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南京以黨建引領小區治理 托樂嘉由亂到治的“華麗轉身”

2018年07月23日15:36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標題:托樂嘉由亂到治的“華麗轉身”

托樂嘉小區位於南京市江寧區秣陵街道,這個商品房小區建成12年來,先后更換了5家物業公司,最短的一次,物業公司隻干了20多天就被業主炒掉了,2016年,甚至還發生業主持盾牌與老物業對峙的事件。物業公司管不好、業主自己管不了,“12345”熱線投訴不斷。與此同時,物業公司也有苦衷:小區體量大,物業費就這麼多,還常常收不齊,很多事不是不想干,而是沒能力干。

市場失靈、自治失效,但黨委政府不能失位,更不能讓群眾失望。去年起,南京市按照上海會議和全省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精神,積極推進黨建引領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工作。通過近一年的探索和實踐,這個一度矛盾突出、上訪不斷的小區“華麗轉身”,成了和諧穩定、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

延伸組織觸角 陣地建到群眾家門口

在托樂嘉小區中心位置,“黨群服務站”的紅色牌子挂在高高的橫廊上,遠遠就能望見。走進小樓,樓梯上密密麻麻,全是業主送來的錦旗。物業公司、業委會等過去矛盾重重的“對頭”,如今在黨群服務站的同一層樓辦公。小區還在物業崗亭,建成了“睦鄰亭”“幸福驛站”,處處可以看到黨建元素、感受到黨的氛圍。

“小區變化這麼大,根本原因在於強化了黨組織在小區物業管理中的領導地位,實現了公共服務與物業服務的循環聯動,讓小區業主訴求更順暢,黨組織介入更精准,物業黨員服務更及時。”秦淮社區黨總支副書記王非一邊領著記者參觀,一邊自豪地介紹。

托樂嘉小區佔地面積90多萬平方米,居住著7200多戶、3萬多人。由於規模大、人多事雜、管理服務欠缺,矛盾較大,“12345”政府熱線接到的小區工單年均800多張。而社區工作力量有限,尤其是對物業小區無暇顧及。“以前,社區在托樂嘉也有一個服務點,沒過多久,就辦不下去了,業主們覺得這個服務點沒什麼用,要我們回到社區,把地方騰出來。”社工居紅梅還記得當時的無奈。

去年8月,在市委組織部、市房產局黨組的指導下,江寧區率先向堵點開刀、啟動實施“紅色物業”工作。區委主要領導牽頭研究、制定出台指導意見,確立了“黨建引領、政府引導、多元共治”的工作思路,將黨組織向居民小區延伸,並率先在托樂嘉等小區試點。市區兩級還組織專人到上海、武漢等地參觀學習,托樂嘉小區的治理思路逐漸清晰。

什麼是紅色物業?黨建引領小區物業管理工作如何開展?為了讓大家理解,區、街、社區組織托樂嘉小區黨員、物業公司、業委會成員等召開懇談會,一方面宣傳建立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的目的、意義和思路,另一方面廣泛征求大家的意見。“懇談會開了一下午,大家都很積極,提出了一些業主反映強烈的問題,包括活動用房比例、物業管理等。”老黨員任明德回憶道,“后來我才明白,紅色物業就是黨建工作要進小區、進業委會、進物業公司”。

方向已定,先從建立黨組織開始。走訪摸排中,了解到小區內有不少社區黨員,新換的萬科物業公司也有一些黨員,街道社區先后在小區成立了托樂嘉黨支部和萬科物業黨小組。物業黨小組隸屬小區黨支部領導,支部書記由王非兼任,物業黨小組長為萬科物業項目駐場經理張進庄。

黨群服務站也正式進駐小區。作為黨組織的服務陣地,它不僅提供老年人長壽金發放、勞動保障業務辦理等公共服務,還與萬科物業管家一起,拓展物業服務內容。對於不方便去社區大廳的群眾,物業管家上門領取資料,由居民小組人員代替群眾“跑腿”。“不用出小區,在家門口就能辦成這麼多事,太方便了。”業主們紛紛點贊。

探索共治模式 各方聯動解決“老大難”問題

位於托樂嘉小區南門的嘉勝巷曾經是一條無名路,由於權責不清,長期以來車輛亂停亂放,把進小區的路堵得水泄不通,業主們苦不堪言。托樂嘉黨支部成立后,牽頭協調開發商、路名辦、交警中隊……一個多月后,這條路得以命名並被納入市政交通系統,交通、衛生等狀況徹底改觀,群眾拍手叫好。

“這條路的疏通不僅讓業主進出小區更方便,也讓黨組織進入小區的道路越走越寬。”王非感慨:“要想贏得信任和支持,就得為群眾多辦實事。”

