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雲南省楚雄市鹿城鎮:九抓服務型 一步城市化

中共鹿城鎮栗子園社區總支部委員會

2018年09月05日14:5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摘要:鹿城鎮栗子園社區是青山嘴水庫建設搬遷實行城市樓房安置的純移民安置社區。2009年7月30日,涉及水庫建設的6679名移民全部搬遷入住栗子園小區,經過多年的發展,小區常駐居民目前已達7400余人,有漢、彝、回、白、傈僳等11個民族。從農民變市民不僅是身份的轉變,群眾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都在發生著深刻變化。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全部從農村搬到了城裡,很多群眾思想上沒有准備好,生活上不適應。移民問題不單要“搬得出”,更重要的是“留得住,能發展,逐步能致富”!社區黨總支成立后,牢固樹立“把小區當我家,把居民當親人,把居民的事當自己的事”的服務理念解,認真摸清社區居民年齡結構、文化層次、生活習慣、就業需求等基本情況,結合實際制定了“九抓”工作措施,特別是狠抓組織體系建設、思想教育、就業創業和民族團結示范創建等,使小區群眾的思想觀念、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質的變化,居民人均純收入從2009年搬遷時的3264元增加到2017年的11992元,家庭小轎車從搬遷入住時的35輛增加到現在的1400余輛,社區也於2016年12月被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社區”。

一、背景與起因

鹿城鎮栗子園社區是青山嘴水庫建設搬遷實行城市樓房安置的純移民安置社區。2007年,因大(二)型水利工程青山嘴水庫動工建設,需對庫區內涉及的2個鄉鎮、4個村委會、34個村民小組1675戶6679人進行搬遷安置,楚雄市規劃建設了栗子園小區,規劃總用地面積326.7畝,小區房屋建筑面積為28.1萬㎡,共計93幢樓房2568套住房。房屋竣工后,涉及的6679名移民於2009年7月30日前全部搬遷入住栗子園小區。為做好該小區群眾的服務管理,經中共楚雄市委批准,栗子園社區黨總支、小區管理委員會於2009年5月成立(小區管理委員會經楚雄市人民政府於2018年6月批准成立)。

經過多年的發展,小區常駐居民目前已達7400余人,有漢、彝、回、白、傈僳等11個民族。從農民變市民不僅是身份的轉變,群眾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都在發生著深刻變化。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從農村全部搬到了城裡,很多群眾思想上沒有准備好,生活上不適應。移民問題不單要“搬得出”,更重要的是“留得住,能發展,逐步能致富”!社區黨總支自成立以來,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創新管理服務和基層治理,特別是狠抓組織體系建設、思想教育、就業創業和民族團結示范創建,使群眾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就業技能顯著增強,家庭收入不斷提高,從而實現了農民到市民的轉變。

二、做法與經驗

社區成立9年來,在黨組織的帶領下,緊緊圍繞“九抓服務型”的工作思路和“一步城市化”的工作目標,創新管理服務和基層治理,使移民“搬得來、穩得住、能發展,逐步能致富”,群眾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實現從農民到市民的“蝶變”,日益呈現出和諧穩定、共同繁榮的良好局面。

一抓網絡體系,做足繡花功夫。根據小區每個單元的居住情況和黨員、團員分布,創新城市網格化管理方法,按就近就便的原則將小區劃分為5個片區19個居民小組(一級網格),黨支部建在片區,黨小組建在居民小組,由黨小組長兼任居民小組長、網格員。把每個居民小組按樓棟、單元劃分為二級網格和三級網格,配備樓長93名、單元長229名,配合社區開展服務管理,形成了社區——片區——居民小組——樓棟——單元“五位一體”的組織體系,使社區各項工作始終在黨的領導下開展,始終團結在黨組織周圍。

二抓群團組織,充實黨建力量。抓實黨建帶群建工作,按照“黨組織建到哪裡、群團組織就跟進到哪裡”的理念,依托19個居民小組建立了19個團小組和婦女小組,成立了2個老年協會、專兼職調解隊伍1支38人、應急民兵隊伍1支40人,建立志願者服務機制,整合州市機關在職黨員干部366人,組建“雲嶺先鋒”志願隊、巾幗維穩志願隊等9支志願者隊伍,今年以來共開展志願活動26次,極大地調動各方力量積極參與到社區工作中來,擴充了黨建陣容,凝聚了發展穩定和諧的正能量。

三抓政治屬性,教育引導群眾。堅持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和群眾主體作用“三個不變”,分層分類對黨員和群眾開展教育引導。把“兩學一做”融入日常抓在經常,認真落實“三會一課”,近年來共召開“兩委”成員、支部書記、黨小組長及居民組長學習會32場2300余人次,黨員大會8場1600余次,支部會議30場460余次,中層干部會議12場1800余次。自社區成立起,持續開展“明白人”教育,在每戶居民家確定1名明事理、善表達、能管事的“明白人”,每季度1次專題培訓。自2017年起,又開展了“感恩、公德、小康”三項群眾教育。9年來累計開展群眾教育36輪292場5.5萬余人次,有力扭轉了“等靠要”思想,激發了群眾的內生動力。

