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引路 永恆的星光——追記河南省信陽市鄉村小學教師李芳的大愛人生

記者 董洪亮 丁雅誦

2018年08月09日09: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為李芳老師。黃文衛提供

  李芳走了,走得讓人猝不及防。

  “有車,快走!”這是李芳留下的最后一句話。

  她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在死神與學生之間,將生命定格在偉大的瞬間。

  是什麼樣的勇氣,讓一個人面對生死之危,毅然挺身而出?

  是怎樣深沉的愛,讓一個人嘔心瀝血,甘願化作護花的春泥?

  李芳英雄壯舉背后,是一名人民教師的仁愛之心與無私奉獻。

  現  場

  生死關頭,她奮力一推,完成了生命的絕唱

  2018年6月11日,本是一個尋常的周一。

  下午5點半,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董家河鎮,綠之風希望小學響起了放學鈴聲。李芳像往常一樣,帶著學生從三樓下樓到操場排隊,准備護送孩子們出校門。

  綠之風希望小學大門往東50米有一個十字路口。雖然有紅綠燈,但是為了保証學生安全,每天放學,學校都會派兩名老師,一個在前、一個在后,站在兩個交叉路口,引導學生過馬路。

  綠燈亮起,一排學生魚貫而行。就在隊伍最后幾個孩子走到馬路中間的時候,一輛裝滿西瓜的深紅色三輪摩托車沖了過來。滿載著西瓜的三輪車從將近400米的下坡路上俯沖下來、越開越快。

  “剎車失靈,躲開點!”三輪車司機大喊。

  事情發生得太突然,周圍人還沒反應過來,失控的三輪車已經近在眼前。

  就在一瞬間,李芳大吼一聲“有車,快走!”一邊沖向馬路中間,一把推開了受到驚嚇的幾名學生。

  隻聽“砰”的一聲巨響,三輪車撞倒了李芳,接著又向前沖了很遠,直到車頭撞上路邊的三層台階,才晃晃悠悠地停住。

  而此時路面上,4個孩子側倒在一旁,李芳直挺挺地躺在距學生10米左右的地方。

  “怎麼樣,受傷沒有?”和李芳一起護送學生的陳燕老師趕忙先去查看學生的傷情,發現4名學生暫無大礙后,又轉過來查看李芳的情況。

  “李芳醒醒啊,李芳你怎麼了,李芳你別嚇我,李芳……”無論陳燕怎麼喊,李芳沒有睜開眼睛。

  事故發生后,受傷師生迅速被送往附近的醫院救治。李芳被診斷為腦部顱骨骨折、腦組織大面積出血。當晚8點,李芳因病情嚴重,轉至市中心醫院。李芳的CT檢查報告被送到武漢協和醫院和武漢同濟醫院,進行專家會診。

  奮力的搶救並沒有留住李芳。6月13日凌晨4時40分,李芳因公殉職,年僅49歲。

  追  思

  她英勇地走了,化作“繁星點點”照亮天空

  草木含淚,大地悲鳴。

  6月16日上午,董家河鎮一個草木蔥蘢的山灣,李芳追悼會在舉行。靈堂內的李芳,安詳地靜臥在鮮花叢中。

  哀樂低回,眾人淚垂。

  近5000人的送行隊伍,蜿蜒數公裡,把靈堂前的道路擠得水泄不通。

  送行的人群中,有李芳生前的親友、同事、學生,有聞訊趕來的父老鄉親、干部群眾,還有許多素昧平生的人,他們聽聞了李芳老師的事跡,千裡迢迢從北京、河北、內蒙古、安徽、廣東等地趕來。

  “那天下午你救學生,我看到了。雖然我不認識你,但我知道你一定是個好老師!今天我來看看你、送送你……”一位老人擠在送行的人群中,手抹眼淚,不住地踮腳張望。

  “李芳膽子小、怕黑,昨晚我們幾個老同學在這,陪她最后一宿。”李芳的幾個中師同學,彼此攙扶著,雙眼熬得通紅。

  “道德楷模流芳千古,精神不死風范永存”“紙鶴寄哀思,師恩終難忘”“為人師表,大愛無疆”……一條條橫幅、一副副挽聯、一雙雙淚眼,都是大家對她的思念。

  李芳走了,學生們想她。一個孩子在日記中寫道:“李老師,當您倒下的那一刻,我多麼希望您的身體是銅牆鐵壁鑄成的,可以抵御一切傷害﹔我多麼希望您能立刻站起來,拍拍身上的土,摸摸我們的頭說:‘走,放學了,我們回家’。可是,您卻像一陣風,在那個十字路口,輕輕地飄走了。李老師,我想您!”

