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奏響新時代的凱歌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列研討會第二場研討會綜述

李 文

2018年04月09日08: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3月30日至31日,中宣部在上海市召開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列研討會第二場研討會,會議主題是“新時代 新目標 新征程”。中央有關部門、社科研究單位、高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院)、理論工作“四大平台”、上海市社科理論界部分專家學者以及地方負責同志共120多人參加了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一中、二中、三中全會精神進行深入研討交流,取得了一批有新的認識、新的深化的研究成果,進一步統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識。

  第一,關於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大的重大意義、鮮明主題和主要成果。與會專家一致表示,黨的十九大站在歷史和全局的高度,擘畫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宏偉藍圖,指明了“中華號”航船駛向偉大復興勝利彼岸的前進方向。

  有專家提出,黨的十九大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座豐碑。黨代會在黨的歷史上起著標志和領航的作用,每次黨代會都會領航黨的隊伍、黨的事業,乃至整個國家,朝著勝利的方向前進。黨的十九大是在一個重要階段和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領航中國邁向更加輝煌的天地,在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重大的意義。

  有專家認為,黨的十九大的鮮明主題蘊含的思想非常深刻。68個字內容十分豐富,向世人作出了鄭重宣示:一是宣示了我們黨一直秉持的初心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二是宣示了我們黨始終高舉的偉大旗幟,就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三是宣示了我們黨為之奮斗的偉大目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有專家表示,黨的十九大取得了豐碩成果,影響極為深遠。一是選舉產生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再次明確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在全黨的核心地位,一批經驗豐富、德才兼備、奮發有為的同志進入中央領導機構,充分顯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興旺、充滿活力﹔二是概括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並將其寫入黨章,確立為我們黨的行動指南,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又一次與時俱進﹔三是在准確把握我國發展新特點新要求的基礎上,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重大政治判斷,對未來30多年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戰略安排﹔四是就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大政方針,就推進黨和國家各方面工作作出了戰略部署。黨的十九大后,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把黨的十九大取得的理論成果、實踐成果、制度成果載入新修改的憲法,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成就新經驗新要求,集中反映了人民的共同意志和願望。

  第二,關於深入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和科學體系。與會專家一致表示,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是黨的十九大的重大歷史性貢獻。我們黨高擎這一偉大思想火炬,就是要照亮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偉大征程,凝聚起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的磅礡偉力。

  有專家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強大的解釋力創造力凝聚力感召力。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來說,這一思想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寫出了馬克思主義的新版本,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又一次飛躍,為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從中華民族來說,這一思想系統闡述了民族復興的深刻內涵、歷史方位、實現路徑和戰略步驟,使我們實現了精神上的完全主動、戰略上的完全主動,為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提供了行動指南﹔從世界范圍來說,這一思想以一系列全新理念和重大舉措深刻回答了關於“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時代課題,為破解當代人類發展困境、開辟人類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指明前進方向,成為引領21世紀全球發展的一面旗幟。

  有專家表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個系統完備、邏輯嚴密、內在統一的科學體系。這一理論體系博大精深,猶如一棵參天大樹,扎根沃土、主干遒勁、枝繁葉茂。其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鮮明主題和核心要義,“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是核心內容。要准確理解這一科學體系,就要把握它的“四梁八柱”,弄通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融會貫通、悟其真諦。

  有專家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極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八個明確”是指導思想層面的概括,是這一思想支柱性、框架性的主干內容,是對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回答﹔“十四個堅持”是行動綱領層面的概括,是對新時代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回答,是“八個明確”內容在實踐層面展開。這充分說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是指導思想,又是行動綱領,集中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戰略與戰術相結合的鮮明特色。

  第三,關於准確理解黨的十九大的重大判斷和戰略安排。與會專家一致表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是對歷史方位和階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斷,是對未來30多年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戰略安排的時代依據。正是基於此,黨和國家事業有了新的出發點和路線圖。

