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吉林白山市:推行社會化服務“五進”社區 提高城市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能力

吉林省白山市委組織部

2018年09月07日14:4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

白山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幅員17505平方公裡。共轄2區、1市、3縣,有街道18個、鄉鎮47個,共有139個社區、503個行政村。全市總人口130萬人,其中城鎮社區居民人口超過92萬人。

近年來,白山市認真貫徹中央、省、市委的戰略部署,始終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做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打造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影響的黨組織服務載體,實現了社區黨組織有資源有能力抓黨建、抓服務、抓治理。但是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白山城市社區人口不斷增多,城市社會群體結構和社會組織架構發生變革,在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的作用下,城市社區逐漸顯現出活動場所使用不充分、服務項目設置不精准、服務力量覆蓋不全面、區域統籌協調不到位等問題,面對這一情況,白山市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新模式,創新實施了社會化服務“五進”社區(即,推動服務類社會組織、志願類服務團隊、創業類孵化功能、惠民類相關政策、公益類服務項目進社區),有機聯結各領域黨組織,充分展示社區“蓄水池”的功能,構建起服務多元、供給充分、群眾滿意的黨組織服務體系,實現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相得益彰、同頻共振。

二、做法

1.以“五進”下沉政策資源,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從基層自轉走向上下協同用力。下沉惠民類政策資源,把社區建成上下協同服務的前沿陣地。一是開展“一站式”服務。在社區大廳新增455個服務窗口,城鎮低保初審、廉租住房申報、企業用工備案等事務都可在社區得到一站式受理和解決。二是推行“保姆式”服務。把網格作為協同發力的基本單元,由1152名網格員把社區服務前移至居民樓院,對殘疾人、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等特殊群體,提供“保姆式”全程領辦、代理代辦服務。三是實行部門協調服務。從公安、工商、衛生、食藥監和城市管理等部門向社區選派526名聯絡員,對駐區各類非公企業、社會組織、商貿街區和新進駐各類門店開展協調服務備案,累計開展服務613場次,走訪門店1782個,為社區解決實際問題606件,切實增強社區黨組織統籌協調和兜底功能。四是創新“互聯網+”式服務。充分運用市級“我的e社區”智慧黨建服務平台,打造上下貫通的黨組織服務體系,打破時間空間限制,實現黨員群眾在線辦理黨務政務事項,在線反映困難訴求問題,在線查詢生活服務信息等。截至目前,平台累計下載量突破5萬次,注冊用戶超過3.2萬人,整合黨建和政務信息2萬余條,錄入各類生活服務信息11萬余條,處理居民需求和政務事項1.1萬余件。

2.以“五進”聯合區域組織,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從局部推進走向整體統籌推進。通過“五進”社區著力拆除各領域相互封閉藩籬,促進各類組織互聯互動。一是組織共建。把社區建成區域性黨建陣地,通過活動場所共享、組織學習聯辦、支部活動聯搞拉近距離,採取選派黨建指導員、紅色特派員、區域聯絡員等方式,有效聯結各領域黨組織,逐步擴大黨在城市基層的組織和工作覆蓋。二是事務共商。實行街道“大黨工委”、社區“大黨委”運行模式,把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駐街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吸納為街道黨工委兼職委員,選舉產生397名社區大黨委兼職委員,形成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駐街區單位黨組織共同參與的區域化黨建格局。市、縣、街道、社區全部建立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議制度,累計召開聯席會議469次,形成“大事共議、要事共商、難事共解”的常態化工作機制。2017年8月以來,共研究討論事項和解決困難問題1600余件。三是發展共促。發揮市區兩級黨建指導服務中心作用,實施“黨建生產力工程”,組建“發展服務團”,開展“院士專家白山行”助力民企活動等,為企業發展添磚加瓦。通過對接社會化服務項目、落實區域共建“四項清單”制度,社區黨組織共與725個駐區單位結成共建對子,簽訂區域共建協議497份,形成黨建和服務項目593個,共建解決問題852件,惠及居民群眾5萬余人。

