型黨組織97個。2016年以來,平泉市通過實施“堡壘示范”“致富先鋒”“能力提升”“引鳳還巢”及“結對幫扶”五大工程,進一步夯實了脫貧攻堅的組織基礎。
“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平泉市北五十家子鎮南坡村曾有貧困戶62戶187人。“市委組織部、市國土局結對幫扶,多方協調資金,想辦法、出主意,幫著貧困戶脫貧,進行危房改造、修路、建便民服務中心,變化有目共睹。”南坡村黨支部書記沈明海說。村民王海軍說:“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平泉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汪振剛說,通過建強基本隊伍、增強基本保障、加強基本服務,抓牢“三個基本”,筑實脫貧攻堅持續保障。
平泉市實施“黨委定標准、書記定承諾、履職定實績、考評定星級、星級定報酬”的“五定”星級化管理,強化村書記抓黨建促脫貧的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堅持“輸血”“造血”並重,將村級組織運轉經費由5萬元提升至村均11萬元,讓村級有錢辦事﹔推行“民情村解”工作機制,實現代辦服務村裡跑、小病村裡看、矛盾糾紛村裡調、農民借貸村裡幫、農業技術村裡學。
截至6月,平泉市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9596人,其中,已脫貧26396人,84個貧困村全部脫貧。貧困戶收入由2014年的2835元提高至2017年的5522元。2017年底,平泉市通過承德市脫貧驗收,今年3月,通過河北省貧困縣退出驗收。
(記者 王昊魁 耿建擴 通訊員 董少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