  李芳走了,同事們想她。與李芳同住一間教師公寓的郝翠玲泣不成聲:“那天中午午休,李芳還在問我家孩子高考的事,發揮得好不好、喜歡哪一科、想考什麼學校,還說等孩子錄取了,要一起慶賀。臨走的時候,李芳跟我說:‘吃口西瓜吧,我早上來的時候買的,沙瓤的。你就用我這個勺子吃,我用開水燙過了,不要嫌棄啊。’沒想到,這竟成了李老師和我說的最后一句話。”

  李芳走了,家人更想她。李芳的女兒代雨辰給媽媽寫了一封信:“媽媽,你說陪我去參加公務員面試,你說想看我穿婚紗的樣子,你怎麼食言了?媽媽,你的微信‘繁星點點’一直在我手機裡,我常常看著她,我多麼想您能再跟我聊聊天啊!”

  堅  守

  到邊遠地區教書,她無怨無悔

  李芳的家在信陽市平橋區,工作的地方在董家河鎮。一條起起伏伏的小路,綿延30余公裡,將這兩個地點連接在一起。

  無論是驕陽似火,還是數九嚴冬,這一條路,李芳不知走了多少遍。周一來、周五回,周而復始。特別是以前沒有公交車的時候,李芳騎自行車走一趟,就得花費兩個多小時,但她卻從來沒有抱怨過。

  “當老師是李芳一直以來的夢想。”初中同學金平回憶道:“那時的我們正值少年,常常在一起憧憬未來。李芳想考信陽師范,想以后回家鄉董家河當一名小學老師。”

  1986年,在報考定向志願保証書上,李芳寫下這樣的話:“我志願報考信陽師范學校,畢業后願意到邊、偏、遠、窮山區任教,一定服從分配!”

  她這麼說,也這麼做了。

  同年9月,李芳如願以償,坐在了信陽師范學校普師二班的教室裡。

  對於當時的農村孩子而言,能考上中師的,都是佼佼者。翻開當年的成績冊,一張發黃的成績單上顯示:李芳,平時成績考核18分(最高分20分),期中考試成績91分,期末考試成績92分,全班第四名。

  “李芳端庄大方、性格開朗、成績優秀。我本來想,她畢業后一定能分到一所不錯的學校。沒想到,她會選擇去董家河最偏遠的黃龍寺小學。”李芳的中師同學姜素梅說。

  1989年7月,剛滿20歲的李芳從中師畢業,隻身來到了地處大別山腹地的黃龍寺。這裡僅有一條長20公裡、寬不足兩米的崎嶇山路與外界相連,不通電、不通班車,條件極其艱苦。

  山裡蚊虫多,敏感體質的李芳,常常被咬出一塊一塊的大包﹔山裡沒有電,到了晚上,李芳隻能點個小煤油燈備課、改作業﹔山裡缺教師,李芳就一個人包攬了幾個年級的多門課程……但即便是這樣,李芳也總是笑盈盈的。

  從黃龍寺小學到謝畈小學、鄉中心小學,再到綠之風希望小學,因學校撤並等原因,李芳雖然兜兜轉轉,但從教29年來,她始終沒有離開過董家河鎮,沒有離開鄉村小學的講台。

  “怎麼不想辦法調到市裡去?”幾乎每一個見到李芳的人都會問她這個問題。

  以李芳的條件,她有太多的理由和機會回城:在鄉村從事一線工作年限夠久、教學水平夠高、丈夫孩子都在市裡……但李芳每次都選擇留下,因為她留戀自己從小長大的地方董家河,她對鄉村的學生有太多的不舍。

  好友勸她,她說:“這裡老師本來就少,我走了,誰帶孩子?城裡不缺好老師,這裡缺,我不能走。”

  家人勸她,她說:“再過幾年就退休了,現在往回調也沒什麼意思了。等退休后,我一定好好陪你們。”

  就這樣,一次次主動放棄進城的機會,李芳依舊默默堅守在鄉村學校,無怨無悔。

  無  私

  從不計較,她是別人眼中的“傻老五”

  了解李芳的人都說,李芳能做出以身擋車救學生的舉動,絕對不是偶然,她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在李芳二姐李廣珍的印象中,妹妹是一個特別單純、從不與人爭的人。“快50歲了,仍然單純得像一張白紙。”李廣珍說:“她從不給人找麻煩,而且經常幫助別人。因為在家裡排行老五,我們都叫她‘傻老五’。”

  “傻老五”看上去真有點“傻”:

  剛進中師的時候,李芳被推選為文體委員、推廣普通話委員。可到了第二學期,她卻主動向班主任辭職不干了。班主任問她為什麼,李芳說:“應該讓那些內向的同學也有機會鍛煉鍛煉,我會幫他們一起想辦法”﹔

