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先鋒人物

此心安處是吾鄉——記山西忻州市委常委、岢嵐縣委書記王志東

2018年08月10日08:31    來源:山西日報

原標題:【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此心安處是吾鄉——記忻州市委常委、岢嵐縣委書記王志東

王志東(左一)經常到貧困群眾身邊了解情況。趙文君攝

7月的驟雨猝不及防,傾盆而下,一場接著一場。忻州市委常委、岢嵐縣委書記王志東起早搭黑,領著縣委一班人,顛簸在泥濘的山路上,走進一個又一個村庄。從整村搬遷到整頓風貌、整村提升、整溝治理,一場接一場的硬仗。讓他牽挂的是深山旯旮那些搬遷的山庄窩鋪,揪心的是提前到來的雨季,捆住了黃金施工期的手腳。遍布全縣的100多個村庄有的正在危房改造,有的正在修葺殘垣斷壁,有的正在街巷踏鋪、有的正在景點建設,與鄉村振興遙相呼應,城鄉一體的新藍圖已經繪就。

王志東深愛這片紅色熱土,樂見鄉親們由愁苦到幸福而綻放出的張張笑臉。一個宋家溝新村,兩月不到吸引游客8萬多人,有個門臉的、露個手藝的,收獲的盆滿缽滿。投資者紛至沓來,與之連成一線的王家岔宋長城,搖身成為潛力股。圍繞歷史重鎮、清涼山城、養生福地,雕刻的是3隻“金飯碗”。

115到153:行百裡者半九十

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冒雨來到岢嵐縣趙家窪村和宋家溝新村,舊貌與新顏的對比,給習近平總書記留下深刻印象。他肯定了岢嵐縣整村搬遷的做法,提出整村搬遷,是破解深度貧困問題的有效舉措。王志東感受到了責任與信任,他說:“摘不下貧困帽子,就對不起腳下這塊紅色土地。”為此,他帶領縣委一班人,6環聯動,破解7難,一年間整村搬遷115個村,交賬交卷,撕開一道口子,趟出一條路子。這場改變貧困群眾命運的大遷徙,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給予空前支持,方方面面匯聚力量,基層黨組織引領群眾架橋開路。“這不是一個人的攻堅,是黨中央號令之下的千軍萬馬。”王志東如斯形容,“挂圖作戰,我們要一個一個堡壘去攻克。”

隨著整村搬遷的全面告捷,戰略重點轉移到整村提升和整頓風貌。就是要畫出最新最美的畫,打磨出留得住的鄉愁和山水田林路村生命共同體。接下來的路,比搬遷更難,有153個村,需要下繡花功夫。

記者抵達的第二天早上,是7月16日,周一。大雨中,幾十名干部齊刷刷8時30分准時來到脫貧攻堅指揮部,兩個鄉被通報批評,限期整改。一周任務清單落實到人頭。隨后,兵分數路,直奔鄉下。他們把這種做法叫做天天到現場,就是問題發現在現場,現場解決問題。

嵐漪河咆哮如雷,溝壑間雲遮霧罩。

時而雨潑,時而雨歇。多半天跑了4個鄉6個村,有嵐漪鎮第三溝村、劉家灣村,陽坪鄉趙二坡村,宋家溝鄉安子村、偏道溝村,神堂坪鄉新民村,塌房漏雨的情形沒有,村民們和泥搬磚,見天收入一百多塊。幾乎村村都有新變化,王志東說,眼裡有情況,腳下有辦法,和鄉親們在一起心安。幾個村的群眾大多數認識年輕的縣委書記,聚攏過來,你一言我一語,反映情況。偏道溝村有小兩口在珠海打工,回來處置老房子要下天價,村裡人都看不慣,王志東跟村黨支部書記商量,開個村民大會,讓群眾做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工地涉及的材料問題、資金問題、補償問題,王志東一五一十給予解答。有意思的是新民村64歲的肖根才老人,用補助的2.4萬元翻修了舊窯洞,干完保潔,有時在村裡廣場上唱個道情跳個舞,老伴兒嫌他丟人現眼。他拉著王志東的手,想要討個面子。“看病醫保,吃飯低保,保潔月收入800塊,是老來福。吼一吼,精氣神就出來了。”縣委書記的話讓老太太舒眉展眼。

