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碼頭“工匠”堅守創新夢想

記唐山曹妃甸實業港務有限公司生產部副部長兼卸船二隊黨支部書記趙煥章

湯潤清 王育民

2018年07月04日08:48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碼頭“工匠”堅守創新夢想

腳下是停港靠岸的萬噸巨輪,面前是一望無際的浩瀚大海。

6月25日,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區25萬噸級礦石碼頭,記者攀上近50米高的電氣設備操作室,在震耳的機器轟鳴聲中採訪了唐山曹妃甸實業港務有限公司生產部副部長兼卸船二隊黨支部書記趙煥章。

他是“拓荒者”:“能來曹妃甸工作,是我的選擇,也是我的幸運”

“剛來曹妃甸那會兒,有很多人‘同情我’——一個重點大學畢業生,給扔到了荒島上。”趙煥章卻從來沒為這個事向親朋好友做過任何解釋,因為他覺得:“能來曹妃甸工作,是我的選擇,也是我的幸運。”

2005年8月,25歲的趙煥章剛從燕山大學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便來到曹妃甸,入職正在建設中的唐山曹妃甸實業港務有限公司,做一名普通的電氣技術員。

“要說不苦那是假的,可咱一大小伙子,苦點算啥。”趙煥章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面對著荒無人煙的環境和僅有十幾個人的公司,趙煥章不叫苦、不抱怨,而是把這當成了能夠快速提升業務能力和積累經驗的好機會。

2005年12月16日,25萬噸級礦石碼頭一期正式通航。激動歡呼之余,趙煥章迎來了職業生涯中第一次挑戰。由於公司新使用的橋式抓斗卸船機在調試階段故障頻出,加上自己剛剛畢業毫無實際操作經驗,趙煥章隻能一邊拿著圖紙,一邊對照著電氣控制系統的設備元件,一遍遍地摸索,一步步地熟悉。

為保障公司的正常生產作業,趙煥章甚至將設備操作室當成了“餐廳”和“宿舍”——渴了,匆匆喝一口﹔餓了,將就吃一點﹔困了,就在機械面前和衣而臥。幾乎兩個月的時間裡,趙煥章平均一天隻能睡三個小時。

公司剛剛投產,當時的碼頭上沒有關於設備的任何備品備件。而卸船機所用電氣元件型號繁多,還有很多是進口元器件,一旦出現故障,很難應急。

趙煥章深知准確掌握所需備件情況的重要性。他到設備上反復查找核對,同時向廠家索要相關的技術資料。終於,小到照明設備、大到變頻器,各種電氣元件的型號都被他一一整理了出來,並且他又根據設備的重要性及使用壽命的長短對備品備件進行了申報,使卸船機的備品備件逐漸完備起來。

“13年過去,我見証了25萬噸級礦石碼頭日新月異的發展,碼頭也陪伴著我從初出茅廬的‘學生娃’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技術人員。”趙煥章說。

他是“發明家”:“每攻克一個難題,就收獲一份快樂”

家住唐山市區的趙煥章,“島上”工作13年,每周僅回家一次已成為生活常態。

“以前單身,上島的路又不好走﹔現在成了家,高速也修通了,但還是舍不得每天路上那兩三個小時。”趙煥章說,自己喜歡下班后靜下心來“研究點事”。

2006年,變頻器在港機設備上雖已應用,但變頻器維修作為前沿技術,難以掌握。遇到故障時,公司通常會從北京請專業的變頻器售后維修工程師來解決。

“這樣一來,成本高昂。”趙煥章算了一筆賬:當時卸船機每個抓斗能抓取47噸鐵礦石,每分鐘抓一斗,按每噸鐵礦石20元效益計算,每分鐘的生產效益便是940元。而從北京邀請工程師維修設備則會耽誤20小時的生產,造成100多萬元的經濟損失。“這還沒算咱給人家的維修費用!”

於是,實現變頻器自修,成了趙煥章茶余飯后琢磨的事。他找來相關書籍,鑽研其構造及工作原理,從理論上吃透﹔同時在工作實踐中對變頻器發生故障的原因不斷分析匯總……半年之后,趙煥章自學出徒:公司實現了變頻器的自保自修,從此不再向廠家求援。

然而新的挑戰接踵而至。傳統的橋式抓斗卸船機利用重量傳感器稱重,動態偏差過大,為生產統計帶來很大的不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趙煥章在宿舍裡度過了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

“成功啦!終於做出來啦!”半年后的一天,趙煥章拿著圖紙沖出門,像個孩子一般,跑去和同事們分享成果。趙煥章說,“每攻克一個難題,就收獲一份快樂!”

經過不懈努力,趙煥章首創了利用電機的電流電壓及抓斗運行速度而計算抓斗重量的方法,形成了一套精確度高、實時性好、查詢方便、存儲性好的計算存儲系統及報表生成系統,使稱重誤差能夠控制到5%以內,進而實現了司機單機計件,極大地提高了作業效率。更重要的是,他以橋式抓斗卸船機全新的稱重方式,填補了國內外行業空白,解決了橋式抓斗卸船機無法單機計件的行業難題。

他是“好領隊”:“創建一個學習型、創新型、健康型的團隊”

“在調度室和卸船二隊的共同努力下,單日礦石接卸量達247831噸,打破了之前保持已久的生產紀錄!”近日,來自碼頭生產一線的捷報傳來,趙煥章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趙煥章看來,擁有這樣一支精銳團隊,“傳幫帶”作用不可小覷。

為了讓后來的卸船機技術員能夠快速掌握卸船機的各種相關知識,盡快地投入工作,趙煥章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多年來積累的大量檢查、維修、保養、調試的工作經驗傳授給他們。卸船機前、電氣設備操作室裡,每一個日常生產的現場,都能看到趙煥章拿著圖紙給“徒弟們”講授每個零部件的作用與位置,拿著工具示范故障發生時如何維修,繪聲繪色地敘述自己十余年來的設備點檢經驗。採取“理論+實踐”的方式,趙煥章取得了良好的教授效果。

“創建一個學習型、創新型、健康型的團隊!”趙煥章給自己定下目標。他認為,團隊協作搞創新,將會爆發巨大的“井噴式革新”。

2011年,礦石碼頭二期首次配備了兩台連續式鏈斗卸船機,作為國內生產廠家第一次完全自主研發的設備,工藝尚不完善,因此,在國內大型散貨港口的“首秀”存在諸多問題。

觀察、研究,摸規律、找問題,此后一年半的時間裡,趙煥章帶領自己的團隊不斷研發改造,解決了鏈斗卸船機俯仰高低壓故障、頻繁切油嘴等數十項難題,並制定了鏈斗卸船機操作規范,使鏈斗卸船機的平均生產效率提高了30%,並為新設備的維修、調試總結了寶貴的經驗。

多年來,以趙煥章為技術領隊的“趙煥章創新工作室”成果豐碩——120余項技術革新極大地提高了作業效率,排除了安全隱患,平均提高卸船效率35%,每年節支近360萬元。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