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創新領導體制機制從相互分離走向相融共生——成都黨建引領社區發展治理探索城市基層黨建新路

中共成都市委組織部

2018年07月19日10:1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起因

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強調,要形成城市基層黨建的整體效應,必須解決在城市各領域黨建“各自為政”,“各抓各的”問題。隨著城市化、工業化、信息化的推進,城市規模急劇擴大,城市人口急劇增加,城市裡積聚的矛盾問題不斷增多,人流物流信息流更為集中,管理服務任務更重。當前,城市基層黨建缺乏系統性和整體性,條塊之間缺乏協調性和協同性,導致街道搞街道的,機關搞機關的,單位搞單位的,難以發揮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效應。針對這一問題,成都市認真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聚焦社區這個基本單元,把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緊密結合起來,創新黨建引領社區發展治理的領導體系,突出城市基層黨建的系統性和整體性建設,織密黨的組織體系,強化區域統籌,破解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難題,推動街道社區黨組織與各類組織結成服務共同體,實現了城市基層各領域黨組織從相互分離走向相融共生,鞏固黨在城市基層的執政基礎。

二、做法與成效

第一,創新條塊聯管機制,形成齊抓共管“一盤棋”。一是創新組織領導體制。率先在黨委序列設立市、區(縣)兩級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統籌負責黨對城市工作的整體設計、統籌指導、資源整合、重點突破、督促落實,我們把分散在各領域各部門的資源整合起來,打破行政隸屬壁壘,無論是大機關還是小單位,無論體制內還是體制外,各類資源都匯聚在街道社區,共抓基層黨建,共同服務群眾,共商區域發展,共育先進文化,共建美好家園。二是建立健全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分級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推動各區域、各單位、各行業定期與屬地黨組織進行溝通會商、密切交流、分析研判、督促落實,切實解決了塊塊管不了條條,條條融不進塊塊的問題。比如,針對物業矛盾突出的問題,我們通過聯席會議制度,發揮房管、工商等職能部門作用,強化街道社區黨組織對居民小區工作的領導,廣泛在物業小區建立黨的組織、搭建業委會與物業機構的溝通協商平台,有效化解物業矛盾上千起。三是推進條塊資源統籌。創設“社區發展治理專項保障資金”和“社區發展治理專項激勵資金”雙軌並行的社區發展治理經費保障激勵機制,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主渠道落實到位,把政法、民政、文化等20多個部門投向社區的項目資金統籌起來,推動條線力量和資源下沉。目前,已投入資金上百億元,建成惠民超市、社區長壽食坊等公共服務設施上萬個,實施惠民項目9.6萬個。

第二,強化街社聯抓機制,形成減負增效“一套拳”。一是推進街道職能職責轉變。出台《關於轉變街道職能促進社區發展治理的實施意見》,全面取消街道招商引資職能和相應的考核指標,成立66個產業功能區專門機構承擔招商工作,賦予街道社區重大決策建議權、下沉社區事項的統籌協調權和職能部門派出機構負責人考核意見反饋權,讓街道黨組織聚焦統籌社區發展、組織公共服務、實施綜合管理、優化營商環境、維護社區平安等職能和18大類項目。今年初,街道職能改革已全面實施。二是優化街道組織架構。按照“5+X”模式綜合設置街道綜合辦公室、黨群辦公室、社區發展辦公室、社區治理辦公室、民生服務辦公室5個黨政辦事機構,在優先發展的重點街道可適當增設1—2個內設機構,有效提高街道社區發展治理和公共服務能力。三是推動街道社區減負提能。建立街道社區工作事項准入機制,明確不得將社區作為行政執法、拆遷拆違、環境整治、城市管理、招商引資等事項的責任主體,新增事項須經區(市)縣委社治委審批。制定社區“減負十條”,實施社區“減負清牌”行動,清理和精簡創建達標評比考核以及會議和台賬,將証明事項從313項縮減到15項,統一全市社區標牌。

