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19日09:08 來源:學習時報
河北省承德市雙灤區因境內有奇峰雙塔山和清澈灤河水而得名,是承德建設國際旅游城市的核心區。雙灤區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作出的“四個加快”“六個扎實”“三個扎扎實實”等重要指示,按照河北省委“3689”和承德市委“566”基本思路,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立足“國際旅游城市核心區、工業轉型升級創新區、現代商貿物流示范區、城鄉統籌發展先行區”功能定位,深入實施“走新路、快融入、筑高地”發展方略,全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得到全面提升、跨越發展。
堅持建強園區、調優結構轉型升級取得巨大突破
雙灤作為老工業區,產業結構偏重,二產獨大。為盡快扭轉不利影響,雙灤區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園區建設作為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平台,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讓傳統產業浴火重生,讓新興產業挑起大梁,加快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
文化旅游集群化全域化布局。堅持“文化產業立區”發展思路,強力推動“一季游向四季游、觀光游向休閑游、景點游向全域游”轉變。圍繞“兩帶七區”文化旅游發展布局,全力做好“文旅”+農業、健康、商貿、研學、工業、科技大文章,高標准舉辦中國雙塔山愛情電影周、鼎盛皇家燈會、國際煙斗藝術節等品牌活動,“21世紀避暑山庄”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獲評“河北省十大文化產業集聚區”“河北省文化產業示范園區”,連續4年入圍全省文化產業“三個十”評選。2017年全區共接待游客23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7.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和59%,目前正全力爭創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和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
新型工業優質化高端化挺進。堅持“工業經濟強區”發展思路,持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依托河鋼承鋼集團,深挖細耕“吃鋼用釩”產業鏈條,釩鈦高強冷軋板、全釩液流儲能電池、釩鈦產業研究院等項目加速推進,全力打造全國釩鈦制品研發中心、生產基地。積極對接京津產業前沿,全國第七家河北首家國家檢測檢驗認証產業園、山東浩信汽車零部件等項目加快實施,推進裝備制造業向高精尖轉型。加快發展綠色建材、節能環保、食品飲料等產業,做大做強伊遜山泉本土企業,唱響“京津水源、皇家山泉”金字招牌。近年來,雙灤經濟開發區進入全省重點培育的“千億元開發區”行列,被評為全省5A級開發區,2017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20億元,力爭2020年成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商貿物流智慧化國際化拓展。堅持“商貿流通活區”發展思路,積極探索“實體經濟+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的經營模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大力發展智慧物流、現代供應鏈、跨境電商、汽車文化、外貿經濟等業態,鵬濤智慧雲谷、保稅物流園、杭州物戀雲倉小鎮等項目開工建設,承德如意洲商貿有限公司與英國、澳大利亞、羅馬尼亞開展合作業務。近年來,承德國際商貿物流園區先后獲評“中國電子商務物流示范基地”“全國優秀物流園區”等榮譽稱號,2017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0億元,外貿出口3.08億美元,2020年將建成國家級現代商貿物流示范區和全國智慧物流品牌示范區。
堅持改革開放、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活力日益增強
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開放是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雙灤區著眼於破解發展難題,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創新,全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動力源泉。
放大深化改革效能。堅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政治定力抓改革,2017年以來,先后爭取國家、省級試點24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列為國家級試點,實現股改全區覆蓋,獲評“全省農村股份合作制經濟發展示范區”,探索形成“12369”工作法被《人民日報》《河北日報》《農民日報》等刊物專題報道,以肖店村改革經驗為背景拍攝的電影《農民股東》在央視電影頻道上映。群團改革經驗在全省作典型發言,得到省委主要領導的高度評價,全省婦聯區域化改革現場會在雙灤召開,“五突出、五堅持”理念得到全國婦聯和省市領導充分認可,25個社區全部獲評省級“示范婦女之家”。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省市領先,15個部門、199項行政許可集中辦理、並聯審批,實現“38証合一”“一証一碼”。司法體制改革經驗得到省委深改組肯定,區法院被最高院授予“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示范院”。
增強對外開放動能。始終堅持全方位開放新理念,立足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建設、京張冬奧會等重大機遇,狠抓“五合一”精准對接,區域發展活力明顯增強。堅持引資、引項、引智、引技相結合,靈活運用產業鏈招商、股權招商、以商招商、協會招商等手段,領導干部帶頭招商,促進全民招商,不斷提高招商引資的實效性。創新出台《雙灤區招商引資優惠辦法(試行)》《關於新時期加強人才工作的意見(試行)》,中鐵伊水創新產業新城、綠地未來科技城、中冶喀喇河屯皇家避暑城等一批投資規模大、產業關聯度高、帶動能力強的重大項目相繼落戶,累計引進市外到位資金300億元,為長遠發展積蓄了后勁。
激發創新創業潛能。堅持把創新擺在全區發展的重要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面推進創新型雙灤建設。著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初步形成。認真落實“1+9+N”科技創新政策包,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政策鏈、資金鏈相互支撐,持續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與活力。著力培育壯大科技創新主體,深入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雙倍增”計劃,充分發揮園區科技孵化器、加速器作用,車庫咖啡獲評省級眾創空間,完成技改投資24億元,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19項,新增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82家。
堅持統籌兼顧、一體發展城鄉面貌發生顯著變化
城鄉融合發展是未來城鎮化的新特征,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雙灤區堅持城鄉統籌、以城帶鄉,強力推動“六個一體化”建設,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實現城鄉互動、協調共進、優勢互補、促進發展的良好效果。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用工匠精神和鄉土情結打造美好家園。美麗鄉村建設扎實推進,覆蓋43個行政村,累計投入4億元,已建成6個省級、5個市級美麗鄉村。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改造提升行動,總長200公裡的“四好”農村路網開工建設,63個行政村全面完成“四清四化”,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獲評“省級農村環境整治和垃圾治理示范區”。大力推動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農業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400余家,獲評“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區”“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
