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林振義

2018年04月16日08:55    來源:《求是》

原標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是我們黨人民立場的邏輯必然、不忘初心的題中之義,也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客觀要求。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為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提供更有力的保障。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是保証人民當家作主的組織形式。要通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推動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加強協商民主制度建設,更好發揮人大的職能作用和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保証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廣泛持續深入參與的權利﹔推動完善黨和國家機構的科學設置、權力的科學配置、人員的合理組合、運行的高效有序,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構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推動完善基層民主制度,加強基層政權建設,推動治理重心下移,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促進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切實落實與真正實現。

完善為民謀利、為民辦事、為民解憂、保障人民權益的體制機制。黨和國家的機構是要給人民群眾辦事的,是要給人民群眾創造和帶來利益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要在完善公共服務管理體制、深化人大、政協和司法機構改革、深化群團組織改革、推進社會組織改革、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等方面,突出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為民謀利,通過完善公共服務管理體制,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推進城鄉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制度統一,促進公共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邊遠地區和生活困難群眾傾斜,著力破解民生難題、增進人民福祉,更多創造公平機會和公正環境,促進全社會受益機會和權利均等﹔要為民辦事,通過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在教育文化、衛生健康、醫療保障、退役軍人服務、移民管理服務、生態環保、應急管理等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領域加大機構調整和優化力度,最大限度方便群眾,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要為民解憂,通過改革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管理體制,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構建環境治理體系,回應人民對更優美環境的期盼,讓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要保障人民權益,通過深化人大、政協和司法機構改革,更好實現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更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不斷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人民共同富裕。總的來說,要通過調整優化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提高為民履職的能力和水平,提升為民服務的效率效能,以更好激發人民群眾創新創業活力。

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把改革進行到底。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對利益關系的調整、變革,是要重塑新的利益格局,是要動黨政機構和黨員干部自身的“奶酪”的,本質上是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那樣,大力弘揚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精神,勇於革命,特別是勇於自我革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之所以能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就是因為我們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雖千萬人吾往矣。中國共產黨人有了這樣一種覺悟,就會奮發有為、勇於擔當、主動改革。在這個意義上,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就是今日中國共產黨和黨員干部精神狀態最好的“檢驗場”“磨刀石”,我們要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答好這份考卷。

(作者:中共中央黨校科研部主任)

(責編:宋鶴立、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