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先鋒人物
分享到:

肩負起“千年大計”的歷史使命——記雄安新區建設者隊伍中的黨員群體

2018年06月26日10:51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肩負起“千年大計”的歷史使命

今年4月,《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向全社會公布,標志著雄安新區建設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千年大計、國家大事,世人矚目。在火熱的建設一線,廣大黨員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用智慧和汗水澆灌夢想,在“未來之城”的建設中肩負起光榮歷史使命。

打造創新發展示范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雄安新區將是我們留給子孫后代的歷史遺產,必須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准、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理念,努力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我們必須把這個理念貫穿於規劃建設全過程,堅持用最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水准規劃設計建設,經得起歷史檢驗。”共產黨員,中國雄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翟偉曾協助分管新區規劃工作,每次回想起規劃綱要編制過程,都感慨萬千。

“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重要講話,給我們指出了明確的方向。”在規劃綱要的編制過程中,翟偉帶領團隊逐條研究學習,匯聚國內外知名專家,深入研究論証、反復修改完善,不斷攻克規劃編制過程中的難題。

堅持新發展理念,“未來之城”的輪廓在規劃中日益清晰,正成為新區建設的一個個亮點。

雄安新區設立以來,沒有急於大搞基礎設施建設,而是“先植綠,后建城”。從去年秋季開始,雄安新區啟動了以建立城市森林為目標的“千年秀林”工程,到目前,以生態林為主的9號地塊一區一萬畝造林計劃已經完成。

唐河污水庫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是雄安新區的水環境治理“一號工程”。近日,這一工程首次實施存余污水處理和固體廢物清運處置作業,即將完成現場污染治理施工,隨后將開展生態修復。

該工程將有效防控唐河污水庫可能對白洋澱水生態造成的環境風險,為雄安新區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打下堅實基礎。

探索“未來之城”實現路徑

黨員們勇於擔當、攻堅克難、銳意創新,高效有序推進新區規劃建設相關工作。其中,雄安新區市民服務中心是一個被廣泛點贊的“作品”。

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雄安新區客流創歷史新高,市民服務中心迎來了5萬多名參觀者。

作為雄安新區第一個建筑項目,雄安新區市民服務中心是集中體現新區功能定位和發展理念的一個窗口。“我們努力把雄安新區綠色、低碳、智能等先進規劃理念與項目建設融為一體。”翟偉說。

雄安新區市民服務中心佔地面積24.24公頃,總建筑面積9.96萬平方米。由公共服務區、行政服務區、生活服務區、入駐企業辦公區四大區域建筑群組成,承擔著雄安新區的規劃展示、政務服務、會議舉辦、企業辦公等多項功能。

記者在進入雄安新區市民服務中心之前,被要求換乘幾分鐘一趟的新能源接駁車。因為這裡禁止燃油車駛入。而在停車場中,設置了不少充電樁。

記者注意到,海綿城市、無人超市、裝配式建筑、地下綜合管廊等,都在市民服務中心得到了創新應用。中心廣泛應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和綠色裝配式建造方式,實現設計、建造、運維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管控。

市民服務中心的建筑使用綠色環保的新材料,大范圍採用鋼結構和模塊化等裝配式建筑,在工廠完成建設后直接運來進行裝配式搭建。裝配式建筑和傳統建筑相比,不僅施工期大幅縮短了約40%,還減少了80%的建筑垃圾。

做有歷史擔當的奮斗者

“作為一名黨員,有生之年能夠參與雄安新區建設,是人生難得的機遇。我們都感到無比榮幸,絲毫不敢懈怠。”翟偉說。

和翟偉一樣,在新區規劃、建設中,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夙興夜寐、激情工作。翟偉經常在一天內往返奔波於北京、石家庄和雄安新區三地,平均每天工作超過16個小時,他說:“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深深認識到自己肩負的神聖歷史使命,每一個人都是這樣全身心投入。”

黨建工作成為推動各項工作不斷向前發展的有力保証。雄安新區規劃范圍涉及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3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干部群眾都以百倍的熱情投入到服務新區、助力新區的各項工作中。

容城縣容城鎮黨委負責人介紹,他們堅持“圍繞黨建抓中心工作,抓好中心工作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完成新區市民中心、截洪渠一期項目等多次臨時佔地任務,保証了新區建設的順利推進。

雄安新區成立后,安新縣安新鎮留村黨支部配合新區、縣、鎮中心工作,在全縣率先拆除違章建筑。“通過治理,村庄美了,村民樂了,讓老百姓進一步增強了獲得感。”村黨支部書記劉士英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齊 平 曾金華)

(責編:邱王紫藤、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