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躬身為民謀福祉——記西藏昌都市卡若區卡若村選派支部書記布嘎

萬慧 陳志強 周婷婷

2018年04月08日10:02    來源:西藏日報

出昌都市區后,沿瀾滄江一路向南,車行12公裡,就來到了昌都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點——卡若區卡若鎮卡若村。

聽說要採訪選派村支部書記布嘎,駐村工作隊隊長巴桑卓瑪熱情地抱出了布嘎書記一堆厚厚的獎狀:“第二屆全區村民自治工作先進個人”“昌都縣優秀共產黨員”“昌都市先進雙聯戶”“自治區文明戶”……

一問才知道,這個榮獲諸多獎項的書記今年46歲。說話間,一個身高一米八,穿著藍白襯衫、帆布鞋、尼龍褲的男子走進了記者的視線。就著酥油茶,布嘎將自己的故事一一道來……

“我最大的心願是全村人都富起來”

15年前,布嘎大膽嘗試,拿出家裡的全部積蓄,買了一輛貨車在周邊跑運輸。

第一年,淨賺3、4萬元。隨后收入一年比一年高,2008年便買了第二輛運輸車,光2010—2011年,兩輛車淨賺30多萬元。

“自己富不算富,全村人都富起來才是我最大的心願。”布嘎暗下決心,搞運輸隊的想法冒了出來。

村民們看到布嘎因為跑運輸賺了“大錢”,很多人願意加入運輸隊。2012年,擁有10輛運輸車的卡若村平安運輸隊正式成立並運營起來,這是卡若村第一個村集體經濟。

如今,運輸隊擁有104輛車,有60多戶村民參與,年收入5、600萬元。

“發展集體經濟,是村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在布嘎的帶領下,村裡相繼組建了農牧民施工隊,開辦砂石場、碎石場,引導群眾參與多種經營、拓寬致富渠道。

2016年8月,為壯大村集體經濟,進一步鞏固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成果,布嘎帶領群眾建起了卡若扶貧生態農業體驗園。園內有5座溫室大棚,白菜、青椒、黃瓜、西紅柿、四季豆、香蔥、草莓等蔬果應有盡有。

如今,體驗園內大棚種植的蔬果已經長出了一茬又一茬,已帶動30個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

“隻要大伙兒幸福,我就值了”

2012年,布嘎任卡若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

他做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決定:自斷“財富路”,賣掉自己的運輸車。

“我得全身心投入到新工作中來,為群眾做好服務。”布嘎說。

隨后,他帶領村“兩委”班子創辦“雙語夜校”,著力加強村“兩委”班子綜合理論水平﹔定期組織班子成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全村發展大計,並定期公示村黨支部的決定決議,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加大村務公開力度,制定村財務公開制度,使村委會各項工作做到有規可依、有章可循﹔把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的農牧民黨員組織培養成宣講隊,深入群眾集中宣傳各項惠民利民好政策、區內外脫貧致富先進典型,引領群眾樹立不等不靠、苦干實干的思想……

“隻要大伙兒生活幸福,我就值了。”布嘎是這樣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2016年3月4日,卡若—北京新村建設工程正式開工,打造昌都市的小康示范村。

工程建設前期,村裡要修路、擴路,不少村民不願意搬遷、抵制讓地。

布嘎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主動讓出自家3畝多耕地修建了八寶廣場,村民紛紛效仿,使易地搬遷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那時候,1畝地的價值將近6萬元,3畝多地價值近18萬元,布嘎書記為了村子的發展,能做出這麼大的犧牲。大家都覺得,不能隻想著自己,而耽誤了全村的發展。”村民洛曲深有感觸地說。

“每一個村民都是我的家人”

陽光明媚的下午,77歲的老人仁增成措家迎來了一位常客——布嘎,他是來幫著打掃衛生的。

平時過來幫老人收拾一下屋子,與老人談談心,已經成為布嘎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雖說這個家隻有仁增成措與60歲的妹妹兩人住,但屋內家電家具一應俱全,實木地板被擦得一塵不染。

說起布嘎,仁增成措感激之情溢於言表:“房子裝修的時候,布嘎書記幫我們跑前跑后,費了不少心。樓上樓下的地板,全都是書記出錢給買的,平時生活中隻要有困難,書記都會盡力幫助我們,他就是我們的親人。”

在布嘎心裡,每一個村民都是自己的家人,“隻要村民有困難,不論大小,我都會竭盡全力去幫忙。”

2015年,布嘎還自掏腰包4萬多元,為54歲的孤寡老人向巴仁青新蓋了房子,讓老人告別危房,住上新房。

此外,布嘎還積極為村民就業搭架子、鋪路子,先后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29戶114人轉移就業,實現人均增收4500元。2016年3月,布嘎積極組織村民參加服務員、收銀員、保潔、建筑施工、摩托車維修等培訓,參加培訓的數十名村民都拿到了結業証,其中有10多人通過培訓找到了工作。

布嘎,就是這樣一個人,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踏踏實實做事,真心實意助人。

布嘎的故事一摞摞,在漫漫歲月中,越來越厚,越來越醇,令人著迷,一讀方休……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