黨建引領下,物業服務的面貌煥然一新。托樂嘉小區將物業管家服務與網格服務結合起來,一名物業管家就是一名網格員,通過電話、微信等,群眾隨時能找到他們。

物業公司裡的黨員紛紛發揮帶頭作用。“沒有成立黨組織前,大家不知道我們是黨員,現在徽章一戴,感覺就不一樣了,不僅有大家的監督,對自己也是個提醒。”黨員趙化強是萬科物業工程主管,疏通管道、清理積雪,臟活累活都帶頭沖在前面。“物業的服務水平提高了,大家有困難主動找黨支部、黨小組,立馬能得到回應和解決。”小區業主王兆文贊不絕口。

“黨組織要做火車頭和吸鐵石,把業委會、物業公司和相關主體吸聚過來,實實在在為群眾辦實事。”王非打了一個比方。依托黨群服務站,托樂嘉探索出了黨組織領導下的“三方聯動”機制,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三方以聯席會議的形式,坐下來溝通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同時,黨員、物業公司、業委會還要對為群眾辦理的事項作出承諾,相互監督。截至目前,小區已召開19場三方議事會議。

托樂嘉小區邊上,一條半開放式商業街人潮涌動,但卻井然有序:門面、攤位規劃合理,花壇、躺椅、垃圾桶等設置科學。而在一年前,這裡還是截然不同的模樣:由於屬管理盲區,一些流動小商販趁機亂擺攤,造成了極大的噪音和環境污染,也給業主通行帶來了不便。

經過“三方聯席會議”討論,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等各方攜手,協調聯系城管、規劃小廣場、劃分攤位門面、整理花壇……昔日亂糟糟的商業街變得井然有序。“這個問題,單靠任何一方都不好解決,全靠黨建引領、各方聯動,不容易啊!”小區業委會主任陳大冬深有感觸。

激發群眾熱情 居民紛紛變幫手

7月1日晚上,托樂嘉小區黨群服務站外的廣場上歡聲笑語,一場以“黨建引領共治 平安嘉園同創”為主題的晚會精彩上演。舞蹈、樂器、合唱、柔力球……豐富多彩的節目讓居民大飽眼福。“整台晚會都是小區藝術團自編自演,我們街道和社區根本不用操心。”街道副書記王勝華告訴記者。

黨建引擎帶動下,托樂嘉居民的正能量被激發,成為小區治理的重要幫手。

小區內自發形成的文體團隊,大大小小有十多個、成員500多名,過去經常為使用場地等問題吵得不可開交。為了改變一盤散沙、自行其是的混亂局面,小區黨支部牽頭組建藝術團,並同步設立藝術團黨小組。藝術團通過歌舞、相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演繹文藝作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在凝聚人心、維護穩定、促進和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個個紅色細胞被激活。“來小區這麼多年,我又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藝術團黨小組組長任滬平打趣道。她曾是南京主城區某社區支部的書記,退休后把家搬到托樂嘉。“過去,大家搞活動沒人管,你搞你的,我弄我的。現在,在小區黨支部的帶領下,藝術團規范了,我也不能光看著,得為大家多做點事。”

在“護林員”志願隊,小區裡的退休老人找到了用武之地。隊員們肩帶紅袖章,每天不定時巡邏,監督小區事務運行,及時上報、調解矛盾。“‘護林員’的寓意是愛護小區美好的人居生態。”志願隊負責人戴明炎介紹,“我們還實行積分制,將服務積分存入‘時間銀行’,激發群眾參與熱情。”如今,志願隊已從4人發展到近40人,隊伍還在不斷壯大。

“年輕人的凝聚力明顯增強。”居紅梅很有感觸。小區裡有一處下沉廣場,多年來“大雨大淹,小雨小淹”。2016年夏天曾一次性淹沒、報廢98輛車,去年類似情況下卻沒有一輛車受損,“不僅因為實施了雨污分流,還因為年輕人都主動站出來,和物業員工一起搬運防汛袋。”

“有黨組織做后盾,我們的工作更順暢了。”張進庄說,有一次在幫助小區一戶家庭維修水管時,物業與樓上業主的溝通出了問題,得知情況,黨群工作站的社工主動上門與樓上業主溝通,維修得以順利進行。

過去由於混亂的環境,托樂嘉小區的房子一度少人問津,如今,小區環境越來越好,房價比周邊同類型小區要高不少。近期,區文廣局看中了托樂嘉的人文環境,打算為小區建一個“睦鄰書房”。經過協商,物業主動騰出了300平方米的辦公用房,支持書房建設。“黨建引領下,小區治理得井井有條,我們生活得越來越有滋有味,原來想都不敢想。”居民感慨地說。

一花引得百花開。在實現保障房、老舊小區兜底管理的基礎上,南京市加強對物業公司、商品房小區黨建工作的引領,在江寧區成立了全市首個物業服務企業聯合黨委,大力推廣黨群微家、黨群全要素網格工作站等做法,鼓勵國有企業領辦創辦一批紅色物業……黨建引領正讓物業管理更有溫度、群眾生活更有質感。(記者 吳葉柳)

(責編:楊亞瀾、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