第三,完善組織聯建機制,織密區域統籌“一張網”。一是織密黨的組織網絡,形成互聯互動的組織依托。緊扣經濟社會發展和黨員群眾流動趨勢創新黨組織設置,全面升格社區黨支部為黨委或黨總支,強化街道社區黨組織統籌功能,落實兜底責任。依托行政管理部門和街道黨工委、行業協會、商會設立行業性黨組織,統籌推進產業功能區、商務樓宇、商圈市場和互聯網業等新領域黨的組織建設,讓各類組織融入屬地中心工作。創新推動黨組織向小區(網格)延伸,向物業機構和業主委員會拓展,把各類群體以“組織”的形式結合在一起,為互聯互動形成有力組織保障。比如,我市青羊區西華門社區發揮商圈黨組織作用,整合省圖書館、市博物館等黨組織資源,組建社區“黨建文博聯盟”,有效推進了社區黨組織和商圈黨組織的組織共建、活動共辦、資源共享。二是全面推行兼職委員制度,形成互聯互動的人力資源依托。創新兼職委員來源方式,吸納駐區單位、“兩新”組織、業委會和物業機構等黨組織負責同志作為街道社區兼職委員,設崗定責,常態化研究和推動互聯互動工作。全市136個街道,797個社區的3500余名兼職委員在街道社區黨組織中發揮作用。比如,四川省收藏家協會、四川西部發展研究院等駐區“兩新”黨組織,通過兼職委員制度,廣泛組織開展“壩壩黨課”和“流動紅色講堂”巡展等活動,黨員群眾參觀學習近2萬人次。三是創新社區居民議事會,健全社區共駐共享議事平台。完善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居民為主體,駐區單位、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開放式居民議事會,由“社區居民單獨議”轉變為“多方共商共議”,初步形成各類組織有序參與互聯互動的議事場景。比如,我市青羊區清源社區黨總支充分發揮居民議事會平台作用,定期研究商議轄區內涉及共同利益和群眾期盼的實事,引領駐區單位、社區組織、群團組織等多方力量,與社區居民一道共商共議、共建共享,將黨的關懷和政策通過一個個實實在在的行動送到居民群眾身邊,廣泛開展鄰裡互助、糾紛調解、文化娛樂等社區活動和個性服務,依托黨團員志願者服務站,培育孵化清源蓋碗茶推廣中心、清源刺繡服務中心和“思源堂”傳統文化體驗課堂等社會組織,為社區居民群眾提供多元化的專業服務,進一步強化了街道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增進了人民群眾福祉,鞏固了基層基礎。近期,中央組織部領導同志在調研清源社區后給予肯定。

第四,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凝聚共建共享“一條心”。一是突出頂層設計,系統推進資源共建共享。制定《全市公共和社會資源共建共享管理辦法》,明確了公共和社會資源共享的利益補償、雙向評價、監督管理等機制,解決單位及街道社區互聯互動的動力問題。目前,我市國資委、教育局、文化局、體育局等職能部門正指導全市1000余家企事業單位將公共資源向社區居民群眾開放。二是突出區域統籌,全面推行互聯互動服務項目責任書制度。開展區域有效資源大調查,找准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的利益結合點,分級建立公共和社會服務共享資源動態清單,編制服務項目書,聚焦組織聯建、資源共享、項目共建等重點內容,明確服務內容和標准,確定責任單位、責任人,推動資源力量共享,提供精准有效服務。比如,我市武侯區黌門街社區黨委與華西醫院黨組織簽訂共建協議,提供專家義診和“暢行停”共享停車服務項目,每月開展義診服務10余次,提供共享車位530多個,居民紛紛點贊。三是突出載體創新,搭建線上線下資源共享平台。開展以去行政化、去形式化、去辦公化和改進服務為主要內容的黨群服務中心優化提升,充分運用網絡信息化技術,打造天府市民雲平台。整合共建單位力量,將群眾需求以項目“菜單”形式發布到網絡,駐區單位黨組織和黨員根據愛好和專長,網上“接單”線下服務,為群眾提供精准有效、豐富多樣的服務。比如,我市成華區青龍街道致強社區打造網上市民服務中心,整合轄區各類服務企業近100家,為居民提供“線上網絡互動面對面、線下精准服務門對門”的高質量服務。