  無論是畢業聚會,還是有老同學回來,李芳總是最操心的一個。每次吃飯,酒是她從家裡拿,水果是她從路上買,就連瓜子花生她也要自己准備幾碟。同學們說:“不能老讓你破費。”李芳卻笑著回答:“我要盡地主之誼”﹔

  在學校裡,哪裡需要老師,李芳就去哪裡。前兩年,學校低年級缺老師,李芳二話不說,就去了二年級。同事說她:“小孩子太難帶了,你都快退休了,何必去挑戰自己。”李芳也是笑:“我沒關系,帶哪個年級都行。”

  “傻老五”哪裡是真“傻”!她的單純實在、不爭不搶、寬厚大度、真誠待人是對“傻”字的最好詮釋。

  翻開李芳的檔案,她似乎確實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學教師。參加工作后,李芳一共獲得過22項榮譽,獲獎時間大多都在2000年以前。近幾年,學校准備給她評高級教師、想給她一些榮譽,但李芳都堅決推辭了。她說:“農村教育需要年輕人,他們比我更需要這些激勵。我不著急,等下次再說吧。”

  推辭又推辭,直到李芳犧牲,她仍然只是一名中小學一級教師。如今,教育部追授李芳為“全國優秀教師”,河南省追授李芳“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師”“五一勞動獎章”“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李芳總是為別人考慮。這些年,她最虧欠的人,就是丈夫和女兒。

  李芳的丈夫代業明是國家電網信陽變電檢修公司的一名工人,結婚快30年了,兩人總是聚少離多。“李芳周末才回家,可回到家裡,不是批改作業,就是累到蒙頭大睡。她長期伏案工作,總是喊脖子疼,我和女兒因此都學會了按摩。”代業明說:“我有時候也勸她,勸她別那麼傻,也要多想想我和女兒。但李芳總是笑著安慰我:‘再等等吧,過幾年我一定好好陪你們。’”

  李芳的女兒代雨辰前不久剛剛接到通知,在湖北省廣水市公務員筆試中考了第一名。聽到這個消息,李芳高興壞了。周末,朋友們約李芳去爬山,李芳拒絕了。她說:“女兒過一陣子要面試,我得給她買一身合適的衣服,還要給她做做培訓。”

  “雖然媽媽有時候顯得不近人情,但我知道其實她心裡最放不下的就是我。”代雨辰回憶道:“小時候,有一次我生病發燒,媽媽因為要給學生上課,就把我一個人放在董家河診所輸液。我記得她蹲下來、撫摸著我的頭,對我說:‘你是媽媽的乖女兒,要學會堅強。記得打完針不要亂跑,媽媽過一會兒就來接你。’當時我覺得媽媽很傻,不過現在長大了,我慢慢能夠理解她了。”

  善  良

  待人真誠,她有一副“熱心腸”

  愛笑,是李芳的一大特點。無論走到哪裡,她總能給人帶去快樂。

  “我常常想,為什麼她總能笑得出來呢?她沒有憂愁嗎?后來相處久了我才明白,因為李芳心裡一直充滿陽光,心地特別善良。”她的中師室友、好朋友姜素梅說。

  在信陽師范學校第一年,國慶節放假,家住附近的同學都准備回家過節,而來自新縣的汪敬榮卻在教室裡黯然傷神。

  “你怎麼了,不開心嗎?”李芳看見了,笑瞇瞇地跑過去問道。

  汪敬榮有些不高興:“你倒是每個星期都可以回家看父母,我卻放寒假才能回去,你哪裡知道想家的感覺。”

  而事實上,李芳在初中時就失去了父親,她比誰都知道孤獨的滋味。但李芳二話不說,只是笑著把汪敬榮拉進了與學校一牆之隔的二姐家。

  二姐家的院子裡,有幾棵很大的梧桐樹,兩間低矮的平房雖然破舊,但收拾得很干淨。

  每到周末,李芳就分批帶同學去二姐家玩,一來改善下伙食,二來一起熱鬧熱鬧,想家的同學就不會太難過了。中師三年期間,幾乎李芳所有的同學,都到二姐家做過客。

  如果說善良是一種天性,那麼李芳就是把這種天性發揮到極致的人。李芳總是真誠地對待身邊的每個人,做了太多熱心腸的好事。

  在信師上學時,班上一個男同學得了急性腎炎。那位同學的家在偏遠的農村,家人趕不及前來照顧,李芳便安排班裡同學輪流到醫院當陪護。聽醫生說這位同學要增加營養、食物還不能太咸,李芳便請二姐幫忙,燉好了少鹽的雞湯、排骨湯送給他喝。在前前后后近兩個月的時間裡,李芳幾乎每天都奔波忙碌在學校、醫院、二姐家這三點之間。

