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抓要害,破解基層難題——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士強的“治村經”

2018年08月14日10:02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抓要害,破解基層難題——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士強的“治村經”

河南省沈丘縣馮營鄉李寨村,地處豫皖兩省三縣交界,曾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2012年以前,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700元。而到2017年底,李寨村人均年收入已達到11435元,提前實現整村脫貧。對此,該村黨支部書記、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士強有他的“治村經”:“農村基層工作復雜多變,要想抓出實效,必須抓重點、抓要害。重點是什麼?要害在哪裡?那就是,善於發現問題,找出問題症結,從根子上解決問題。”

破解思想難題,“把人心攏起來”

李寨村發展的症結在哪兒?上任之初,李士強憑著一雙鐵腳板,串東家,走西家,了解村情民情。

“村民在家‘土裡刨食’隻能顧個溫飽,好勞力選擇外出打工,剩下一些老幼病殘和留守婦女。”李士強說,農閑時,大伙沒事干,就聚在一塊玩牌、“侃大山”,心思沒用到干事創業上﹔村“兩委”班子軟弱渙散,無心辦事、無力辦事,“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不能形成工作合力。

思想問題雖說是“家丑”,但客觀存在,不能回避,更不能掩蓋。要想經濟脫貧,首先要思想脫貧。

破解思想難題,改變老舊觀念,光說不行,必須讓群眾有事干,閑不住,讓他們找到掙錢門路,看到實惠。為此,李寨村通過開展“文明農戶”“致富能手”“創業標兵”評選活動,把身邊的脫貧故事編成小品、快板書等文藝節目,宣傳扶貧政策,謳歌脫貧典型,激發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破解班子渙散難題,把人心攏起來,必須抓黨建、強堡壘。”李士強說。他帶領班子成員,組織全村黨員以“三會一課”為抓手,開展黨性教育﹔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開展民主評議﹔每月10日設為支部“主題黨日”,黨員干部聚在一起謀發展……通過一系列活動,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明顯提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在李寨村轉化成為脫貧攻堅的強大動力。

破解發展難題,“產業帶動就業”

脫貧致富,“輸血幫扶”僅是一時之策,要真正“刨掉窮根”,必須打破傳統耕作模式,把村民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苦勞動中解脫出來,改變“各自為政”的窘境,通過發展產業帶動就業,破解“無事可干、無錢可賺”的難題。

在李士強主持下,李寨村組建農業發展公司及7個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1000余畝,規模化種植紅薯。公司聘用流轉土地的村民參與勞動經營,除了每年拿到每畝1000元租金,還能按天計酬拿工資,閑錢入股公司,年底分紅。同時,李寨村與農產品物流市場合作,品牌化營銷,解決農產品出路問題。

在村委會的后面,有一座“唐三粉”加工廠。“這是一個集體企業,將紅薯深加工成粉皮、粉條、澱粉,提高產品附加值。”李士強介紹,村民願意種紅薯的,村裡負責回收,每畝另外補助400元﹔沒有勞動能力的特困戶,每戶在工廠按6000元的標准入股,年底按效益分紅。

“三粉”產量年年遞增,怎麼擴大銷售市場?李士強組織農村電商人才培訓,通過“互聯網+”緊跟消費需求變化趨勢,及時調整產品結構,既降低了銷售成本,又拓寬了銷售渠道。

從李寨村目前的發展現狀看,產業的發展不僅給當地村民增加了就業崗位,還吸引外出務工能人返鄉創業。這些人才利用外面掙來的資金、學到的技術在家鄉發展種植、養殖產業,吸納村民就業。產業、就業、創業,三者良性循環的格局初步形成。

破解失德難題,“培育鄉風文明”

“腰包鼓了,可精神風貌沒啥大改觀,個別村民還染上了酗酒賭博的惡習,這肯定影響到村子發展的后勁!”李士強說,破解這個難題,必須多管齊下、疏堵結合,推動鄉風文明與經濟發展齊頭並進。

早在幾年前,李寨村成立了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開設“道德紅黑榜”,引導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對村裡摸排出的賭博酗酒“重症患者”,採用“辦班”“開小灶”等形式,跟蹤幫扶。通過多管齊下,一種“歪風邪氣人人喊打”的濃厚氛圍已然形成。

“兒子媳婦住高樓,老頭老婆住地頭。”“子女不孝”問題既是歷史問題,也是發展需要解決的難題。李寨村以縣裡開展的“孝廉文化進家庭”活動為契機,把贍養老人的具體內容寫入村規民約,並通過評選“好婆婆、好媳婦”“孝廉之星”“文明家庭”等方式,弘揚傳統孝道、涵養良好家風。

“牽牛要牽牛鼻子,工作要做到點子上。”李士強說,在基層工作,面對復雜局面,發現問題、直面問題最能考驗基層干部的作風﹔抓住要害、破解難題最能考驗基層干部的本領。“通過抓要害,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才是我們基層干部的工作重心。”(黃海濤 辛曼)

(責編:陳彥彥、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