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最美基層干部

“讓老百姓把日子過踏實”

——記天津市武清區河西務鎮三街村黨支部書記王洪旗

記者 靳 博

2018年01月29日08: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王洪旗(站立者)在基層宣講十九大精神。
  吳奕君攝

  頭晌午,王洪旗騎個電三輪出現在村委會門口……

  “其實我做的都是些普普通通的事兒。隻有我們基層干部多說實話、多做實事,才能讓老百姓把日子過踏實……”一下車,心直口快、性子耿直的老王對記者說。

  “兩委班子得團結、有精神頭”

  54歲的王洪旗,天津市武清區河西務鎮三街村黨支部書記,黨的十九大代表。2001年4月,老王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三街村不大,回漢群眾總共100多戶,小500口人。但是村裡收入不高,村容臟亂差。“最主要的是人心散,大伙兒思想不進步、素質不高。”老王說,“究其原因:一個是窮,一個是黨支部村委會凝聚力不夠。”

  “關鍵是兩委班子得團結、有精神頭。”怎麼讓三街村人心聚起來,成了老王的第一道考題。“當時最朴素的想法,就是要想富、先修路。”

  想得挺好,操作起來談何容易。王洪旗開個破四輪車,去窯廠借磚,向周圍借錢,村兩委成員自己動手修路。

  路修起來,老百姓感覺“兩委班子像那麼回事”,大三伏天主動給干活兒的村干部擺茶桌、拿來藿香正氣液。

  一條路把人心聚起來,隨后,村委會的重修、路面的修復、戶廁的改造也順利進行。長期困擾村裡的缺電缺水難題,也因為變壓器的安裝和機井打眼迎刃而解,晚上烏漆麻黑了幾十年的村道也裝了路燈和安防監控。

  “過去是你禍禍我也禍禍,現在是你維護我也維護。”三街村村民鄭秀英說。三街村這個當年的“破集爛鎮”,成了花園樣板村。

  村裡美了,人心齊了。村民說泄氣話的少了,給村干部鼓勁兒加油的多了。

  “考上高中以上的,每年也有村集體獎勵”

  隨著村裡面貌的改善,老百姓覺著有奔頭了,老王卻又睡不著了。

  三街村耕地隻有400畝,近的被鎮區包圍,遠的離村一二十裡,生產勞作很不方便。“河西務鎮這個緊靠運河的老集鎮,老百姓一直都是做買賣為主,對地不親。”王洪旗說,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經商和務工,村裡僅有的地也時常無人耕種管理,包出去一年也就一兩百塊。

  “這地雖不多但也不能荒著,鄉親們雖不是在土裡刨食,但如果利用這些土地獲得更多收入不更好嗎?”老王開始琢磨起土地使用權流轉這篇大文章:好的地留在村裡,願意種地的群眾種地﹔低產地、距離鎮區近的地可以流轉出租。經過和一家一戶解釋溝通,村民紛紛簽字同意流轉土地。措施在村民代表會上通過后,老王和村委會一班人又開始積極為轉讓出租戶牽線搭橋。自此,三街村的土地流轉踏上了合理規劃的道路,每年可以為集體創收近20萬元。

  為了給老百姓增收,王洪旗想了不少招兒。三街村靠近鎮區,不少想做小生意的鄉親苦於沒有資金,王洪旗就親自去跑供銷社和儲蓄所,幾年間為村民爭取到小額貸款30余萬元。村裡的回族群眾有養牛的技術,老王看准養殖業發展前景,就想辦法鼓勵有意向的村民發展養殖業。村民老張找他訴苦,“我也想養,可一沒地方,二沒資金。”王洪旗找到自己的朋友,談價錢,最終以低價租得場地,解決了老張的難題。

  採訪說話間,村裡的大喇叭響起來。“還沒領煤火費和白菜錢的趕緊來村委會領啊。”村委會主任王維棟吆喝著。“傳統節日和冬季的取暖費,50歲以下的村民每次每人發100元,隨著年齡遞增,80歲以上500元。醫療保險180元一人一年,村裡全包。考上高中以上的,每年也有村集體獎勵。”王維棟介紹,“這都是村集體收入上來后才發的。”

  “咱農民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紅火!”

  “這倆月是真高興!”老王難得樂一下。

  作為天津唯一一名農村基層代表,老王參加了黨的十九大。“對一個黨員來說,這是靈魂的震撼和洗禮。特別是總書記提到了鄉村振興,我回來之后甭管跟村兒裡誰聊起來,都跟我說這話說到心坎兒上去了。”

  自打回了天津,老王就沒停閑,一邊處理著村裡的事兒,一邊在基層宣講十九大精神。“既要把群眾的聲音帶到十九大上來,也要把十九大的精神帶回到群眾當中去。”

  “老王給我們仔細講了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我們這些‘土裡刨食’的農民吃了定心丸,也為我們今后從事農業生產指明了方向,相信咱農民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紅火!”武清區小沙河村農民楊長生聽了老王的宣講如是說。

  “總書記提出的污染防治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希望能有更多好政策對鎮區進行改造,利用河西務的自然優勢和區位優勢,帶動區域旅游業、服務業發展。”王洪旗越說越高興,拉著記者來到村口,“河西務歷史上有‘京東第一鎮’和‘津門首驛’之稱,把著天津的北大門。咱們村距離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才20公裡,緊鄰著北運河和鳳河,再遠點還有濕地。”

  “前一陣子看報紙,人家塞罕壩林場用了50來年才建成。我們三街村不急於求成,艱苦奮斗個十來年,就不信留不下一片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環保的河西務。”說到未來,老王眼神兒一下亮了,“鄉村振興戰略一定會給農業農村農民創造美好的未來!”


  《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29日 06 版)

(責編:宋鶴立、閆妍)
相關專題
· 縣區干部談黨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