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吳堡縣委組織部
2018年09月17日15:5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起因
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客觀需要。近年來,全國推廣上海的城市基層黨建經驗。上海市作為我國超大城市,立足“勇當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敢為創新發展先行者”的定位要求,圍繞基本建成“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重要目標,走出了一條符合超大城市特點和規律的城市基層黨建新路。但是上海的理念思路可以借鑒推廣,具體工作機制和做法不能簡單復制,特別是吳堡這樣的西部縣城,更不具備上海的資源、人力、財力和管理條件,難以“一步到位”。
自去年全市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現場推進會召開以來,吳堡縣委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省、市有關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精神,以堅持抓城市基層黨建提升社區治理水平、服務社區居民工作質量為目標。建立縣委、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三級聯動工作體系,堅持責任下沉、事權下放、經費下劃,努力做到“四個全覆蓋”,不斷擴大黨在基層的凝聚力和號召力,以黨建聯席會議制度為載體,加強社區與駐區單位互聯互建,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創新社會管理中的引領示范作用。
二、做法與經過
(一)吳堡縣城市社區基本情況
全縣總面積428平方公裡,總人口8.43萬,縣城共有人口約2.9萬人,其中由農村社區的人口、異地搬遷進城人口約1.2萬人。吳堡現轄5鎮1街道。宋家川街道是縣城所在地,下轄新建街、人民路、古城路3個城市社區。
新建街社區佔地面積約6平方公裡。該社區共有8個居民小組,3765戶7536人(其中常住人口2485戶5230人,流動人口1280戶2306人,在校學生2027人),現有825平方米的活動場所。社區黨委下轄15個黨小組,共有133名黨員,流入社區長期居住的黨員77名,成立了共計240名黨員組成的8支黨員志願服務隊,創建了第二課堂、社區愛心驛站、圖書閱覽、婦女之家等6項黨建服務品牌。
人民路社區佔地面積5.05平方公裡。該社區共有7個居民小組,2644戶10181人(其中常住人口1871戶7212人,流動人口773戶2969人,在校學生326人),現有865平方米的活動場所。社區黨委下轄13個黨小組,共有70名黨員,流入社區長期居住的黨員11名,成立了共計58名黨員組成的5支黨員志願服務隊,創建了環保、應急、醫療、法律、便民等5項黨建服務品牌。
古城路社區佔地面積4平方公裡,轄區內共有人口2313戶8115人(其中常住人口7256人,流動人口859人,在校學生5125人),現有1050平方米的活動場所。社區黨委下轄10個黨小組,共有64名黨員,流入社區長期居住的黨員18名,成立了共計72名黨員組成的6支黨員志願服務隊,創建了愛心驛站、圖書閱覽、婦女之家等7項黨建服務品牌。
(二)主要做法
吳堡縣通過建章立制、共駐共建、“巷長制”三大舉措,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推動和創新社會管理中的引領示范作用,讓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發展的“橋頭堡”,讓黨員干部真正成為群眾的“主心骨”。
1.建章立制,推進黨建工作規范化。一是成立社區黨委。在縣委黨建領導小組統籌規劃的基礎上,撤銷三個城市社區黨支部,設立社區黨委,隸屬於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由社區和轄區單位黨組織共同組建,由書記、副書記、委員及兼職委員組成。二是建立黨建聯席會議制度。街道、社區吸納22名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駐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擔任兼職委員,共同討論研究城市黨建各類重大事項。嚴格按照街道每半年、社區每季度召開聯席會議,對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進行了詳細的安排部署並與兼職委員及駐區單位共同商討工作存在的相關問題。