  有專家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集中體現了社會發展的連續性與階段性的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既是過去40年實踐和理論“雙重探索”的直接承續,又是在新起點上順時馭勢而實現的歷史飛躍,集中體現了遵循歷史客觀規律與發揮主體能動性的統一、長期的量變積累與歷史節點質的飛躍的統一。

  有專家提出,新時代的時空坐標規定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一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是進入新時代的最鮮明體現﹔二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是進入新時代的內在規定性、決定性因素﹔三是歷史交匯期的新任務和新目標是進入新時代的實踐內容﹔四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從世界大國逐步成為世界強國是進入新時代的世界性標識。

  有專家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內涵是“五重界定”的統一。黨的十九大報告用五個“是”,分別從奮斗主題、偉大事業層面,強國坐標、兩步走戰略層面,人民期待、美好生活層面,初心使命、偉大夢想層面,國際地位、世界貢獻層面等五個維度來詮釋新時代的豐富內涵。同時,報告中提出的“三個意味著”,深刻闡釋了新時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和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深遠影響和重大意義。

  有專家認為,關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重大政治判斷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立論的基礎。一是過去5年的歷史性變革,是習近平總書記准確研判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並據此確定治國理政方略的結果﹔二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要內涵和依據﹔三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新的發展戰略和部署,均由關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科學分析而來。

  有專家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是一個全新的圖景。新征程的“新”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新的歷史起點,即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是新征程最直接、最現實的依據﹔新的時間節點,即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的目標要求,即我們奮斗的戰略目標的內涵和外延都有了進一步豐富和拓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更加具有時代性和世界性意義﹔新的主要矛盾,即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第四,關於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與會專家一致表示,黨的十九大就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為各地各部門、各方面各領域推動事業發展提供了明確路徑。必須按照學懂弄通做實的要求,拿出實實在在的舉措,以釘釘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實,把各項目標任務和戰略部署落到實處。

  有專家提出,必須堅定不移落實三個“一以貫之”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集中反映了謀事、干事、成事的普遍規律,深刻揭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三大決定性要素:走對發展道路、英明政黨堅強領導、戰勝風險挑戰。隻有這三大要素相互貫通、相映成輝,才能共同托起中國夢。

  有專家認為,現代化經濟體系是建設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隻有形成現代化經濟體系,才能更好順應現代化發展潮流和贏得國際競爭主動,才能為其他領域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在當前一個全新的歷史方位和國際國內環境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走自己的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

  有專家提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根本要用制度體系保証人民當家作主。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賦予了新的內涵。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使我們的政治制度充分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

  有專家認為,必須筑實文化自信的根基。堅定文化自信,需要有效夯實根基。一是筑實認知認同根基,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紅色文化和革命傳統傳承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教育體系﹔二是筑實創新創造根基,以思想理論、學說體系、文藝作品、文化新業態等的精彩紛呈,把文化創新創造中取得的新成果奉獻給世界﹔三是筑實民眾素質根基,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文化發展的全過程,讓文化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有專家認為,必須著力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的新剛需。進入新時代,人們對食品安全、環境污染、社會秩序、教育質量、醫療服務、旅游觀光等方面的高度關注,反映了人民群眾對追求美好社會的新剛需。必須根據人民群眾新剛需的復雜性、多樣性、發展性,綜合利用行政的、市場的、志願的、法治的、技術的等多種機制,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有專家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關鍵在補短板、提能力、抓落地。補短板,就是補齊推進綠色發展、生態保護、農村環境治理等方面的制度短板﹔提能力,就是提升基層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治理能力和環保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抓落地,就是狠抓各項改革舉措的落地見效,建立改革舉措的反饋、評估和調整機制。

  有專家認為,以黨的政治建設統領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一是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二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把全黨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確立的大政方針上﹔三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提高黨內政治生活質量,在全黨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四是加強黨員的黨性教育和黨性鍛煉,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永葆共產黨人本色。


  《 人民日報 》( 2018年04月09日 08 版)

(責編:宋鶴立、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