讓王志東感觸更深的是源於群眾內心的精神動力。高家會鄉上村武黑女,不等不靠,不屈不撓,供養2個孩子上學,侍候3個老人,養羊種地兩不誤,還幫襯比她更窮的人家。從干溝村搬到宋家溝新村的黨建軍,一家培養出兩個博士,縣鄉干部集資幫助兩個孩子完成學業。雖然貧窮,但有骨氣。眾人同心,其利斷金。王志東講述這些故事,並看作是全縣脫貧摘帽的豐厚精神資源。

前5年后3年:打鐵的還需鐵打的

5年前,37歲的王志東從忻定盆地來到貧困縣岢嵐任縣委書記。有的人議論他是腳板抹油,臉上鍍金,在不了幾天。有的人觀察他做事,是在看得見的地方,還是看不見的地方。

上任之后,他俯下身子,重心下沉,把功夫下在調查研究上,八個月幾乎走遍全縣山山水水。王志東感到心情沉重。作為晉綏邊區腹地,老區人民為保衛延安、支援前線,做出了巨大犧牲。多少年過去了,還戴著貧困的帽子。“不能讓流過汗、流過血的鄉親們流淚。”王志東平添了一股血氣。找到病因,對症下藥,隻有干部多吃苦,群眾才能少吃苦。最遠的則堡塔村,要翻越3座大山,花費3個多小時,狹長的壕溝有1.5公裡長,七上八下住著30多人,打著手電,他和鄉親們促膝交談,傾聽心聲。

全縣近一半村庄散落在邊緣溝壑,深受路電水短缺的困擾,得病靠熬,上學靠跑。過去10年,63個偏遠村庄消失了。王志東為摸清底數,心中有數,一次次帶隊裝著咸菜、饅頭進山進村進戶,訪貧問苦,求策問計。在一個叫井溝的地方,散落著17個袖珍村,過著老死不相往來的原始生活。新華社記者採訪后稱這一現象為“山頂洞人”。過篩式的摸排下來,數目驚人,光常住人口50人以下的山庄窩鋪就有115個,整村搬遷勢在必行。

然而,要把這些村和人遷出來,投入巨大,困難重重。即使在全省,也很難找到第二家,這第一大“難”敢不敢扛?王志東說,中央有鐵打的精神,我們要有打鐵的本領,把釘子一顆一顆釘牢釘實。採訪中,記者聽說了“驢得水”的故事。65歲的李改紅嫁到東溝村40多年了,買驢馱水來回花一個多小時,真到遷移,又舍不得那些地。王志東進村調研路上,遇到了趕驢馱水的老人,就給她算細賬,告她騰出來的地方,要辦養殖場,退耕還林的地還有一大筆補償。老人想通了,賣了驢,搬到宋家溝新村,第一件事就是奢侈地用自來水把衣物洗了個干淨。

搬遷有如攻城拔寨,王志東總是沖在前頭,草灘坪村搬遷群眾有意見,成為老大難,他進村蹲點,帶著耳朵耐心傾聽,帶著本子仔細記錄,問題解決了,群眾舒心了。去年臘月廿九,城鎮裡已爆響零星鞭炮,踏著厚厚的堰冰,王志東帶著米面油和對聯,專門到偏遠山村路家岔看望兩戶沒有搬遷的人家。他主持常委會做出決定,不能讓暫時未搬遷的貧困戶感到孤獨無依,要讓他們過一個溫暖體面的春節。這一天所有常委集體出動,分頭上門到80多戶人家問寒問暖。被稱作“山頂洞人”的尹油梅老人,搬出社窠村住了50多年的破窯洞,進城上樓,標志性地成為整村搬遷的最后一戶人家。

