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始終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向同行

2018年08月14日08:50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始終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向同行

【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學者筆談】

日前,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決定在廣大知識分子中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團結引領服務知識分子的重要舉措。

回想在今年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著眼於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著眼於我國科技創新和科技人才培養的重要講話,一個突出感受就是我國的科技發展迎來了重要機遇期,新時代科技工作者迎來了又一個春天。

感恩時代 同心向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黨中央將院士和科技人才放在國家實力的高度予以重視和關心,我們深感自豪,備受鼓舞。

我是1978年15歲時考入蘭州大學的,一直在蘭州大學學習工作,可以說是改革開放40年的見証者、參與者和受益者。40年來,我們享受到了黨和國家的政策紅利,趕上了國家騰飛發展的黃金階段。

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說,不能讓繁文縟節把科學家的手腳捆死了,不能讓無窮的報表和審批把科學家的精力耽誤了。前不久,國家出台了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文件。

有這樣重視人才的黨中央,有這些支持創新的政策保障,我們科技工作者就能解除后顧之憂,全身心投入到創新研究和人才團隊培育之中,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努力奮斗。

埋頭苦干 銳意進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這使我們深刻認識到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重要性。科研工作者,隻有靠自己拼搏,才能擁有自己的“利器”,才不會有被“卡脖子”的隱憂。

20世紀90年代初,我從國外回到蘭州大學時,條件十分簡陋,隻有一間十幾平方米的小平房做實驗室。實驗空間不夠用,我們就找來鋼筋、鐵管和磚頭,在后面的空地上又搭出了一間簡易實驗室。當時,實驗室裡沒有暖氣,冬天寒冷徹骨,夏天又悶又熱。但就是憑著對科學研究的一腔熱忱,我率領團隊硬是堅持著在簡陋的實驗室裡一步步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業績。

30年來,我們專注於多肽藥物的研發,圍繞制約多肽藥物創制的關鍵科學和技術問題,進行了系統的創新性研究,解決了我國多肽藥物原料藥生產的若干技術難題,使國外同類藥品大幅降價,惠及人民,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時不我待 奮發有為

奮進的時代,一往直前﹔奮斗的人生,無怨無悔。多年來,身邊很多同事朋友紛紛離開蘭州,我也曾被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名校邀請加盟,思來想去還是婉拒了,在蘭州大學堅持了下來。我總覺得,做研究還要耐得住寂寞,持續付出自己的努力。

這是一個干事創業的好時代,也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建功立業的黃金時代。面對新的國際國內形勢,我們要急國家之所急、解發展之所難,追尋科研夢,融入中國夢,以實實在在的業績回報黨和人民。今后,我要繼續潛心研究,做出中國人自己的多肽創新藥物,為人民健康事業作更大的貢獻。

新時代要有新擔當新作為。當前,正值“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在廣大知識分子中深入開展。我們要學習錢學森、鄧稼先、郭永懷等老一輩知識分子“黨讓我們去哪裡,我們背上行囊就去哪裡”“始終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向同行”的家國情懷和奉獻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保持強烈的愛國心和矢志奉獻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埋頭苦干,奮力譜寫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創新篇章!

(作者:王銳,系中國工程院院士、蘭州大學校長助理)

(責編:謝倩、黃瑾)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