3.以“五進”融合社會力量,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從自我封閉走向全面開放共享。搭建開放的進駐平台,全面融合社會力量,推動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與居民實際需求有效對接。一是推動場所功能最大化。重新調整規劃社區活動場所,在服務大廳全部設立社會化服務窗口和服務熱線,建成77個社區服務中心、107個志願者服務站和302個社會化服務功能室,為社會力量進駐社區開展服務提供場地。二是推動服務內容多元化。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公開招標遴選324家企業和社會組織進駐社區,與900個商戶簽訂社區服務加盟協議,增設理療按摩、自助午餐、創業孵化等服務內容475項,累計服務群眾8萬余人次。整合白山“黨員幫客”、愛心志願者服務隊、藍天救援隊等1376支志願團隊,2.12萬名志願者參與社區服務,助力社區建設。三是推動供給質量規范化。制訂了社會化服務“五進”准入標准、審核機制和服務規范,把堅持黨的領導、熱心公益事業、自覺服務群眾、社會形象好作為基本標准,對進駐社區開展服務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創業團隊等進行嚴格篩選,開展服務反饋評價和半年考評測評,不斷改進社區社會化服務質量。

4.以“五進”強化基層治理,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從被動應對參與走向主動作為擔當。“五進”社區有效激發了各領域組織和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熱情,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作用和成效進一步彰顯。一是統籌解決區域難題。“五進”系列服務開展以來,街道社區黨組織主動協調各類組織,推動解決了老舊小區整治、環境衛生清理、物業設施維護等461項居民事務,惠及居民2.7萬人,以“有為”贏得了“有位”。二是及時處理群眾訴求。建立黨組織民情訴求處理機制,形成部門、街道、社區和網格四級民情訴求處理“閉合式聯動”,以及社區、社會組織、社區志願者“三社聯動”的服務供給模式,及時有效收集處理居民訴求,開展各類服務。2017年全市街道社區累計解決群眾訴求7340件,服務居民7.8萬人次,社區信訪上訪率較上年下降了28.6%。三是發揮文化帶動作用。按照“一社區一主題”的思路,用黨內政治文化引領群眾文化,開展文化黨建凝心聚力活動,吸納書法家協會、農民畫研究會、剪紙協會等291個文化組織進駐社區,組建117支社區黨群文化指導員隊伍,創建141個社區主題文化活動載體,黨的形象在丹青墨寶中進一步生動和豐富起來,逐漸形成健康、和諧的社區人文環境。

三、成效

1.社區黨組織活動場所功能得到優化。通過社會化服務“五進”社區,重新調整優化社區活動場所功能,全市社區新增社會化服務特色功能室409個,將家政服務、醫療保健、文化健身等30余種社會化服務項目引入社區,特別是針對60歲以上居民增設了理療按摩、健身指導、老年大學、午間食堂等服務項目,使社區場所功能更加豐富多元。為滿足居民文化需求,靖宇縣將軍路社區引入農民畫研究會,在社區建成集創作、培訓和教育展示於一體的農民畫教育培訓基地,吸引130余名黨員群眾經常來社區學習創作,免費接待參觀培訓1500余人次。撫鬆縣鬆江河鎮站前社區結合域內小微企業多的特點,建成社區小微企業黨群服務活動中心,讓域內80家小微企業和900多名職工共享3600平方米的活動場所。

2.社區黨組織更有能力更有信心開展服務。自社會化服務“五進”社區開展以來,全市新增社會化服務項目475個,吸引1200多家企業和社會組織等參加社區服務,增強了社區黨組織服務功能,改變了社區以往隻能開証明、搞活動的單一狀態,現在大到就業、診療、培訓,小到繳費、換鎖、快遞,隻要居民有需求,社區黨組織都能及時提供專業、精准、優質的服務。江源區為提高社會化服務質量,與吉林大學、長春工業大學聯合建設了區級社會工作服務組織孵化基地,成功培育了4個社區社會組織和30多個服務項目。渾江區江北街道青山湖社區黨委成立了社區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建設了一支20人的專業團隊,吸納50名志願者,為社區1455名留守老人、殘疾人開展生活關懷、親情陪伴、代購用品等服務,開展代繳水電費、代收發快遞等服務惠及普通居民群眾1.5萬余人次。