四抓服務功能,小事不出社區。社區接管了包括物業管理在內的綜合管理服務職能,建立“一站式”為民服務大廳,為居民群眾提供民族宗教、戶籍、民政、醫療保險、勞動保障等140多項便民服務。推行代辦制服務,變“坐等”服務為上門服務,每年平均為群眾辦理事項2萬余件,處理水電維修300余件。為方便居民,投資260余萬元建成了2個紅白理事大廳、2個老年人活動場所及1206個停車位。專門設立群眾訴求受理崗和矛盾糾紛調解室,建立基層黨組織主導的矛盾排查和調節機制。“有事找樓長、困難找黨員”,誰家房頂漏雨了、下水道堵了、兩口子吵架了、鄰裡之間鬧矛盾了,第一時間安排人員上門解決。社區居民小李等7人到社區訴求工資拖欠難題,社區出面聯結各領域黨組織反復多次協調,最終幫助追討欠薪15萬元,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層。

五抓共駐共建,實現資源共享。與楚雄師范學院、職教院區等單位合作,聯合舉辦烹飪、保安、美容美發、家政、酒店服務、汽車修理等技能培訓36期。依托省州市挂聯單位的橋梁紐帶作用,派出專人到用工單位聯系,實現了勞務用工信息共享。與團州委、團市委和楚雄師范學院合作,深入推進“關愛農民工子女及留守兒童志願服務行動”,開辦周六“愛心課堂”為中小學生輔導作業,近年來共開展96期,受益學生7500余人次。與州市人社、移民、信訪等部門和市政協機關強化聯系溝通,定期開展關心關愛、矛盾化解,並在社區建設上給予幫助支持。

六抓關愛幫扶,不讓一人掉隊。針對社區困難群眾,社區建立了扶貧幫困機制,實行社區“兩委”及支部書記“分片包干”模式,一對一“結窮親”,建立小區弱勢及特殊群體工作台賬,強化與州市挂幫部門和駐地企事業單位協調聯系,共同幫扶救助老、弱、病、殘、孤、寡等特殊人群,口惠實至,多做暖人心、穩人心、得人心的實事。社區每年都籌集資金10余萬元,在春節、中秋、重陽等傳統重要節日來臨前對高齡老人、殘疾戶、困難家庭等進行走訪慰問,傳遞黨和政府的關懷,體現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七抓就業創業,同步小康之路。農民要變為市民,生存發展是關鍵。社區大力實施“九個一批”舉措(技能培訓就業一批、勞務用工輸出一批、社區管理服務崗位使用一批、交通城管協勤崗位使用一批、公益性崗位使用一批、龍頭企業吸納一批、創業扶持就業一批、承攬活計吸納一批、自主創業致富一批),掌握了一技之長的居民紛紛走進酒店、餐館、商場、醫院、廠礦就業,社區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2017年,社區又投資1500萬元建成了農貿市場,80多戶100多人在農貿市場內實現就業創業,社區集體經濟每年增加75萬元,居民人均純收入從2009年搬遷時的3264元增加到2017年的11992元。

八抓團結進步,共筑和諧家園。在漢、彝、回、白、傈僳等各族居民共同相處中,社區通過文化娛樂活動消除民族隔閡、增進民族認同。先后投資100多萬元建成了黨建書屋、籃球場、民族文化大舞台,組建起4支民族民間文藝團隊和1支業余花燈隊,發展隊員200多人,5個文藝團隊還承接彝人古鎮、桃源湖、楚雄州文化活動中心等文藝場地的演出,成了社區的一張名片。現在的栗子園社區每天都有文藝演出和電影放映,重大節日還開展送春聯、照全家福、征文比賽、籃球比賽、書法繪畫、游園等活動,9年來共送春聯3200余幅,照全家福1800余戶,義務理發1200余人次,各民族團結和睦,“小社區”成了“大家庭”。2016年栗子園社區被國家民委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單位”,是全州到目前為止唯一獲此殊榮的社區。

九抓文明創建,譜寫城市新篇。圍繞楚雄市當前的“六城同創”,栗子園社區積極融入城市文明創建工作,讓社區群眾在掌握新技能后,適應新的城市生活,實現由農民向城市居民的轉變。社區在主要路口和每個單元門口設置垃圾桶,負責日常環境衛生維護,為居民提供干淨整潔的生活環境。在1754戶社區居民中廣泛開展星級平安和諧家庭評比活動,參評率達100%。每年開展“團結和諧家庭”、“創業致富家庭”、“好婆婆”、“好兒媳”、“遵紀守法公民”等評比活動,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樹立文明新風尚,走向城市化新進程。社區黨員席大爺感慨地說:十年前想都不敢想會有今天的好日子,要感謝黨!感謝政府!社區居民吳大媽也說:栗子園社區的環境好、治安好、鄰裡關系好,社區就是一個和諧大家庭,住進來就舍不得離開了!

