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華新 龐革平
2018年01月30日08: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日,記者就廣西如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打贏脫貧攻堅戰、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等問題,專訪了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
記者:注重以核心和思想引領方向、凝聚意志,是十九大的鮮明特點,請問廣西如何認識把握這一點?
彭清華:核心和思想對黨和國家至關重要,是一個政黨堅強成熟的重要標志。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在於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這個堅強核心,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十九大勝利閉幕不久,自治區黨委專門研究出台了關於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規定,體現了黨委衷心擁護核心、堅決維護核心的政治自覺和鮮明態度。
維護核心,必須高舉黨的思想旗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回答了新的時代條件下“中國之問”“時代之問”“人民之問”“執政之問”,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我們要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脈絡、科學體系、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結合即將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兩個卷本,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使之在八桂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庄嚴承諾。現在離2020年隻剩3年時間,廣西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
彭清華:過去5年廣西平均每年減貧120多萬人,去年脫貧人數、減貧速度均居全國前列。目前,我區仍有363.8萬貧困人口,脫貧攻堅任務異常艱巨。我們將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加強黨建促脫貧攻堅,抓好領導干部責任落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兌現向黨和人民立下的“軍令狀”。一是集中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廣西共有20個深度貧困縣,此外還有30個深度貧困鄉鎮,全區共有1490個深度貧困村,我們堅持以解決突出制約問題為重點,採取重大扶貧工程和到村到戶幫扶措施,在資金、項目、人員方面給予傾斜支持,堅決攻下“難中之難”“堅中之堅”。二是狠抓產業扶貧。以提高貧困群眾收入為核心,發揮好扶貧資金引導作用,發展更多特色農業、勞動密集型加工業和服務業等扶貧產業,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使廣大貧困群眾真正受益。三是加快推進易地扶貧搬遷。我們組成專門班子,對全區500多個集中安置點實行全覆蓋的專班管理,落實包建設進度、包工程質量、包資金管理、包搬遷入住、包后續產業發展、包就業創業、包穩定脫貧、包考核驗收“八包”責任制,確保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能就業、可脫貧。四是加大社保兜底力度。對貧困學生和患大病、慢性病的貧困群眾,加大幫扶力度,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納入低保范圍,逐步提高全區低保保障標准,讓貧困群眾收入更加穩定,生活更有保障。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強調通過不懈努力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請問廣西如何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
彭清華:十九大強調要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並鮮明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不變決心和堅強意志。廣西將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一是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把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利用廣西紅色文化和廉政文化資源,教育引導廣大黨員牢記宗旨,補足“精神之鈣”,解決“總開關”問題。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提出的“1+4”黨內法規制度體系要求,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供制度保障。二是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化作自覺行動。在前幾年實踐基礎上,自治區黨委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實施細則》精神,對我區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實施辦法作了修訂,全面排查“四風”問題在新形勢下的新表現,窮追猛打,集中整治,馳而不息推進作風建設。三是完善黨內監督體制機制。積極堅定、審慎穩妥地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努力在實現黨內監督全覆蓋的同時,實現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全覆蓋。四是奪取反腐敗斗爭的壓倒性勝利。這幾年,廣西嚴厲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開展邊境口岸執法部門工作人員違規收取“好處費”問題、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等專項整治工作,深受群眾歡迎。下一步將持續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確保群眾富起來、干部立得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作風和紀律保証。
《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30日 02 版)
相關專題 |
· 省部干部談黨建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