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俠客島·兩會觀察)

黨的領導是機構改革的關鍵

■ 獨孤九段

2018年03月15日08: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8年這個春天,注定成為中國發展歷程中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今年兩會,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改革。無論是修憲,還是大刀闊斧深化國務院機構改革,都是為將來的發展打下牢固的制度基礎,管的不僅是決勝全面小康社會這三年,更是要放眼未來,謀劃長遠。

  舉一綱而萬目張。雖然這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涉及黨政軍群各領域,涉及黨政關系、政府機構設置、中央和地方關系、基層機構設置等全方位問題,但抓住一個要害——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這場革命性的機構改革就不會走偏。

  這是一條重要的歷史經驗,尤其是過去極不平凡的5年,一條重要的經驗就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在這次修憲中,這條經驗變成一句話:“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鄭重寫入憲法。

  也就是說,無論今后如何改革,黨的領導隻能加強不能削弱。這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首先要明確的,也是這麼一條。但這種“加強”絕不是有些人擔心的回到之前黨政不分的老路上去。中共是有著強烈歷史記憶的政黨,一些歷史的經驗教訓已經成為黨內共識。另一方面,一個時期內,片面理解和執行黨政分開,導致一些領域黨的領導弱化,這些實踐中的挫折教訓同樣會成為這一次機構改革中的問題意識。

  通過這次全面的機構改革,解決中共對一切工作領導的體制機制問題,從制度上保証中共的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使中共的政治角色更突出“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

  從這些天中共高層陸續在《人民日報》上刊發的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署名文章看,這點已經成為黨內的共識。所以,這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必定是向前的,絕不是左右搖擺,更不會是“翻烙餅”。

  作為中國的長期執政黨,中共的狀態和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的未來。從著名的“窯洞對”開始,破解歷史周期率一直是中共強烈的問題意識。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必然意味著要打造長期執政的制度基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如果這一關能闖過,那中共對人類治理經驗和制度文明的貢獻,將是巨大的。

(責編:黃瑾、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