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學習貫徹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精神)

集聚愛國奉獻優秀人才

李言榮

2018年08月07日08: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上強調,要加快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建設一支矢志愛國奉獻、勇於創新創造的優秀人才隊伍。為此,必須進一步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集聚愛國奉獻優秀人才。

完善人才培養機制。科學的人才培養機制是造就人才成長的沃土,也是調動各類人才充分發揮作用的根本。要努力構建以“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為核心的人才培養體系,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建立學校教育和實踐鍛煉相結合、國內培養和國際交流合作相銜接的開放式培養體系﹔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著力構建愛國奉獻、主動擔當、刻苦鑽研、學高身正、又紅又專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為培養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供強大師資保障﹔改進人才培養方法,順應人才成長規律,避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長。通過切實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不懈奮斗。

改進人才評價機制。人才評價是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才資源開發管理和使用的前提。建立分類評價體系,改變“一刀切”的人才評價模式,對不同人才實行差別化評價﹔強化品德評價,加強對科學精神、職業道德和從業操守的評價考核,建立以德才兼備為旨歸的人才評價體系﹔優化評價標准,以實際能力和業績貢獻為衡量標准,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等傾向,突出專業性、創新性、實用性。通過全面改進人才評價機制,真正把“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人才思想落到實處。

創新人才流動機制。打破體制界限,打破戶籍、身份、學歷、人事關系等制約,讓人才能夠在不同行業和所有制之間有序暢流。加強頂層設計,做好城鄉和區域間人才流動的統籌協調和指導,避免人才無序競爭,加劇區域間發展不平衡。通過設立“西部人才基金”等創新舉措,鼓勵引導人才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堅持“引育並重”,既要“引好用好”引進人才,加強對他們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讓這些優秀人才愛崗敬業、為國奉獻,又要努力做好現有人才的培育工作,尤其是要為青年人才的成長成才創造條件、搭建平台、營造氛圍,最終實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工作目標。

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加大人才投入,建立健全“以激勵成才為導向”的多元化人才發展投入機制,優先向科技創新和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帶動作用的領域傾斜,重點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層次、高技能、緊缺型人才的培養﹔打通科技和經濟轉移轉化的通道,完善人才合理分享創新收益的激勵辦法。在高新技術領域要探索科研成果、知識產權歸屬、利益分配機制,在人才入股、技術入股以及稅收方面制定專門政策﹔建立“激勵與約束”並重的人才績效考核體系,落實“多勞者多得、優勞者優酬”的績效分配體系。通過靈活多樣的人才激勵機制,最大限度把廣大人才的報國情懷、奮斗精神、創造活力激發出來。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人才是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根本保証和動力源泉。越是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就越渴求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讓我們著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秀人才,在知識分子和廣大青年學子中大力弘揚愛國奉獻精神,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作者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校長)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07日 17 版)

(責編:謝倩、黃瑾)
相關專題
· 黨建周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