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2018年06月01日09:12    來源:《求是》

原標題: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核心要點:

■ 黨的十八大以后,習近平總書記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形象地概括為“中國夢”,並明確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是全體人民和中華兒女的共同事業,絕不是靠哪一個人、哪一部分人能實現的,必須緊緊依靠全民族、全體人民和中華兒女來實現,必須凝聚起全民族、全體人民和中華兒女的智慧和力量。

■ 越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需要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所概括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隻要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發揚偉大的民族精神,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 越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要依靠全體人民實干。“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經常講的一句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靠實干,基本實現現代化要靠實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靠實干。這是對全黨講的,也是對全體人民講的。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是一項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最大的民生工程,是一項中華民族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歷史性工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各項目標、要求,實打實地擺在我們的面前,不能打一點折扣。我們唯有帶領和依靠全體人民擼起袖子實干苦干,積累土以為九層,積跬步以至千裡,積寸功以達盈丈,才能達到預定的目標和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論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時,突出強調了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性,並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理念。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他明確指出,必須堅持“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他又進一步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並提出要進一步弘揚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我們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定要深入理解和把握關於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思想觀點。

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是人民的事業、全民族的事業,必須依靠人民創造

是人民創造歷史還是英雄創造歷史?這是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根本區別。堅持唯物史觀,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民族復興的歷史偉業,是中國共產黨與此前中國各種進步政治力量不同的立場和品格。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遭受西方列強的欺凌,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泥潭,山河破碎,國弱民窮。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為了民族的復興,竭盡心智,甚至付出鮮血和生命,但他們終究沒有形成大格局,造成大氣候。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或止步於師夷長技以制夷,或止步於資產階級改良,或止步於樹起“五族共和”的旗幟,終究未能從根本上改變國家和民族陷落的命運。究其根本原因,即在於他們沒有也不可能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也不可能認識到人民群眾在民族復興歷史偉業中的主體地位,從而也就不可能喚起全民族的覺醒,發動和組織千百萬人民群眾與自己一起奮斗。

中國共產黨是按照馬克思主義建立起來的黨,是用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歷史觀武裝起來的黨。中國共產黨把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確定為自己的根本宗旨,並且形成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線。在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指出:“革命戰爭是群眾的戰爭,隻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爭,隻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爭。”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用詩句描述“六億神州盡舜堯”,並提出要依靠人民群眾向一切可以發揮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門進軍,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深刻指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極其艱巨復雜的任務擺在我們的面前。很多舊問題需要繼續解決,新問題更是層出不窮。黨隻有緊緊地依靠群眾,密切地聯系群眾,隨時聽取群眾的呼聲,了解群眾的情緒,代表群眾的利益,才能形成強大的力量,順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項任務。”正是因為我們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始終堅持依靠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才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勝利。可以說,黨的奮斗歷史就是一部堅持和發展黨的群眾路線的歷史。

黨的十八大以后,習近平總書記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形象地概括為“中國夢”,並明確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論述,不僅鮮明地把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真正融為一體,體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表達了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而且深刻揭示了人民群眾是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的決定性力量,深刻揭示了依靠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途徑。

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無疑是全民族的事業,是全體人民和中華兒女的共同事業,絕不是靠哪一個人、哪一部分人能實現的,必須緊緊依靠全民族、全體人民和中華兒女來實現,必須凝聚起全民族、全體人民和中華兒女的智慧和力量。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每一個人,不管置身於哪個社會階層,不管從事什麼職業,都是新時代的見証者、參與者和奮斗者,都要在這一歷史偉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同祖國根連脈系,也要參與到這一歷史偉業中來,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越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需要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正式提出開啟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新征程。從現在起,再用30多年的時間,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中華民族復興大業更加輝煌壯麗的歷史篇章,不僅需要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在物質上更加強大起來,而且需要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在精神上更加強大起來!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但是,越是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形勢就越復雜,任務就越艱巨,矛盾和困難也就越多。如同登山一樣,越接近頂峰越艱難。那麼,這個時候要靠什麼?更要靠黨和人民強大的精神動力,更要靠人民弘揚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和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所概括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還指出,隻要13億多中國人民始終發揚偉大的民族精神,我們就一定能夠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就一定能夠達到創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偉目標,就一定能夠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就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族精神作出的新概括,既深刻反映了數千年來中華民族形成的傳統精神特質,又深刻體現了新時代中華民族精神新的內涵,極大地提振了中華民族、中華兒女的精氣神!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要攻堅克難,攀登高峰,創造新的歷史奇跡,最需要的就是這種精氣神!