記者見到的縣鄉干部有一個共同特征,紅臉漢、泡泡眼,有的眼裡充滿血絲,略顯疲倦。隻要談起工作,立馬來了精神,頭頭是道。縣上干部講了一個故事,省委黨校一位和王志東熟悉的老教授在岢嵐講學,問起書記在不在縣裡?陪同老教授的人很詫異,剛剛不是在樓道問候過您嗎?老教授感慨,2013年我來講課時他還很年輕,幾年時間就老了,一下子真是還沒認出來。

12人和8.6萬人:一個班的沖鋒

一任接著一任干,有了岢嵐的今天﹔一級帶著一級干,為了岢嵐的明天。下鄉路上,王志東告訴記者,我們縣委常委班子12人,正好一個班。隻有沖鋒在前,才能領好全縣8.6萬人民群眾干成事。

打基礎,謀長遠,需要久久為功,踏石有印。脫貧攻堅是大戰場也是大考場,作為硬性規定,縣委要求包鄉縣領導三天兩夜住村,其余幫扶力量五天四夜住村。從縣委書記做起,去了哪裡、做了什麼、進度如何、解決了哪些問題,有著詳細台賬,每周一在脫貧攻堅例會書面公布。在攻堅一線的省、市、縣、鄉184支駐村工作隊和4054名干部到崗到位由指紋簽到系統記錄,做到一周一盤點、一旬一督核、一月一驗靶、一季一考核,錘煉出一支拉得出、沖得上、挺得住、打得贏的攻堅鐵軍。

全縣風清氣正,一場又一場的硬仗,實則就是干部能上能下的“競技場”,在第一線提拔重用干部338名,81名80后走上領導崗位,其中17人擔任了鄉鎮書記、鄉鎮長和參公、事業單位一把手。因之,匡正了用人導向,打破了論資排輩,有的正職當了副職,有的主動要求讓賢。

脫貧摘帽,志在必勝。鄉村振興,好戲連台。王志東如數家珍,最大的移民新村廣惠園引進了箱包廠,有一技之長的勞動力可以實現就地就業。宋家溝新村,一座年處理5000噸沙棘的加工基地已經建成,聯姻18個沙棘造林合作社,分批培訓的600多人,將逐步上崗。與此同時,羊肉深加工項目、光伏發電項目等,也給貧困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在文旅富民、文旅興城又一個戰場上,宋家溝新村文旅扶貧有了突破進展,更加堅定了縣委一班人咬緊牙關,拼搏奮斗的信心和決心,岢嵐古城恢復、宋長城建設文旅項目從紙上談兵到落地生根,“一體兩翼”鄉村文旅構想從決策之前的嚴謹審慎到開工之后的雷厲風行,他們打造的是文旅1.0版,即無中生有,年內游客人數超過10萬,明年打造2.0版,后年為3.0版。他認為扎扎實實,埋頭苦干,狠抓落實,干好應該干的事情,當好施工員、泥瓦匠,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就是作為。他說在危難時刻挺得上﹔風險面前擔得起﹔遇上矛盾解得開﹔遇上中梗阻疏得通就是擔當。

多年前,來了一位記者採訪放羊娃。放羊為啥?娶媳婦。娶媳婦干啥?生娃。生下娃做什麼?放羊。這就是傳聞甚廣的圈圈理論。整村搬遷,讓貧困農民走出了畫地為牢的小圈圈。脫貧摘帽、同步小康,是奮斗出來的。

連軸轉,緊得干。白天現場,晩上會場。又是一個不眠之夜,縣委三樓常委會議室的燈光穿越午夜。廣惠園扶貧車間的機器安裝調試,柏籽羊養區的通水通路,晉嵐生物科技公司的工人技能培訓……卡脖子的麻團紛紛破碎。

記者忘不了那夜的雨,一陣緊似一陣……(記者 班彥欽)

(責編:陳彥彥、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