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到:

“無我”與“有我”

——學習楊漢軍同志感想體會

北京市平谷區委常委、組織部長 劉震

2018年04月10日13:5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楊漢軍同志是新時代組工干部的優秀代表。他用自己一生的行動,生動詮釋了共產黨員和人民公仆的深刻內涵,以“無我”的境界和“有我”的擔當,鮮明樹立了忠誠干淨擔當的好干部標准。

“無我”是一種境界。“無我”,就是我不再是我自己的,而是把自己的一生、所有的一切都交給黨、交給組織、交給人民﹔在其位謀其政,把個人得失拋在腦后,是不為虛名所動、不為利益所誘,不居功自傲、不好大喜功。楊漢軍的“無我”之境,體現在他“不分親疏遠近,不看關系背景,堅持以公心識人用人”的無私﹔體現在他“公事到辦公室談,家門是敲不開的”自律﹔體現在他“組工干部站起來是送人梯,躺下來是渡人橋”的公心。學習這種境界,就是要切實做到大公無私、公道正派,工作想得多、看得重,名利想得少、看得淡﹔群眾想得多、看得重,個人得失想得少、看得淡﹔心無旁騖,無私奉獻,清白做人、干淨干事,永葆共產黨人本色。

“有我”是一種擔當。“有我”,就是急事、難情有我在,險阻、重擔我來扛﹔是面對是非敢於亮明立場,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對事業時刻秉持“久久為功”的韌勁、對責任時刻堅守“舍我其誰”的擔當。我們在楊漢軍10天輾轉18000公裡的引才路上看到了這種擔當﹔在他殫精竭慮,挂帥推進“紅色引擎工程”上看到了這種擔當﹔在他55歲仍時刻站在前沖在先,爭做想改革、敢改革、會改革的“領頭獅”身上看到了這種擔當。踐行這種擔當,就是要發揚勇挑重擔、執尖披銳、改革創新的精神,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黨的事業記在心中,把責任擔當舉過頭頂,有迎難而上的精神、破解難題的能力、較真碰硬的底氣,將崗位當考場,奮勇爭先、克難攻堅。

“無我”和“有我”相輔相成、互為補充,是構成好干部的兩個關鍵要素。廣大組工干部要以楊漢軍同志的先進事跡和崇高品質為鏡,將楊漢軍精神內化於心、外踐於行,突出“把官做淡、把事做精、把人做大”標准,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一步一個腳印,以釘釘子精神踏踏實實干好工作,做貫徹新思想的標杆、落實新戰略的模范、擔當新任務的表率,爭做新時代的優秀組工干部。

(責編:高巍、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