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一個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最終決定於人民的創造力,而人民的創造力又源於人民的創造精神。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激發了中國人民破壞一個舊世界、建設一個新世界的革命精神和創造精神。人民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最后戰勝了內外敵人,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嶄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建立后,我們黨又團結依靠人民完成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上個世紀70年代末以來,黨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極大地釋放了人民群眾的創造力,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把這些歸根於人民群眾的創造精神,他說:改革開放中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群眾在實踐中提出來的,群眾發明的,基層創造出來的。今天,我們創造新的偉業,一定要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尊重和發揮人民群眾的創造精神,將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巨大創造力充分發掘出來。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奮斗精神的人民。中華民族“兩個一百年”宏偉奮斗目標,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可以實現的,全黨全國人民必須准備付出更為艱苦的努力。行百裡者半九十,距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近,我們越不能懈怠,而越要鍥而不舍、馳而不息。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始終努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為黨和人民事業營造十分有利的條件。今天,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是克服各種困難、戰勝各種風險和挑戰的決定性因素,全國各族人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勠力,共同推動我們偉大事業向前發展。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結著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尋夢、追夢、圓夢的社會理想,凝結著中華民族近代以來前仆后繼的奮斗歷史,凝結著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的精神追求。今天,我們要高高舉起中國夢這面精神旗幟,激勵和鼓舞人民發揚偉大夢想精神,敢想敢干,百折不撓,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三、越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要依靠全體人民實干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經常講的一句話。他明確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靠實干,基本實現現代化要靠實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靠實干。這是對全黨講的,也是對全體人民講的。功崇惟志,業廣惟勤。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走向富強,最終要靠全體人民實干。沒有億萬人民的實干,任何願望都是一句空話,再宏偉的藍圖也會落空,再美好的夢想也不會成真。

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是一項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最大的民生工程,是一項中華民族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歷史性工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各項目標、要求,實打實地擺在我們的面前,不能打一點折扣。我們唯有帶領和依靠全體人民擼起袖子實干苦干,積累土以為九層,積跬步以至千裡,積寸功以達盈丈,才能達到預定的目標和要求。

群眾自己解放自己,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一個基本觀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黨的奮斗目標。我們黨要永遠做人民的主心骨、領路人,要為人民的美好生活鋪路架橋,要為人民排憂解難。但是,幸福不會從天降,13億多人民的美好生活最終要靠人民群眾用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去創造。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實現中國夢,創造全體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繼續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人。目前,全國還有幾千萬貧困人口沒有脫貧。我們必須實打實,做到真脫貧,脫真貧。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無疑需要加大政府組織領導、政策支持和各方幫扶力度。但是,更要著力激發貧困群眾自力更生、發展生產、脫貧致富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依靠貧困群眾自強自立,苦干實干,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和艱苦創造,改變自己的命運,那種“靠著牆根晒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的精神狀態是不行的,貧困群眾決不能養成“等靠要”的思想與懶惰無為的習慣。勞動是財富的源泉,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今天我們依靠人民實干興邦,就要弘揚中華民族辛勤勞動的傳統美德,在全社會進一步形成崇尚勞動的良好風尚,使全體人民進一步煥發勞動熱情,釋放勞動潛能,創造勞動價值,依靠勞動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 楊勝群 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常務副主任)

(責編:謝倩、閆妍)
相關專題
· 專家輔導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