三是建立健全屬地報到、協商議事、工作通報等工作制度。每年度對三個城市社區進行年度目標責任綜合考評,實行末尾淘汰制。推行部門、黨員干部評先評優、預備黨員轉正、提拔任用征求所駐社區黨組織意見的辦法。同時,對不能按時完成共建共駐的駐區單位實行“一票否決”,進一步激發在職黨員參與社會管理和服務的熱情,從而使黨員個人的自覺自願行為與組織推動相結合,實現黨員本人、組織建設和社區發展的共贏。截至目前,街道、社區與98個駐區單位簽訂了共駐共建協議書,全縣駐區單位在職黨員志願者應報到1288人,實報到1288人,召開街道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聯席會議2次,三個社區各召開聯席會議3次。
2.共駐共建,推進為民服務多樣化。一是網格化管理成效顯著。我縣3個城市社區全部實行網格化管理,社區劃分為22個網格,將社區主要承擔的綜治維穩、安全生產、居務管理、衛計、殘聯等便民利民服務全部進行量化。出台《網格員績效管理考核辦法》,明確了各項工作任務,為加強和推進網格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對各社區網格長、網格員及其他所有工作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切實提升了社區干部及社區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將779戶移民搬遷戶納入網格管理范圍,並按單元分布情況進行小組劃分,每個小組由一名住戶黨員擔任小組長,經常與群眾保持聯系,幫助他們盡快適應新生活。二是為民服務全覆蓋。社區共建共駐活動開展以來,根據駐區單位的職能及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了各項為民服務活動,逐步形成了“共駐、共建、共興、共享”的聯動體系。針對社區留守兒童、困難家庭、外來務工者等人群,新建街社區以黨建活動陣地為載體開設學生“第二課堂”,由駐區單位黨員志願者擔任輔導員,著力破解了學校放學后、學生無人輔導或無人看管等難題。目前已有30余名學生參加課后輔導,受到了社區家長和孩子們的普遍歡迎。為滿足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為愛好健身的社區居民搭建溝通交流平台,人民路社區、古城路社區聯合縣老年大學開展免費的瑜伽、舞蹈、太極、書法等培訓班,使轄區居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專業的教學,極大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社區組織駐區單位佩戴紅袖章的黨員志願者,每天放學時間在幼兒、中小學校門口進行安全秩序維護,使得校園周邊的環境秩序明顯改觀。通過微心願、愛心驛站等服務品牌,為廣大居民搭建了傳遞愛心的載體。截至目前,紀檢委等9家駐區單位開展集體捐贈活動,捐贈衣物、生活用品、小家電等共計200余件,全部發放到困難居民手中。各社區成立了文明新風、文教衛生服務隊、環境保護、助老愛、平安法治、交通安全、消防應急、法律援助等各類服務隊等。社區組織駐區單位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局黨員志願者對學校周邊商戶、居民等開展安全生產、矛盾糾風大排查,建立排查台賬,發現隱患及時上報並限期整改。截至目前,通過網格化管理,收集各類問題63件,已解決54件,9件正在處理中﹔全縣駐區單位與社區開展共建共駐活動共117次,各類服務隊共計開展活動12次,黨員志願者共計服務1763人次。
三是實行“巷長制”,推進城市治理精細化。在社區網格化管理的基礎上,吳堡縣創新推行“巷長制”,進一步夯實了城市黨建工作的基層基礎,取得了顯著成效。根據街道社區實際,將街道社區劃分為18個巷道,由社區居民自主推薦,配備了18名退休干部、居民黨員、居民等熱心人事擔任巷長,掌握巷道內所有黨員的基本情況。及時反映群眾訴求,借助聯席會議,巷長將群眾的日常訴求匯總后與駐區單位業務部門直接對接,一方面極大的提高了群眾的辦事效率,另一方面把群眾矛盾及時化解在網格內。在各巷道醒目的位置懸挂巷長公示牌,公示巷長姓名、聯系方式、微信二維碼、工作職責、區域劃分、巷道基本情況等,切實為巷道居民提供優質的服務。4月份,街道對18名巷長進行了業務培訓,明確巷長工作職責,為調動社區巷長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出台了《巷長鼓勵激勵辦法》,充分發揮社區巷長制在基層黨建中的先鋒模范作用。推行巷長制以來,各巷長以宣講、發放宣傳資料等各種形式的方式對十九大精神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努力使十九大精神延伸到社區的每個巷道,切實使每名黨員及居民了解十九大精神。新建街社區第二巷長組織、協調巷道居民每天下午在巷道固定場所進行舞蹈、秧歌等休閑健身活動,解決了部分老人等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娛樂健身活動,受到了巷道居民一致好評。各巷長在日常工作中征集巷道內居民訴求、建議或意見以及在工作中發現巷道內存在的安全隱患、矛盾糾風等問題,按照時效性分類處理。在巷道內就地解決矛盾糾紛74件,征集建議52條,全部通過街道、社區聯席會議由行業部門認領解決。