3.社區黨組織統籌能力大幅提升。按照社會化服務“五進”社區要求和居民需求,社區黨組織提出社會化服務項目,面向駐區單位、企業和社會組織公開招標遴選,共簽訂479份合作服務協議,常態化開展服務。同時,在全市社區中建立了多部門協調服務機制,從公安、工商、食藥監等涉及居民群眾利益的部門選派526名聯絡員進駐社區,經常性走訪社區域內企業和門店,逐步增強了社區黨組織在區域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形成了良性互動,逐步實現區域共駐共建共享共贏。臨江市結合邊境城市特點,建立了以社區黨組織為中心,“政、警、企、醫、學”共同參與的“五位一體”工作格局,推行聯席會議制度和“六步議事法”,累計辦理社區民情事務3.4萬件。長白縣依托志願服務進社區,培養社區“幫客”,吸納推選了220名居民成為社區“共商共治”議員,形成“以黨建統領、各主體協作、多方式統籌、全方位互動”的社區工作模式,開啟了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治理新路徑。

四、啟示

啟示之一:提高城市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能力,開展社會化服務是凝聚區域力量的有效途徑。發揮街道社區在城市區域的統籌協調作用,僅僅依靠組織優勢是遠遠不夠的,需要社區黨組織以情感人、以服務聚人,從而整合更多力量和資源參與社區治理。開展社會化服務“五進”社區增加了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與居民群眾的溝通聯系,在社區走訪居民統計需求、逐個企業對接資源、確定項目征求意見等一次次接觸中,拉近了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與居民群眾的距離,增進了感情,贏得了認可,真正發揮了社區黨組織組織宣傳凝聚服務群眾的作用。

啟示之二:提高城市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能力,開展精准對接需求是社會化服務的必要前提。開展社會化服務的目的就是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加全面、更加契合百姓需求的服務項目,所以必須圍繞居民群眾需求設計項目,隻有社區黨組織社會化服務內容與居民群眾生產生活實際需求有效對接,才能真正吸引群眾、服務群眾、凝聚群眾。實踐中,我們將社區分成城市中心社區、老舊城區社區、城鄉結合社區、商貿街區社區等類型,針對不同社區特點和不同居民群體需求,有區別的設計服務項目,使項目更加貼近實際、惠及群眾。

啟示之三:提高城市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能力,建立審核把關制度是確保社會化服務健康有序發展的根本保障。社區黨組織設立的社會化服務內容是否合理,引入的企業和社會組織服務質量高不高、社會信譽好不好都影響著居民群眾對社區黨組織的看法。因此,在推動社會化服務“五進”社區的過程中,我們建立了進入有門檻、服務有監督、定期有測評的制度體系,嚴格把好入口關,把堅持黨的領導、熱心公益事業、自覺服務群眾作為基本標准,對進駐社區的社會化服務企業和社會組織進行認真篩選,實行社區黨組織申報、街道黨工委把關、組織部門審定的“三級審核”制度,排除以免費體檢、無償診療、贈送禮品為噱頭的“一次性”服務,真正將為社區解決實際困難,常態化幫扶貧困群眾的企業和社會組織引入社區。

五、評論

城市基層黨建,說到底,就是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有機聯結單位、行業及各領域黨組織,實現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機制銜接、功能優化的系統建設和整體建設。白山市實施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軸心”的社會化服務“五進”社區,通過創新服務方式,使黨的意志和要求在社區得到了充分體現。其核心要義在於有效對接了群眾需求,這就抓住了城市基層黨建根本。其重要意義在於從根本上解決了部分城市社區黨組織服務內容與群眾實際需求脫軌,沒有真正成為群眾生活需求的“主心骨”,在群眾中威信不高、號召力不強等問題。其推廣價值在於有效整合了城市區域內黨建和社會資源,形成了城市基層黨建整體合力。其做法值得推廣借鑒。

(責編:黃瑾、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