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靜安寺街道黨工委成立首家黨員服務點開創“樓宇黨建”模式

支部建在樓上,讓黨員找到“家”

唐燁

2018年07月06日08:48    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支部建在樓上,讓黨員找到“家”

2002年,靜安寺街道黨工委在中華企業大廈正式成立了上海首家商務樓宇黨員服務點,開創了“樓宇黨建”這一創新模式。

改革開放以來,非公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1999年上海各類新經濟組織達13萬多家,從業人員超過百萬﹔2000年,非公經濟在GDP中比重佔到28.6%。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兩新”組織存在大量黨建工作的“空白點”。以商務樓集中的靜安寺街道為例,2002年,其轄區就集聚了28幢商務樓、472家外企與民企。當時,這些企業多數未建黨組織,黨員員工普遍感覺缺少歸屬感。不敢亮黨員身份、“口袋黨員”的情況比比皆是,有的黨員甚至萌生了脫離黨組織的念頭,這些商務樓內積極上進的優秀青年想要入黨,也找不到“門”。

面對嚴峻的形勢,靜安寺街道黨工委經過調研排摸后認為:要高度重視商務樓的黨員,商務樓的黨建必須搞好,“兩新”黨建有效覆蓋,可以從對黨員個體的關愛和需求起步。2002年4月10日,街道黨工委組織了一場關於新經濟組織黨建話題的大討論。時任靜安寺街道綜合黨委副書記王長燕還記得,當時有樓宇黨員提出建議,應當盡快創造條件組建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使樓宇黨員真正能夠找到組織。

當年5月26日,全市第一家商務樓宇黨員服務點在中華企業大廈挂牌。王長燕說,那塊紅色的“黨員服務點”銘牌在中華企業大廈底樓大廳顯得格外醒目。“黨員服務點”的服務對象是大樓內的黨員以及入黨積極分子,服務內容包括黨建咨詢、組織關系轉接、組織生活開展、預備黨員轉正和黨員培養發展、黨課教育等,並提供政策咨詢等服務。這一黨建工作創新模式受到廣泛關注,被稱為“支部建在樓上”。

“支部建在樓上”加強了“兩新”組織中黨組織的覆蓋,不到一年半時間,街道28幢商務樓中已有19幢樓宇實現了黨的工作覆蓋,包括在樓宇內條件成熟的企業建立獨立黨支部、建立樓宇聯合黨支部、設立樓宇黨員服務點等。

建在樓上的支部,讓黨員們找到了“家”。當時,有個名叫鄭川的小伙子,在街道轄區內的一家外企工作。他大學時候入黨,畢業后先后進入兩家外企工作,由於外企當時沒有成立黨組織,他的黨組織關系在“口袋裡”放了兩年多。2002年7月16日,他看到公司所在的紫安大廈底樓大廳挂了“黨員服務點”的指示牌,馬上沖上樓去找黨組織。經過半年考察,鄭川終於如願,拿到了“黨員登記表”,並補交了黨費。

(責編:常雪梅、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