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四川抓實黨建引領重建

彰顯中國偉力的“汶川答卷”

2018年06月22日13:12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標題:彰顯中國偉力的“汶川答卷”

今年是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1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親切關懷和舉國支持下,四川省各級黨組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中央重大部署,全面加強地震災區黨的建設,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交上一份漂亮的答卷。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建強重建發展的組織體系

堅持把加強黨對災后重建發展的全面領導作為根本政治保証,著力建強組織領導體系、組織動員體系、組織保障體系,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確保重建發展有力有序有效。

——建強全域統籌的組織領導體系。省委成立災后恢復重建委員會牽頭抓總,統籌科學救災、科學重建、科學發展,完善集中力量統一指揮、各司其職協調聯動、齊抓共管高效運行的領導機制,出台《關於在抗震救災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意見》,明確要求災區各級黨組織發揮推動災后重建、服務災區群眾、凝聚災區人心、促進災區和諧“四個作用”,督促市縣鄉黨委履行主體責任不缺失、工作不斷檔,圓滿完成“三年重建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目標。2017年39個重災縣(市、區)地區生產總值是2007年的3.2倍﹔建成幸福美麗新村6384個,貧困人口由99.9萬減少到22.32萬﹔“家家有房住、戶戶有就業、人人有保障、設施有提高、經濟有發展、生態有改善”“災區變景區、家園變花園”成為美好現實。

——建強全員參與的組織動員體系。建立健全應急管理、群眾動員、對口幫扶等工作機制,做到災害發生后第一時間發出號令、第一時間啟動預案、第一時間集結到位。全省堅持戰斗在抗震救災一線的縣級以上領導干部8300多人、基層干部14余萬人,組建各類黨員搶險隊、黨員突擊隊、黨員服務隊2.3萬個,參與黨員138.3萬人。

——建強全面覆蓋的組織保障體系。針對震后重災區不少基層組織受損、建制打亂的實際,對因干部遇難造成的近千個空缺職位及時補充,在所有群眾集中安置點建立臨時黨支部、黨總支或黨委。黨的十八大以來,結合災區發展振興和脫貧攻堅需要,分類調研、分類施策、整體推進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深入開展基層黨組織“三分類三升級”活動,實施千名好書記培養引領計劃和十萬名村級后備干部培育工程,扎實推動城鄉黨建結對共建,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戰斗力引領力明顯增強。截至去年底,全省基層黨組織達21.4萬個,比十八大前增加2.1萬個,村級集體經濟空殼村從2014年58.6%下降到21%。

統籌優化干部人才資源 鍛造重建發展的中堅骨干

堅持把選賢聚能作為重建發展的頭等大事,認真落實新時期好干部標准,緊緊圍繞事業需要排兵布陣、調兵遣將,統籌災區領導班子科學配備、結構優化、遞進培養和能力培訓工作,推動優秀干部人才資源向一線聚集,當好災區人民的勤務員、災區群眾的主心骨。

——突出黨政正職配強領導班子。對領導班子定期分析研判,精准選拔政治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的干部充實災區黨政班子,改善班子結構,增強整體功能。2016年換屆期間,全省統籌選配市(州)黨政正職20名,跨市(州)選配縣(市、區)黨政正職21名,市(州)跨縣(市、區)選配鄉鎮黨政正職78名。成都市從建立干部專項考察制度、配齊配強領導班子等4個方面加強災后重建干部隊伍建設,出台重災鄉鎮黨委書記管理辦法,對災后重建中表現突出、成績顯著的鄉鎮黨委書記,納入市管后備干部管理。阿壩州根據災后恢復重建和班子結構需要,由州縣部門副縣級領導干部擔任映秀、漩口兩鎮黨委書記,爭取中央國家機關、對口支援省市選派155名干部來州挂職。

——樹立實干導向強化正向激勵。將注重基層、注重實踐、注重民意、注重實績的導向貫穿干部培養選拔全過程,完善提拔使用、表彰獎勵、關心關愛等政策措施,引導干部敢於擔當、苦干實干。2016年換屆期間,市縣兩級分別有271名、1157名在重大考驗、重大工作中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干部被提拔重用。綿陽市先后提拔使用81名在抗震救災一線表現突出的干部,從災后重建一線選拔近50名干部進入縣(市、區)領導班子。雅安市出台記功獎勵辦法,從工作一線選拔7名正縣級、22名副縣級干部,對80個單位、150名個人記功獎勵。

——緊扣發展需要提升攻堅能力。在省級層面,圍繞災后恢復重建、全面創新改革、鄉村振興、脫貧攻堅、依法治省、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等重大任務,定期舉辦示范培訓班,帶動各級年均培訓干部107萬人次。德陽市著眼長遠發展需要,深入實施優秀干部人才遞進培養計劃,近5年遴選培養2600名優秀干部人才。

——聚集優秀人才強化智力支撐。出台激勵引導教育衛生人才服務基層的意見,推動“三支一扶”“特崗教育”“西部志願者”等計劃重點向災區傾斜,在公務員招錄、人才引進培養選拔、專業職稱評定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什邡市以北京對口援建為契機,在科技、教育、醫療等方面引入5大類132項智力援助,使當地發展“根茁花且紅,智開業更興”。都江堰市根據國際生態旅游名城建設需求,出台“人才新政十二條”政策,補充旅游經營管理、營銷策劃、產業招商等急需緊缺高層次專業人才。

充分激發引領示范效應 凝聚重建發展的磅礡力量

堅持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把保障改善民生作為災后重建發展的重中之重,團結凝聚群眾,激發內生動力,推動形成投身偉大實踐、創造歷史偉業的強大合力。

——強化引領性,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堅持問題導向,加強政治引領,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促進基層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打造實施“萬村黨建富民、建設美好家園”行動的堅強戰斗堡壘。彭州市突出增強村級黨組織政治功能,構建了“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災后新型村級治理機制。蘆山縣探索產業鏈上“黨建+”模式,採取“支部+協會+農戶”“支部+聯盟”等方式,促進基層黨建與產業相融互促,帶動發展中藥材種植等產業15.4萬畝。

——強化先進性,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堅持把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推進重建發展結合起來,推動黨性鍛煉與弘揚偉大抗震救災精神深度融合,增強黨員先鋒意識,激勵引導他們在服務保障災后恢復重建、發展振興中做合格黨員、當干事先鋒。廣元市創新“眾籌”模式籌資1800余萬元,建設黨員精准扶貧示范項目,助推貧困人口由2012年底42.8萬減少為2017年底9.74萬。綿竹市組織開展“強擔當促效率、強責任促發展、強服務促和諧、強‘四好’促富民、強改革促效益、強規范促創新”的“六強六促”先鋒行動,引領廣大黨員當干事先鋒、發展先鋒、服務先鋒、致富先鋒、改革先鋒和奉獻先鋒。

——強化主動性,發揮人民群眾主體作用。發揮組織優勢、組織力量,創新群眾工作方式方法,利用“農民夜校”等載體,深入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增強主人翁意識,凝聚起重建發展的磅礡力量。汶川縣將5月12日設為“感恩日”,積極倡導感恩黨、感恩祖國、感恩援建、感恩社會的深切情懷,營造“用加法去愛、用減法去怨、用乘法去感恩”的濃厚氛圍,帶動各族群眾把感恩情懷化為加快發展振興、建設美好家園的實際行動。(通訊員 川組)

(責編:謝倩、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