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2018年09月17日08:42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光明論壇·理論怎麼“新”】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要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馬克思認為:“理論隻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隻要徹底,就能說服人。”可以說,善於理論宣傳,是我們黨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看家本領﹔注重理論創新,是我們黨作為一個長期執政黨的必然要求。

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理論引領。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等各領域對創新理論的需求愈加強烈,我們迫切需要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讓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成為武裝群眾的思想武器,團結和鼓舞億萬人民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不懈奮斗。為此,本報今日起開設《光明論壇·理論怎麼“新”》專欄,刊發系列評論,探討話語體系建構、表達方式創新、傳播方式拓展等問題。

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程度,取決於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這一深刻道理早在170多年前就被馬克思所揭示出來。歷史和實踐一再証明,理論隻有被群眾所掌握才能產生巨大能量。而群眾能不能接受理論,既要看理論本身是否科學,還要看其話語表達是否悅耳悅目。在8月21日至22日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從話語體系建構、表達方式創新、傳播渠道拓展等方面為做好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引。

理論終究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滾瓜爛熟並機械重復的教條。因此,一個與時俱進的政黨,總是每時每刻都重視理論創新。回顧中國共產黨成長發展歷程可以清晰看出,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准確研判形勢、作出正確抉擇,並始終保持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始終堅持根據變化的實際推動理論創新,繼而讓創新的理論指導革命、改革和建設實踐。在這段歷經曲折而又波瀾壯闊的進程中,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到,一個政黨不僅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頑強的革命斗志,還要有永葆進取的理論創新勇氣和非凡膽識。如果機械教條地固守僵化理論,不僅無法正確認識隱藏在經濟社會變化發展背后的客觀規律,還會因為思想滯后而阻礙社會進步,干不成任何事情。

這足見理論創新對一個政黨的重要價值。但是,推動理論創新不僅要深刻認識其重要意義,還要弄清楚到底如何實現創新。一般而言,理論創新具有三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本體層面的基本原理創新﹔二是話語表達創新﹔三是傳播方式的創新。基本原理創新是根本意義上的創新,直接決定著創新理論供給的數量和質量。對於廣大受眾來講,他們更為關注、直接接觸的則是后兩者。能否經常接觸一些新的話語表達、能否通過多種渠道獲取新的理論闡釋,直接影響著他們對執政黨理論創新能力的判斷和認同。正因如此,近年來我們以前所未有的態度重視理論創新,特別把話語表達創新和傳播方式創新擺在突出重要位置,並且著力取得顯著成效。事實証明,一系列有力舉措大大紓解了一段時間以來“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傳開叫不響”的話語困境,真正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比如,在話語表達創新方面,通過主動吸納、巧妙融合、交相呼應的方式,既表達了黨的政策主張,又說出了群眾想聽、聽得懂的話,堅持了正確導向與通達社情民意的有機統一。“中國夢”“中國道路”“四個全面”,“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鞋子合不合腳,隻有自己知道”,還有“蠻拼的”“點贊”“朋友圈”“世界那麼大”等創新性話語表達就是如此。它們一改過去抽象化的意向表達,轉而尋求一種既有思想、品質,又有溫度、溫情的通俗表述,無不讓人耳目一新。創新的話語表達還體現在對外宣傳上,善於提煉標識性概念,打造易於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比如,“一帶一路”“經濟新常態”“命運共同體”“親誠惠容”等,既向世界傳達了中國願景,讓世界聽懂“中國之聲”,又提高了“向世界說明中國”的能力。

一個完整的理論創新工程,不僅包含創新話語表達,而且離不開創新傳播手段。尤其是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創新傳播手段顯得無比重要。正反兩方面的經驗一再告訴人們,如果仍拘泥於傳統的傳播手段,這樣的理論傳播終究會事倍功半。所以,近年來各級黨委高度重視網絡信息技術在理論創新傳播中的開發運用。也正如此,日常生活中,人們很常見這種情況:圍繞某一創新理論,日漸形成集網站、手機客戶端,以及微博、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短視頻等於一體的全媒體傳播形態。事實証明,這種傳播方式不僅導向明,而且速度快、受眾面廣、影響力大。

話語因思想而擁有靈魂,因傳播而獲得持久生命力。當我們認識到隻有創新的理論才能說服人、才能推動實踐發展之后,不僅要推動創新性理論的生產,還要竭力讓人接受它。否則,就會被束之高閣。而要被人接受,則必須先“入家”,才能“入心”“入腦”。從這個意義上講,通過話語表達創新和傳播方式創新,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無疑是在著力打通黨的創新理論系統工程的“最后一公裡”。

(作者:陳朋,系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編:謝倩、黃瑾)
相關專題
· 專家輔導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