第五,推行責任聯動機制,擰緊雙向發力“一股繩”。一是建立責任落實機制。制定黨建引領社區發展治理行動計劃,開展城市基層黨組織互聯互動集中攻堅行動,細化重點任務清單,明確市、區、街道、社區黨建責任清單、任務清單和問題清單。建立動態管理、調度通報、督促落實、問詢問責等制度,將體制內的城市基層黨組織開展互聯互動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指標體系,納入各級黨組織書記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將體制外的各類組織開展互聯互動情況納入行業部門管理、考核和激勵,從而引導街道社區和駐區單位黨組織共同擔負起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創新社會治理、推動城市發展的責任。二是開展雙向評議考核。建立駐區單位和社區共駐共建責任雙向評價機制,健全完善以社區居民滿意度為主要衡量標准的社區治理評價體系和評價結果公開機制,把履行駐區單位社區建設責任作為重要內容,每年至少集中開展一次共駐共建雙向評議。今年初,結合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全市22個區(市)縣、136個街道、797個社區與駐區單位開展雙向評議。比如,四川省住建廳、省疾控中心等駐區單位被所在街道評為年度共駐共建先進單位,示范帶動一大批駐區黨組織積極參與社區發展治理。三是完善跟蹤問責機制。建立基層黨組織互聯互動的動態管理和跟蹤問責問效制度,通過定期督導、現場推進、常態化暗訪督查,定期對履行責任不力,推行互聯互動不到位的予以通報批評,限期整改。堅持一月一現場會、一月一調度、一季一督導、月月有通報,引導各級各類黨組織將黨組織互聯互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城市各領域黨組織互聯互動、共治共建共享成為常態。

三、經驗與啟示

第一,必須堅持把創新領導管理體制作為推進城市基層黨建互聯互動的關鍵。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提出,要堅持條條和塊塊雙向用力。針對城市基層黨建各條塊之間缺乏協同性和協調性問題,成都把城市基層黨建同基層治理結合起來,強化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的職責,建強黨的組織體系,從社區這個基層基礎切入,構建市、區、街道、社區四級聯動體系,形成統一領導、縱橫發力、協調有序的互聯互動格局。

第二,必須堅持把完善組織共建機制作為推進城市基層黨建互聯互動的核心。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提出,要凝聚共駐共建、互聯互動共識。針對互聯互動不緊密的問題,成都把城市基層各領域黨建當作一個整體來謀劃,重視推動各領域黨建牽引、滲透、整合作用,放大各領域各單位黨建的外溢效應,開展各類黨組織互聯互動集中攻堅,搭建起互聯互動的區域化黨建架構。

第三,必須堅持把優化利益聯結機制作為推進城市基層黨建互聯互動的路徑。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提出,要建立開放性的互聯互動紐帶。針對互聯互動缺少動力支撐的問題,成都多方整合轄區各類資源,積極推進社區與駐區單位黨組織開展“契約化”共建,先期推動體制內單位黨建資源、體育設施、文化設施、教育設施、公共服務等向社區開放,實現了共建共享由“感情維系”向“責任分擔”轉變,城市基層黨建由過去的“獨角戲” 變成了現在“大合唱”。

第四,必須堅持把健全考核評價體系作為推進城市基層黨建互聯互動的重點。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提出,要堅持雙向壓實責任,雙向溝通協商,雙向考核激勵。針對互聯互動激勵約束缺失的問題,成都把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的作用作為工作重點,進一步健全責任落實機制,明確“做什麼”“誰來做”“怎麼做”,推動街道社區和駐區單位黨組織從“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轉變。

(責編:黃瑾、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