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28日08: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朱慧卿繪(人民視覺) |
25個公益性項目,單個項目最高扶持25萬元,所有黨員均可申請,內容涉及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鄉村振興戰略、“兩新”組織黨建、中小學校園德育……日前,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黨委推出一批“強黨建、惠民生、解矛盾”特色項目,鼓勵轄區全領域黨員申報,有效發揮“橋梁”和“先鋒”作用,受到廣大黨員歡迎。
長期以來,我國地方農村基層黨建重點放在發揮村黨支部書記、支委和村委的作用上,而對於佔比最大的農村普通黨員,該如何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近年,佛山市三水區大膽創新,推動黨建工作重心下移,為農村多數普通黨員設崗定責,變“無為無崗”為“有為有責”,激活黨員積極性,破解農村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黨員作用難以發揮等難題。
黨員認領崗位
自願申報與民主推薦相結合,建立考評機制
三水區共有黨員28282名,其中農村黨員10344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按照“科學設崗、自願領崗、公示明崗、培訓上崗、定期評崗”等步驟,三水區委為農村無職黨員進行制度設計,並設置了民意收集反饋、文明新風、村務監督、公益事業管護、環境衛生維護、留守兒童孤寡老人關愛等10類黨員服務崗位。
三水區採取自願申報與民主推薦相結合的辦法,農村黨員可一人認領多崗,也可一崗多人認領,確保“人崗相適、崗崗有人、亮崗明責”“一名黨員一面旗幟”。黨員領崗不領薪,以精神獎勵為主。每個黨員家門口都懸挂崗位牌,亮明身份、職責、承諾,接受群眾監督,增強黨員責任感、榮譽感、參與熱情。
29歲的黃玉娣大專畢業回到蘆苞鎮獨樹崗長歧村,幫父親打理農家飯店,卻不知該如何發揮自己作為一名黨員的作用。去年11月,她認領了“文明新風崗”,黨員意識增強了,帶頭參與各類公益活動。她深有感觸地說:“門口釘了牌子,就多一份責任,遇事不能袖手旁觀,認為這只是幾個村干部的事。”
考慮到黨員能力參差不齊,三水區分級開展培訓。區級培訓側重打造示范班,鎮街培訓側重提高業務能力,村(社區)培訓側重增強黨性修養。1年來,三水各級黨組織開展黨的建設、農村發展、種養技術、法律咨詢、國土管理、民生建設、婦兒權益等培訓班290多場次,參訓者近1萬人次。同時,建立考評考核機制,對履崗黨員“加壓”,激發“細胞”活力。優秀者通報表揚,不合格者停崗整改。
組織重心下移
村民小組黨支部增到712個,打通服務“梗阻”
農村基層黨組織主要有行政村黨組織、村民小組黨組織兩大塊。大部分地方比較重視抓行政村黨支部書記與村委會主任交叉任職、建設公共服務站、加大行政資源投入等,行政村一級黨組織運作較為順暢,但對村民小組一級黨組織重視和投入不夠,最直接聯系黨員的村民小組黨支部反而缺乏發揮作用的平台,服務群眾容易出現“梗阻”。
為此,三水區委工作重心下移,著力做強村組黨建,特別是村民小組一級的黨建,要求“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構建黨建引領基層善治新格局。
兩年來,三水區在村民小組一級發展黨員237名,佔全區發展黨員總數的32%,村民小組黨支部數量由400多個增加到712個,單獨組建率提升到91%,黨的工作覆蓋達100%。農村申請入黨人數大幅增加。黨員村民小組長比例也明顯提升,預計,今年黨員村民小組長佔比會達50%。
三水區委書記黃福洪說:“村組是農村基層社會穩定的基石,做強村組黨建是夯實黨在基層執政基礎、確保基層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全區48個行政村相當於人的主動脈,840個村民小組就是聯絡千家萬戶的毛細血管。隻有打通毛細血管,黨的陽光和養分才能直通26萬多村民。”
創新基層黨組織活動方式,工作重心下移,密切黨群關系,強化了黨組織的感召力和話語權。目前,三水區70個行政村(社區)黨組織隊伍實力增強,全部實現書記、主任“一肩挑”,“兩委”干部交叉任職率94.5%。全區涌現39名“能人型”“領頭雁”書記,佔村支書總數一半以上。
推廣紅色驛站
240個村民小組有了黨建活動場所
三水區約有240個村民小組沒有固定的黨建活動場所,經常要借用村中祠堂、村民住房過組織生活,黨員反映沒有儀式感、歸屬感,影響作用發揮。為了補足這塊“短板”,三水在各村民小組開辟專門場所,統一建“紅色驛站”。
記者在長歧村“紅色驛站”看到,粉白牆上“紅色+”宣傳學習園地圖文並茂,內容豐富,包括當地紅色故事、組織生活制度、弘揚紅色精神等。村裡黨員經常聚在這裡,過組織生活、上黨課、搞活動,夯實了基層黨建最薄弱的“最后一公裡”。
第一批“紅色驛站”建起后,三水區原本沒有黨建陣地的355個村民小組黨支部(佔全區村民小組黨支部50%)、4900多名黨員有了“家”。預計,今年內“紅色驛站”將覆蓋三水區所有840個村民小組黨支部。
三水“紅色驛站”體現了“溫度+色彩”特點,給每個村民小組搭建一個黨建載體,讓黨旗在每個自然村上空飄揚。基層黨員可以更便捷地找到黨組織,更有效地發揮帶頭作用﹔群眾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身邊黨組織的關懷,增強了對黨組織的認可度。越來越多的普通黨員有平台、有資源、有能力為群眾辦事,也就更有底氣主動亮明身份,樹立黨組織威信。
此外,“紅色驛站”還可作為深化干部駐點聯系、民生微實事、黨員微服務、群團志願服務等活動場所,統一配置更多資源,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傾斜。白坭鎮崗頭村年輕黨員梁定堅以前很少參與公益活動,村裡建起“紅色驛站”后,他主動開設舞獅義務培訓班,成了群眾文化活動的帶頭人。
“黨建做好了,風清氣正,社會和諧,經濟發展自然就上去了。”黃福洪說。通過黨建引領,三水基層干部化解突出問題的能力、引領創新發展的水平明顯提高,大量基層矛盾得到及時化解,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再上台階。去年,三水區紀委接受信訪舉報量下降50%。該區GDP突破千億元大關,增速排全市前列。(記者 劉泰山)
《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28日 10 版)
相關專題 |
· 黨的建設數據庫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