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22日08:30 來源:光明日報
【基層實踐】
2017年以來,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創新啟動鎮村班子黨建工作,將以往看不見、摸不著的基層黨建工作具體分解為52項指標,把服務延伸到老百姓的家門口,打通了干群交融的“最后一公裡”。
“‘紅船精神’要求我們開天辟地、敢為人先,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立黨為公、忠誠為民。創新基層黨建工作、重構基層治理體系,是我們落實‘紅船精神’的縣域實踐。”即墨區委書記張軍說。
“軟任務”有了“硬指標”,夯實根基更有力
“沒有統一的尺度標准,基層黨建容易被當成‘軟任務’﹔沒有穩固的基層基礎,跨越式發展難有保障。我們身處改革發展的縣域一線,一定要結合工作實際尋找新辦法!”即墨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亦武帶領工作人員跑遍了即墨區的18個鎮(街),經過三個多月深入調研,反復推敲創新方案,全區最終出台了《關於建立市、鎮、社區、村基層黨建“四級聯動”工作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基層黨建任務具體分解為52項指標並列出清單,小到繳納黨費,大到村級班子建設,每項任務有對應的量化分數,具體可考,使黨建工作由“軟任務”變成了“硬指標”。
“清單將鎮村兩級黨組織應該開展的工作全部梳理出來,每項指標應如何落實、需履行哪些程序、達到什麼要求等,逐一明確標准、壓實責任,繪就了基層黨建工作的‘路線圖’。”即墨區委組織部副部長王厚恩說。
為了將《意見》順利實施,即墨區成立了5個督導組,對18個鎮街、129個社區黨委和1033個村庄開展了3輪全覆蓋督導檢查,對照指標逐鎮、逐社區、逐村考核,把《意見》開展情況與基層黨建工作考核、述職評議、干部使用、從嚴問責“四挂鉤”,把鎮街黨(工)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由一年一次改為半年一次,構建起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基層黨建工作格局。
“責任清單告訴我們黨建工作抓什麼、怎麼抓,工作明晰,指導具體,是一份詳細的基層黨建工作‘寶典’。”即墨區龍山街道黨工委書記陸鈞林說。
干部“下沉上提”,服務群眾更直接
即墨區村庄多、距離遠,群眾辦事跑腿麻煩。過去,鎮村之間聯系主要靠政府包村干部,這些干部身兼多職,既要忙科室業務,又要插空入村入戶,時間精力不夠用。
在不增加人員編制的前提下,即墨區委組織部改革了延續多年的干部包村辦法,在鎮村之間設立社區黨委,將辦公地點下移至村,化鎮級“大黨委”為社區“小黨委”,全面負責社區轄屬村庄的基層黨建、產業發展、精准扶貧等各項工作。
同時,鎮街黨政班子成員任社區黨委書記,優秀中層干部任社區主任,挑選精干機關干部擔任專職社區干部。村黨支部書記、非公經濟組織優秀黨員“上提”擔任社區黨委副書記或黨委委員。由此,全區18個鎮(街)共成立社區黨委129個,派駐902名機關干部“下沉”社區工作,“上提”1000多名村支書、396名“兩新組織”黨員負責人到社區黨委任職。各個社區黨委,設立便民服務中心,成立事務咨詢委員會和矛盾調解委員會,直接服務老百姓。
“以前辦事要往鎮上跑,現在‘政府’搬到家門口,醫療保險繳費、生育登記、宅基地審批等工作就在眼跟前,辦起事來太方便了。”藍村鎮朱家官庄村會計王海濤,經常給村民辦理各項業務,需要加蓋村委公章。以前鎮裡統管村委公章,蓋個章來回一趟8公裡,現在步行10分鐘到社區就能辦。
干群同力同心,村風民情暖心
《意見》的實施,促使機關干部離開政府大樓,深入社區村庄,群眾可以隨時和干部聊天,有什麼難事,干部及時幫助解決,干群黨群更加和諧融洽,村風民情更為暖心。
即墨區龍山街道羊山夼村黨支部,隸屬團彪社區黨委,面臨修街修路資金緊張的問題。結合基層黨建和美麗鄉村建設,社區黨委書記劉成勇給村庄黨員和群眾代表上了一堂擴大黨課,黨員群眾被“建設家鄉、美麗自己”的情懷所打動,紛紛慷慨解囊,黨支部書記陳志開捐款1.5萬元,81歲的低保老人王厚偉不顧干部勸說,執意要捐出200元。短短一天時間,捐款就達到了24萬余元。
據統計,自成立社區黨委以來,即墨區累計解決村庄工作難題1.3萬余件,22個村創建為美麗鄉村黨建示范村。
(記者 劉艷杰 通訊員 楊明濤)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