三、成效與反響

一是居民素質顯著提升。9年來共開展了法律法規知識、感恩教育、文明習慣等內容的戶長培訓會36輪292場5.5萬余人次,轉變了居民的思想觀念,改變了居民的生活習慣,有力扭轉了“等靠要”思想,居民素質顯著提高,激發了群眾的內生動力。

二是居民就業工作成效顯著。農民要變為市民,生存發展是關鍵。社區大力實施“九個一批”舉措(技能培訓就業一批、勞務用工輸出一批、社區管理服務崗位使用一批、交通城管協勤崗位使用一批、公益性崗位使用一批、龍頭企業吸納一批、創業扶持就業一批、承攬活計吸納一批、自主創業致富一批),掌握了一技之長的居民紛紛走進酒店、餐館、商場、醫院、廠礦就業,社區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

三是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居民人均純收入從2009年搬遷時的3264元增加到2017年的11992元,家庭小轎車也從搬遷入住時的35輛增加到現在的1400余輛。為了解決停車難問題,社區改建了1206個停車位。

四是社會更加穩定和諧。2013年至2015年創建了雲南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2016年12月,被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命名為“全面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社區11個民族生活在一起,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奔小康。

四、經驗與啟示

一是健全的組織體系是社區穩定的關鍵。栗子園社區民族較多,矛盾復雜,群眾素質參差不齊,社區能夠穩定發展,利益於健全的組織體系。社區在“兩委”基礎上成立了綜治維穩委、人民調解委、治保委,下設綜治辦、信訪接待室、調解室、警務站,社區黨總支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顯著增強。社區黨總支根據小區每個單元的居住情況和黨員、團員分布,創新城市網格化管理方法,形成社區、片區、居民小組、樓幢、單元“五位一體”的網格管理,並把黨組織、團組織和婦聯組織與網格管理有機融合,為小區的和諧穩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反復的思想教育是“一步城市化”的前提。農民變市民,最重要的是思想觀念的轉變。社區黨總支一方面是抓實黨員教育,增強黨員的黨性意識,發揮好先鋒作用﹔另一方面努力抓好感恩教育,一輪一輪反復召開戶長會、群眾會,開展感恩教育、文明宣講、法制宣傳,並積極開展文明創建,培樹典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努力營造勤勞致富、明理誠信、文明守法的社區氛圍,不斷增強群眾文化素質、法律意識和文明素養。

三是抓實就業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保障。栗子園社區群眾在搬遷前,全部生活在農村,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打工多以汗水型為主,搬入城市后,廣大居民為增加家庭收入而發愁。社區充分整合各方資源,與相關單位合作輪番開展烹飪、保安、家政、酒店服務、汽車修理等技能培訓,讓廣大居民掌握一技之長。同時積極發揮州市挂聯單位的橋梁紐帶作用,加強勞務用工信息的流通共享及用工幫扶,派出工作人員到省、州、市的一些用工單位聯系,定向組織輸出,一大批居民紛紛走進酒店、餐館、商場、醫院、廠礦、保安公司等就業,部分居民實現了自主創業,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使小區居民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真正實現了移民“搬得來、穩得住、能發展、逐步能致富”的目標。

四是豐富的文化生活是社區和諧的基礎。從農村看搬到城市,許多老人閑了下來,無事可做,長此以往就會出大問題。社區黨總支積極匯報爭取,投資100多萬元建成了黨建書屋、籃球場、民族文化大舞台,牽頭組建了4支民族民間文藝團隊和1支業余花燈隊,購設備、請老師,幫助文藝隊發展,現在隊員已發展到200多人,小區內天夜夜燈火輝煌、典音不斷,在家聚在一起打籃球,跳廣場舞、左腳舞,不僅跳出了健康,也跳出了和諧

五是細致周到的服務是贏取群眾支持的根本。搬遷群眾初到城市居住,“等靠要”思想嚴重,埋怨情緒大,社區黨總支牢固樹立“把小區當我家,把居民當親人,把居民的事當自己的事”的服務理念解致以細致地決好群眾困難和需求,建立為民服務大廳開展“一站式”便民服務,專門設立群眾訴求受理崗,推行代辦制服務,變坐等服務為主動上門服務,哪家有事隻要到社區反映或打個電話,社區都會第一時間安排人員上門做好服務。實行社區“兩委”及支部書記“包片”模式,定期進行走訪了解及關愛。同時,根據居民習慣及訴求,社區投資建設了2個紅白理事大廳、2個老年人活動場所及1206個停車位,極大方便了居民生活。經過多年的努力,社區的工作不斷得到居民的認可和好評。

(責編:黃瑾、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