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不忘初心,建設好每一個“梁家河”

“七一”之際訪鄉村振興一線黨員帶頭人

2018年07月02日16:01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不忘初心,建設好每一個“梁家河” ——“七一”之際訪鄉村振興一線黨員帶頭人

“七一”前夕,江蘇全省黨員干部爭相閱讀學習一部報告文學《梁家河》。小村鎮有“大學問”,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的基層一線,全省優秀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堅守自己的“梁家河”,不忘初心,勇於擔當,開拓創新,為黨旗增光輝,為人民謀福祉。

在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新作為

改革開放40年來,江蘇這片土地上誕生了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跡。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新時代的“再出發”,需要每一個黨組織解放思想,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好實踐探索中的問題,努力創造更多高質量發展成果。

最近幾天,蘇州市吳江區委常委、盛澤鎮黨委書記范建龍深入基層調研,指導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在東港村,面對部分干部群眾的困惑和猶豫,范建龍與大家細細算賬:去年全鎮落實“263”專項行動要求,淘汰噴水織機16000多台,遇到過阻力,不少人認為,大規模淘汰噴水織機會嚴重打擊盛澤經濟。范建龍以事實說話,“其實不然,今年1-5月,全鎮工業總產值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10%左右的增長。我們淘汰的不只是噴水織機,更是一種落后產能,而發展新興產業、優化經濟結構,有著更重要的戰略意義。”

盛澤是經濟強鎮,近年正是通過解放思想、改革創新,保持領先發展優勢。“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我們需要轉變的不只是民營紡織企業生產方式,鄉村振興、環境治理等同樣需要創新的思路。”范建龍說。

“七一”前夕,宿遷市宿城區耿車鎮黨委書記徐光良過得格外充實。在組織召開鎮表彰大會表彰一批黨員創業示范戶后,6月29日上午,他又組織不少電商大戶,參加題為“電商提檔升級 推動鄉村振興”的主題座談會。

“我們鎮上目前擁有網店2350家,去年實現電商營業額31億元。”徐光良報出一串數據。這得益於近年耿車鎮黨委搶抓“互聯網+”的發展機遇,不斷探索“支部+電商”的發展模式,從黨旗下走出一條綠色轉型發展致富路。

從電商中發展入黨積極分子,從黨員中發展紅色電商,黨支部正成為耿車鎮引領村居電商發展主力軍。全鎮1200多名黨員、25個支部在干事創業上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帶動著老百姓致富,老百姓對黨組織的信任度越來越高。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圍繞省委部署的‘六個高質量’,按照鎮裡已經明確的產業,實現耿車更高質量的發展。”徐光良表示,在城鄉建設、生態環境方面,耿車要繼續加大治水、治土力度,拒絕污染型企業入駐,守護耿車來之不易的綠水青山。

展現魚米之鄉最靚顏值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帶頭人,積極推進鄉村現代化進程,展現魚米之鄉的“最靚顏值”。

夏日的田間,烈日炎炎,熱浪襲人,但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常熟市支塘鎮蔣巷村黨委書記常德盛每天在村裡走一圈的習慣雷打不動。正值夏種關鍵時期,他跑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水稻田。

75歲的常德盛精力充沛,在稻田邊仔細查看秧苗的長勢,與村委會副主任王進明交流夏種時該注意的事項。“作為村裡的年輕干部,我們有常書記這樣的榜樣,很幸運。我們要學習好、傳承好老支書精神,在實踐中學習成長。”王進明說。

50多年來,常德盛帶領村民艱苦奮斗,走出“農業起家、工業發家、旅游旺家”的發展道路,使落后、貧窮、荒蕪的小村庄成為令人羨慕的幸福家園、文明新村。“蔣巷走過的路,每一步都離不開黨的政策指引,離不開黨員群眾的不懈奮斗,離不開‘艱苦創業、開拓創新’蔣巷精神的支撐引領。”常德盛說,他現在迫切想把自己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和心得體會傳授給年輕人,培養一支能吃苦、能耐勞、能奉獻、能拼搏的年輕黨員隊伍。蔣巷村正在深入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關於鄉村振興的部署要求,結合蔣巷發展實際,圍繞“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制定新的舉措,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讓村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強。

烈日炎炎,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先鋒村人卻忙得不亦樂乎。河道清淤,污水管網下地,環境一天一個樣。先鋒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聶永平告訴記者,江蘇確定的首批45個特色田園鄉村中,世業鎮有3個村入圍。“農民富裕、村級經濟保持持續增長、村庄環境美麗,這樣的鄉村才能真正振興。”

這幾年,通過發展高效農業,先鋒村農民人均收入從1.9萬元上升到2.3萬元,甩掉貧困村的帽子。在農業企業和農科院的共同培養下,村裡產生不少懂農業技術的鄉土人才,一些年輕人愛上農業,回到農村。最近,他們籌備著請科技團隊研究農產品深加工,把農產品做成旅游商品,更好地帶動鄉村振興。

先鋒村探索出 “黨建+旅游+富民”的發展模式,先后建成了四季春高效農業園、潤清生態科技產業園、金色年華健康養生谷等項目,流轉土地3200余畝,每年給村民創造務工收入突破100萬元。村民拿到土地流轉租金,掙到了務工工資,學到高效農業種植技術,成為“鄉土人才”。村集體收入由原來的不足5萬元,增長到90多萬元。

決勝脫貧攻堅,小康路上一個不少

當前,脫貧攻堅戰到了關鍵時期。全省基層黨組織採取更集中支持、更有力舉措、更精細工作,確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一個不少、一戶不落”。

“真不好意思,最多隻能聊10分鐘了,我正在趕去園區的路上,得解決點急事。”6月29日下午,記者撥通省優秀黨務工作者、連雲港市贛榆區柘汪鎮西棘蕩村黨委書記鐘佰均的手機時,電話那頭的他頗帶些歉意。

鐘佰均口中的園區,是正在西棘蕩村如火如荼建設中的農民產業園。創業園以村集體為主導,村民可以入股,以尼龍顆粒加工產業為主,從原材料研發、生產再到制造。目前,園區已有部分設備投入生產,今年全村有望創造3億元以上的產值,村集體收入可達500萬元以上。

一張舊漁網“拉”出尼龍顆粒加工產業,把全村農民變成創業生力軍。“我們要重點解決村裡貧富差距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黨員管理問題等幾個短板,繼續壯大村集體經濟規模,做強特色產業。”鐘佰均表示,作為一名扎根基層20年的村支書,一路帶領村民們脫貧攻堅、強村富民,是他最幸福的事情。

睢寧縣沙集鎮東風村黨總支是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黨員帶頭創業,支部引領產業,從家具拼裝到全產業鏈建成,群眾共同致富。村“兩委”成員8人以及全村111名黨員家家做電商,全村從事電商產業居民約950戶,佔總戶數80%,開設網店2000多家,創辦實體企業360家,帶動近萬人就業。東風村黨總支書記王敏介紹說,去年,全村實現網絡銷售額近20億元。

致富路上不能忘了低收入戶。“東風村以脫貧攻堅擦亮富民底色,確保今年所有低收入戶脫貧。”王敏說,東風村通過“黨員+電商大戶+貧困戶”結對幫扶模式,對低收入戶一對一技術指導,手把手傳授電商知識,幫助提供就業崗位或鼓勵支持他們開辦網店,為他們提供技術幫助,解決經營難題。3年來,當地約150戶低收入戶實現脫貧,電商扶貧模式在全鎮進行推廣,沙集鎮也因此被國務院評為“全國扶貧先進集體”。(記者 倪方方 林元沁 黃偉 王曉映)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