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到:

抓思想武裝 看政治擔當 立規矩意識

“雲嶺鐵軍”這樣鍛造

2018年03月30日13:50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標題:“雲嶺鐵軍”這樣鍛造

  新時代的雲南,集脫貧攻堅、深化改革、民族團結、邊疆鞏固多重任務於一身,也面臨疊加的發展機遇。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在於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干部隊伍。

  黨的十九大以來,雲南省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加強干部思想武裝、提高政治意識,選用干部突出政治標准、體現政治擔當,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干事創業的從政環境正在形成,干部精神狀態和工作作風有了積極變化。

  “過去就是在上班,現在有了干事業的感覺。”行走雲南,許多干部切實感到了自身的變化,奮力交出一份新時代的發展答卷:2017年,雲南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5%,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6個百分點﹔當年預計實現115萬貧困人口脫貧。

  思想政治建設,一點都不虛

  大理洱海東北角的雙廊,是一個令人心馳神往的風光小鎮。現在,走進這個“蒼山洱海風光第一鎮”,看到的卻是一片緊張忙碌的施工現場,不見了往日游人如織的熱鬧。為了搶救性保護不堪重負的洱海,去年4月以來,雙廊鎮關停所有628家餐飲客棧,集中建設截污排污設施。

  “之前最擔心老百姓不理解。”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雙廊工作隊隊長張紹璽很關切這期間村民要作出的犧牲,“去一家店做工作,女主人聽到之后哇的一聲哭了。”然而,新發展理念下的環境治理“短痛”,最終受益的還是群眾和投資者。如何將新理念植入群眾的思想?如何引導大家算大賬、算長遠賬?

  大理州選派干部組成工作隊,12名隊員和當地干部一同扎在鎮上,白天進村入戶,晚上開會匯總,幾次召開大型座談會,面對面講透政策、解答疑惑,黨員經營戶帶頭執行、提前停業。施工至今,雙廊鎮沒有發生大規模阻工和群體性事件,治理行動平穩進行。

  中央精神歷經省、州市、縣、鄉鎮、村,最終讓群眾真心接受,並不是簡單的事。在張紹璽看來,最關鍵的是:“從省裡到基層,反反復復地學習領悟習總書記在雲南考察工作時的講話精神,自己吃透了,才能提高政治站位,發動群眾參與。”工作隊的干部們感到,隻有各方在思想上達成一致,工作才能順利地推進,思想政治建設,一點都不虛。

  滇池邊有著“古滇都邑”之稱的昆明市晉寧區,同樣面臨新形勢帶來的沖擊。隨著近年來一批重大項目落戶,晉寧區迎來了大開發的機遇。但干部卻不同程度存在信心不足、精神不振、能力不匹配等問題,還發生了幾起群體性事件及縣處級干部貪污案件。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晉寧區從思想政治建設入手,首先進行理論武裝和價值觀引導,以全區清晰科學的發展思路和願景贏得干部群眾高度認同,為干部注入了動力源。

  過去重視管工作,忽視管人頭、管思想,這種狀況正在雲南逐漸改變。雲南堅持毫不放鬆地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把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作為經常性教育的基本內容,納入各級干部教育培訓主體班次以及各級基層黨組織“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學習內容。省委帶頭作表率,僅2017年就舉行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13次,省委常委帶頭下基層宣講,切實把全省黨員干部的思想統一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來。

  保山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楊春林多年研究黨的建設,他深切體會到:“思想政治建設是干部隊伍建設的先導,它讓你既明白所為何事,又清楚做事的意義,從而激發出人的內在動力。”

  抓好一把手,政治責任擔起來

  發現副職履職不給力,常有一把手寄希望於組織來調整。“確有嚴重問題的依程序調整,但要是都來找組織,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昆明晉寧區委常委、組織部長李雁昆發現。晉寧區為此設置了一個中間環節——有痕跡的組織約談,由組織部、紀委等部門參與,對“問題”干部進行組織約談,規定整改期限,依舊沒改進的,啟動組織處理。

  “工作時間長了,有的干部難免‘油膩’了,遇到干部有不正常作風,單位主要領導要敢於亮劍,不能把責任都推給組織。”李雁昆說,增設這麼一個環節,有效地督促了一把手履職盡責。

  政治建設、責任擔當,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高頻詞。雲南緊緊抓住一把手這個“關鍵少數”,壓實政治責任,加強干部隊伍政治建設、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在干部選任關鍵環節上,雲南省作出一系列剛性規定:各級黨委(黨組)向上級報送擬提拔或者重用人選時,主要負責人進行廉潔把關簽字確認﹔個人向組織人事部門推薦領導干部人選,必須署名推薦﹔黨委(黨組)或者個人必須對干部提名推薦工作負責,把關不嚴,導致用人失察失誤、干部帶病提拔的,嚴肅追究責任等。

  在黨建責任方面,雲南省健全完善基層黨建工作責任落實體系,層層傳導壓力、級級強化問責。針對基層黨組織政治責任淡化、政治功能虛化等問題,雲南省連續三年實施“基層黨建推進年”“基層黨建提升年”“基層黨建鞏固年”,一錘接著一錘“釘釘子”,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提升組織力。

  在楊春林看來,加強政治建設、壓實黨建責任,不能僅僅滿足於做好程序性的黨務工作,完善責任落實體系,就是運用系統思維,把干部的責任擔當和積極性激發出來。

  “平時不敢放鬆,做得不好他們就‘收拾’我!”保山市永昌街道黨工委書記陸德富笑談中透著自信。他說,現在市裡特別注重過程管理和結果運用,年初給黨組織開出責任清單,年中多輪督查,督查組直接插到社區、村支部等看落實,黨建考核由年底的“一錘子買賣”變成“全天候管理”。