三、探討與評論
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要著眼於加強黨對城市工作的領導,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發揮社區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將社區居民與駐區單位管理好、服務好,讓共同生活在城市社區的每一個人都享受到幸福優質的生活,這是根本。因此,基層黨委要轉觀念、找方向、求突破,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和措施,結合地方實際情況,循序漸進的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
一是“破”。打破條塊壁壘,完善聯建共建機制,樹立城市大黨建理念。按照條塊結合、優勢互補原則,整合黨建資源,把街道、社區黨組織聯動起來,破解街道社區和駐區單位、新興領域黨組織關系互不隸屬和互不往來、層級不盡相同,相對封閉獨立、缺乏聯系紐帶的傳統黨建格局。通過“破”,促進城市基層黨組織條塊結合、多元互動,形成整體合力。從相對獨立封閉的單元個體自轉狀態中走出來,實現上下銜接、資源整合、能量集聚和左右聯動。黨建工作通過開放融合、整體推進,構建起區域統領、上下聯動、目標一致、相互銜接、有效運轉的工作體系,以充分發揮城市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優勢、組織功能、組織力量,最大限度地匯集推動城市治理和城市發展的強大力量。
二是“立”。針對條塊不順暢、權責不統一的問題,建章立制,賦予基層黨組織相應職權和資源。如,吳堡縣委在調整社區網格內重點單位、部門的人事時,征求街道黨工委意見,不同意的不予調整﹔駐區單位年度考核、評先評優、文明單位創建、使用干部、發展黨員時,均需街道黨工委出具意見﹔實行職能部門職責下沉准入制度,職能部門不得隨意將工作職責下放到街道。新增事項需要街道承擔的,職能部門不得直接下派,須由區委區政府嚴格審核把關,並做到權隨事轉、人隨事轉、費隨事轉。
三是“融”。把加強城市基層黨組織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城市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突出黨對城市各項工作的統一集中領導,實現黨建融合,工作融合。以注重統籌協調的整體性、開放性、聯動性思維將作為各個條塊分割的城市單元基層黨組織有機地聯結和整合起來,促進單位黨建、行業黨建、區域黨建互聯互補。駐區單位黨組織和社區黨組織共建互補,就是在鞏固業已形成的縱向組織管理模式的基礎上,積極加強二者之間的橫向聯系,建立條塊結合的黨建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不斷創新完善城市基層黨建新的組織體系和組織網絡。
吳堡縣在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方面,雖然有了突破與創新,但是也一直注重調查研究,不斷總結經驗,循序漸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就中小縣城而言,城市黨建的主要抓手是社區。首先要“破”的是,將目前承擔社區工作的社區服務中心從兼管農村的街道剝離出來,建立城市社區管理專職機構,權責一體,對城市社區進行精細化管理,並建立經費保障機制﹔跳出農村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從提升城市綜合治理水平的角度來謀劃黨建工作。其次要“立”的是,認真推進城市基層黨建縣、街道、社區三級聯動,以及聯席會議等制度建設,建立起嚴格的事務准入制度,落實費隨事轉制度﹔明確設定職責權限﹔對各級人員,特別是銜接社區與居民的網格員、巷道長,探索積分制管理,作為日常考核的主要模式。最后要“融”的是,社區黨委要把駐社區的機關單位支部、業務、人員融合進來,把在社區生活的各類人員融合起來,把轄區單位和社區的各類資源、項目、服務整合起來,實現雙融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