  畢業后的一次同學聚會,李芳發現同學馮甦的衣服過於肥大、很不合體。在得知馮甦因一次意外受傷身體急劇消瘦后,她趕緊悄悄回家,從自己的衣服中挑選了一件玫紅色的連衣裙,拿來給馮甦換上。“李芳的心細讓我感動不已。大家都說這條裙子我穿著好看,我本來還想拍個自拍發給李芳,誰能想,她竟走得如此匆忙。”手握連衣裙,馮甦已是泣不成聲。

  對家人,李芳同樣上心。2007年,丈夫代業明的工作地點搬到了距董家河30多公裡的平橋區,照顧公公的重擔一下子就落在了李芳一個人身上,但李芳從未有半句怨言。每到寒暑假,李芳就把老人接到平橋家中,給老人做他最愛吃的紅豆糍粑﹔開學了,李芳又將老人帶回董家河,下了班就去看他。在李芳的細心照料下,老人一直活到99歲。

  對同事,李芳也特別關心。在綠之風希望小學的教工宿舍裡,李芳自己添置了冰箱、電視,每周都從家裡帶來水果、餃子和新鮮肉類。一到周末,李芳就把鑰匙留給外地來的年輕同事,讓他們在自己的房間裡做飯、看電視,改善生活。“李老師想得周到,讓我們這群身在異鄉的小姑娘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同事趙艷說。

  愛  生

  桃李芬芳,孩子們是她的“心頭肉”

  李芳——桃李芬芳,姓名與職業的巧合,似乎注定了李芳這一生的命運。

  在李芳生前的辦公桌上,學生們的學習與鞏固手冊、拼音本都已評改完畢﹔聽課記錄本、“兩學一做”學習本上也寫滿了筆記﹔一本1996年版的新編新華字典,更是被翻得破破爛爛。一盆小綠植依然煥發著生機。

  扎根山鄉學校29年,孩子們就是李芳的“心頭肉”。天冷了,她要告訴孩子們多穿衣服﹔放假了,她要提醒孩子們不要玩水玩火﹔學生沒錢回家,她要給學生買車票﹔去學生宿舍,她要特地換上走路聲音小的軟底鞋……愛生如子這四個字,李芳當之無愧。

  去年冬天,李芳發現班裡的一個孩子何宏,總是穿著同樣的衣服,而且還很不合身。在了解到他家庭困難之后,李芳就悄悄把何宏叫到了辦公室,送給他一件嶄新的棉衣。那一瞬間,何宏的心被融化了。他說:“我真想叫李老師一聲媽媽。”

  “我成績不好,寫字總連筆,但是李老師從來不小瞧我,反而鼓勵我、關注我,讓我寫字時不要太快,一筆一畫寫,把字寫工整。”何宏說:“李老師,您的關心我一定記在心上,我多麼希望下學期您能再來給我們上課啊!”

  綠之風希望小學的留守兒童和寄宿生較多,對於這些在成長中缺乏家長關心的孩子,李芳時時給予他們母親般的關愛,讓孩子們的心靈不再流浪。

  “每天中午和晚上,李芳和我都會召開‘臥談會’,聊的最多的就是班上的學生:誰的作業做得不好了,誰需要特別輔導了,誰的進步很大了,誰的爸媽出去打工了,誰的爺爺奶奶需要溝通了……”同事郝翠玲說:“李芳手機裡存了很多留守學生父母的電話,一有空就給他們講孩子最近的情況。”

  作為一名老黨員,李芳是學校的頂梁柱、大家公認的“好大姐”。

  “從去年開始,我就和李芳老師一起接手了二年級三班。這原本是同年級成績最差的一個班,沒想到不到一年的時間,她硬是給帶成了尖子班。”班主任兼數學老師羅銀森,是李芳帶的最后一個徒弟:“雖然名義上我是班主任,李老師是副班主任,但其實很多事情都是李芳老師在指導我、幫助我。”

  工作上,許多實習教師和新教師也都願意拜李芳為師,因為她總是不厭其煩、事無巨細地教他們怎麼上課、怎麼克服心理障礙、怎麼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怎麼管理班級等等。她常對身邊的同事說:“我年紀大了,要把鄉村教育的接力棒傳下去。”

  綠之風希望小學黨支部書記張濤說:“黨的十九大之后,李芳多次找我,建議學校把優秀傳統文化、地方文化、大別山的紅色革命文化和信陽地區的綠色生態優勢融入到教學中,要留住孩子們的根,讓他們從小就知道什麼是家國情懷、什麼是崇敬自然。可這一切剛剛開始,她就永遠地離開了。”

  流星劃過夜空,雖然只是一瞬,卻照亮了整個夜空。

  李芳走了,她以命相許,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學生。

  願她化作繁星點點,以大愛仁心,永遠守護她愛的人。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09日 18 版)

(責編:王珂園、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