  壓力傳導到街道,街道每月召開一次街道、社區、小組三級干部大會,解決信息不暢問題。該街道紅廟社區過去因執行政策卡殼,黨組織不作為,一度是軟弱渙散反面典型。如今通過加強黨的建設,服務凝聚居民,實現華麗轉身。

  能上能下,關鍵看政治擔當

  “連這樣都能調整!”去年以來,縣級4名黨政正職因為脫貧攻堅不力,依程序被調整,4名被調整的正職均被安排為州市政府部門副職。“一步回到十年前”,力度之大讓干部們感到了不小的壓力。

  “讓干部下得心疼,才能形成有效震懾。”在省委組織部干部二處處長韓富海看來,“過去,有的干部認為,不違紀違法就調整不了,‘理論上’不脫貧不調整,認為你不能拿他怎麼樣。現在,就是要讓干部認識到,混日子是不行的,脫貧攻堅大業絕不能耽誤。”

  在雲南,脫貧攻堅就是首要政治責任、新時代的第一場硬仗,雲南注重從脫貧攻堅中的表現看干部的政治擔當。去年9月,省委組織部開展在脫貧一線考察考核干部及縣黨政正職分析研判工作,不打招呼,不簡單聽匯報,直接到縣裡、項目一線等一對一談話,掌握干部真實情況。上述4名干部在這個過程中被發現履職不力,嚴格按程序調整。

  雲南把推進干部“能下”常態化列入各級組織人事部門重點督查項目,建立定期盤點報告制度,促進干部合理流動。堅決糾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對2013年以來“帶病提拔”的領導干部選拔任用過程進行倒查,對存在違規情形的19個相關責任人和責任單位進行了問責。

  “能下”是手段不是目的,關鍵要讓好干部脫穎而出。雲南在選人用人上嚴格政治標准,注重依事擇人,優先重用敢於創新、敢於突破的干部,堅決調整畏首畏尾、推諉塞責的干部,逐步形成了導向鮮明的干部選任新氣象。

  “過去干部工作嚴格按程序走完就好了,但現在不行,干部工作要適應新時代的新要求。”保山市委組織部部務委員李志承感到。

  下了飛機,從昆明長水機場步行走出,長長走廊裡扑面而來的是雲南各地五彩斑斕的風景宣傳畫,保山有些與眾不同,大力展示的是工業園區建設規劃,發展勁頭呼之欲出。這些年,滇西的保山從過去以農業為主、工業不成氣候的困境中走出來,大力發展工業園區,一批大企業大項目落戶,發展增速居雲南省前列。

  關鍵就在於選出了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干部。保山市干部選任工作突出政治標准,一大批自覺嚴格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的重大決策部署,並將其轉變為行動自覺的干部涌現出來,一批在脫貧攻堅、招商引資、邊貿交流等急難險重一線干事創業的干部得到重用。龍陵縣外事辦一位主任科員年過50,在過去興許就退居二線了。但是他緬甸語和英語基礎較好,人熟地熟,被提拔到保山市駐密支那辦事處擔任副主任,充分發揮了作用。

  “過去,一有崗位空缺,議論的聲音很多。現在不同了,沒人為這去跑,心思放在干事上,大家相信組織會客觀公正。”韓富海感到,現在政治生態更加清朗,真正選拔了一批能干事的人。

  管到八小時外,規矩意識立起來

  過去在保山,飯局前流行玩上幾把“幺子分”,賭酒風嚴重影響了黨員干部的形象。現在,再到飯店裡看看,黨員干部參與的幾乎銷聲匿跡。剎住這股風的是保山的“兩禁”:嚴禁黨員干部在任何場合、以任何理由賭酒和賭博,對頂風違紀者,一律先免職,再處理。

  保山市還制定完善了領導干部報告婚姻變化情況等制度規定,給黨員干部八小時之外行為上了監管“緊箍咒”。“一開始覺得管得太‘寬’了,現在越來越嚴,自己意識到當干部必須主動接受監督。”有干部坦言。

  雲南省把如實填報個人有關事項看作各級領導干部起碼的政治規矩。昆明市加大個人事項抽查核實和處理力度,凡提必核﹔晉寧區對科級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核查全覆蓋。雲南完成全省3萬余名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工作,對1120名省管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進行了查核。

  “很多干部不一定是要故意隱瞞,以前主要還是不重視。”李志承說,現在填報個人事項時,有干部主動打電話來問應該怎麼填,規矩意識明顯立起來了。

  著眼於解決干部工作中重選拔輕管理、重使用輕監督等問題,雲南集中整治違反干部任用標准程序、跑官要官打招呼、“三超兩亂”、干部檔案造假、領導干部違規兼職、“裸官”等6個突出問題,加大提醒、函詢、誡勉和治庸問責力度,2017年上半年組織人事部門共開展提醒、函詢和誡勉4039人次。持續清理領導干部在社會組織和企業兼職問題,僅2017年1至11月,全省共對11333名領導干部在社會組織、企業兼職問題進行了清理。

  “關鍵是讓干部轉變思想觀念,認清新時代對干部的新要求,增強戒懼意識和遵規守紀意識。”李雁昆看到,多管齊下,干部的政治意識和思想認識正在明顯改善,“當然,也不是所有干部都迅速完成了轉變,就讓覺醒的這部分干部帶著大家一起往前走,正能量會越來越濃。”這位基層組織部長對未來充滿了信心。(魏杰)

(責編:黃瑾、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