加快城市擴容提質步伐。堅持“精細、精致、精品”理念,按照國際旅游城市標准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城市。新建改建干線公路、市政道路、小街小巷150公裡,鋪設市政綜合管網180公裡,建成區面積由20平方公裡擴大到28平方公裡。新增房地產開發面積520萬平方米,拆遷拆違51萬平方米,智慧城市綜合管理指揮系統投入運營,城鄉公共交通和主城區免費Wi-Fi實現全覆蓋,城鎮化率由66%提高到73%。堅持“創城為民、創城惠民、創城靠民、創城育民”的理念,深入開展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持續提升。
加強生態系統建設保護。積極踐行“兩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投資3億元實施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工程。深入落實大氣污染綜合治理“1+18”方案,堅決打贏“減煤、治企、控車、抑塵、增綠”五大攻堅戰,PM2.5年均濃度32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達到274天,空氣質量華北最優。全面落實河長制,開展灤河、伊遜河、牤牛河綜合治理,水環境持續改善。著力實施生態修復,推進礦山披綠和抑塵綠化,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新增造林、封山育林5600畝,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8.1%,雙塔山灤河濕地公園獲批國家級,雙灤的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環境更優美。
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發展成果惠及廣大群眾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雙灤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始終帶著感情和責任做好民生工作,讓雙灤更加安定有序、充滿活力、和諧繁榮。
大力推進脫貧攻堅。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第一民生工程,不折不扣落實中央和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堅決落實三級書記抓扶貧的主體責任,按照“六個精准”“五個一批”要求,全面推行特色產業增收、創業就業、光伏扶貧、改革扶貧、金融扶貧、危房改造、政策救助、資產收益八大扶貧舉措,創新“五賬工作法”、股改與扶貧相結合等措施,在2017年全省非貧困縣區扶貧成效考核中位居第一。2018年底前,全區292戶、699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將實現穩定脫貧摘帽。
全力辦好民生實事。堅持民生投入優先保障,民生工程優先安排,民生需求優先滿足,讓保障和關愛的陽光溫暖每個人。每年在教育、就業、醫療、住房等群眾最關注、最關心的領域,推動實施一批普惠性民生工程,物業管理、垃圾處理、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走在省市前列,先后獲評“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區”“全省學前教育工作先進縣區”“國家級健康促進區”“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以“雙灤區民生工程百姓點菜”為題,專題報道了民心工程典型做法,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反響。
強化社會管理創新。堅持用法治思維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積極探索“一統三建五深化”社區建設新路徑,被命名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城區”“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試驗區”“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創新實行“三官兩警一律師”進村居、律師參與接訪、人大代表督辦案件化解、退役軍人管理服務等制度,獲評“全國法治縣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全國六五普法先進縣區”“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縣區”等稱號。深入開展國學大講堂、最美雙灤人評選等活動,大力弘揚“崇德尚信、開放包容、務實擔當、創新卓越”的雙灤精神,被評為“全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范基地”“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縣區”。
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黨的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做好雙灤的工作,關鍵在黨、關鍵在干部。雙灤區堅定不移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為開創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區、美麗雙灤新局面提供堅強保障。
建強擔當實干的干部隊伍。堅決貫徹“好干部”標准,認真落實省委“三堅持三重用”明確要求和“六個旗幟鮮明”用人導向,不斷提高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水平。採取學歷教育、素質培訓、外出考察、挂職鍛煉等系列措施,持續開展“大學習、走基層、深調研、真落實”活動,干部隊伍整體能力素質顯著提升。探索建立了“四個在前”干部選拔任用機制和“督考合一”機制,在全省經驗交流會上作了典型發言。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激勵和約束並重,大膽創新績效考核、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制度,旗幟鮮明支持干事者、褒獎擔當者、保護改革者、淘汰無為者,凝聚起干事創業的強大正能量。
鑄造堅強有力的戰斗堡壘。堅持工作重心下移,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推進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出台了基層黨建“1+5”政策體系,扎實開展城市黨建“八化四評”、農村黨建“脫貧攻堅黨旗紅”、機關黨建“一支部一品牌”、兩新組織“紅色領航爭雙強”等活動,以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助力村“兩委”換屆選舉,不斷夯實黨的執政根基。城市黨建在全省現場會作典型發言,社區黨建“六個延伸”模式全國推廣,非公黨建先進經驗做法全省交流,“三定”思路調優村書記做法被中組部推介。御祥園社區和肖店村、下店子村分別獲評國家、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
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加強區委班子自身建設,被確定為“全省縣區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試點縣區”,獲評“全省先進縣級黨委理論中心組”。創新出台了“三辦法兩清單”“一賬三冊”等制度機制,推行落實“兩個責任”履職痕跡化管理。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實施細則要求,堅決防止“四風”反彈回潮。扎實開展中央巡視整改和四項任務“回頭看”工作,舉一反三、立行立改。精准運用執紀監督“四種形態”,創新“五種談話”機制,加強和改進巡察工作,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河北省承德市雙灤區委辦公室供稿)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