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2018年08月06日09:09 來源:學習時報
核心閱讀
新時代黨員干部政績觀的核心是一切為了人民,黨員干部政績好壞的評價主體隻能是人民。我們要用好黨的群眾路線這個制勝法寶,健全群眾評價黨員干部政績的有效機制,完善干部考核、選拔和任用制度。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植根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鮮明地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因此,新時代黨員干部要樹立的政績觀,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政績觀,是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政績觀。
堅定立場是新時代政績觀的基本要求。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政績觀的首要准則。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時刻以人民為中心,既是堅定立場的表現,又是講政治的重要體現。在革命年代,我們黨強調,黨的建設的核心是要制定和貫徹執行黨的正確的政治路線﹔共產黨領導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軍隊的生命線。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強調“到什麼時候都得講政治”。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突出強調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全體黨員干部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政績觀的前提,就是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堅守政治信仰、站穩政治立場、把准政治方向,切實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責任。
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政績觀的根本出發點。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這就要求我們時刻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准,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黨員干部樹立正確政績觀,首先應誠意正心,校正坐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要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聞其飢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正心誠意、踏踏實實為人民辦實事,盡心盡力為人民辦好事,堅持不懈為人民解難題。這樣的政績才會經得起時間沉澱和歷史檢驗,才會讓老百姓在心中永鑄豐碑。
堅持實事求是是新時代政績觀的重要保障。實事求是、求真務實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黨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思想保証。偉大的政績不是靠吹捧和包裝出來的,創造政績沒有什麼捷徑可走,隻有靠“真金不怕火煉”的求真務實、艱苦奮斗和擔當奉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政績觀,就要有以“板凳要坐十年冷,心底無私天地寬”的精神追求,以功成不必在我、擔當奉獻必定有我的境界,發揚釘釘子精神,一張藍圖繪到底,真抓實干創佳績,一心一意為人民。
實現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政績觀的落腳點。領導干部要勇擔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創造出讓人民滿意的新業績。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政績觀,就要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事業中建功立業。這不僅要求經濟穩中求進、健康持續發展,更要求政治環境穩定、經濟文化發展、社會大局安定、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政績觀,必須從狹隘的短視政績、眼前政績轉變為謀求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長遠政績,既要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又要確保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
新時代黨員干部政績觀的核心是一切為了人民,黨員干部政績好壞的評價主體隻能是人民。我們要用好黨的群眾路線這個制勝法寶,健全群眾評價黨員干部政績的有效機制,完善干部考核、選拔和任用制度,堅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匡正用人導向。黨員干部也要不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時不我待、隻爭朝夕、勇立潮頭的歷史擔當,鼓足干勁,善作善為,不懈奮斗,在新時代的歷史大考中向黨和人民交出滿意的答卷。
(作者系中央黨校中青二班學員、河北省科技廳副廳長)
相關專題 |
· 市局干部談黨建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