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紅船觀瀾:有進取心方能“過得硬”

盛若蔚

2018年07月17日08: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來,“紅色理論家”鄭德榮一輩子“為黨立言”的先進事跡在廣大黨員中引發熱議,他一生“信馬”、一心向黨的動人故事在很多人的內心掀起波瀾。“理想、勤奮、毅力、進取”,鄭德榮的八字座右銘中,“進取”是其近七十載治學生涯的厚重底色。先生搞研究、寫論文,給自己立下一個標准:跟已有的學術成果相比,有沒有新的突破?若沒有,絕不動筆。

做學問如此,干工作何嘗不是這樣?一項工作,做了,是事實判斷、過程判斷﹔做好了,才是價值判斷、效果評價。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以嚴和實的精神做好各項工作”“不達標准不交賬”……這些重要論斷,彰顯出鮮明的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是我們做好工作的“方向盤”和“指南針”。

黨員干部隊伍中,“做好”的榜樣比比皆是,立起了一座座豐碑。焦裕祿發出苦戰三五年,改變蘭考的面貌,不達目的,死不瞑目的誓言,憑借抓工作的那股韌勁、干事業的那股拼勁,硬是闖出了治理“三害”的新天地﹔谷文昌以“不制服東山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的使命擔當,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勁頭,14年帶領東山人民筑起30多公裡長的沿海“綠色長城”﹔廖俊波“能在現場就不在會場”,無論在哪個崗位上,都堅持高標准、嚴要求……無論是焦裕祿的韌勁拼勁,還是谷文昌的使命擔當,抑或是廖俊波的“一貫優秀”,無不生動詮釋著做就“做好”的境界,而其背后的原動力,都緣自大寫的“心中有責”。因為心中有責,才會迎難而上、主動求變,才會敢於擔當、背石上山,才會拉高標尺、精益求精……在其位,自當干其事、盡其責、求其效,黨員干部對經手的每一項工作,都應“精耕細作”、做實做好。

不容忽視的是,現實中也有一些干部抓工作力道不足、標准不高,把說了當做了、把做了當做好了。上級開會、我也開會,上級發文、我也發文,上級考核、我也考核……這樣的干部習慣於當球場上的“二傳手”,你看,該強調的我都強調了、該安排的我都安排了,我“盡責盡力”了。可問題是:個個“倒腳”、誰來“射門”?個個都是“過程版”、誰來對效果負責?在有的地方,打基礎、利長遠的“潛績”不受歡迎,“一拳砸出一口井”的“顯績”頗受青睞。受此驅動,很容易催生出“現場成秀場”的假調研,“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的面子工程,還有“兵馬未動、經驗已出”的急躁心態。一些地方“散步式”發展、多年變化不大,跟一些干部滿足於“做”而不追求“做好”的態度與作風大有關系。

古人雲,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做沒做,是基本要求﹔好不好,才是工作目標。做好了的標准,是質量、是精准、是有效。但凡制定政策、採取措施、推進工作,都應當追求高質量、有效果。會不在多、管用才行,文不在繁、說透才行。不管干什麼工作,都不能滿足於“過得去”,而應追求“過得硬”。

歷史隻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准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唯有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始終保持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才能闖關奪隘、攻堅克難,不負偉大的新時代。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17日 17 版)

(責編:謝倩、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