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讓人生綻放文化的絢麗光彩——記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宋寶珍

2018年01月18日13:47    來源:紫光閣網

宋寶珍是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話劇理論、中國話劇歷史以及當代劇場美學的研究。沿著這條學術路徑,她已經跋涉了28個年頭。

在一些人看來枯燥、孤寂、肅然的戲劇學術研究,在宋寶珍的心裡卻能情系八荒,思接千載,能用外在的質朴烘托內在的豐富,讓自我的靈魂與古今聖賢的靈魂對話,讓自然人生獲得文化人生的絢麗光彩,並且把自己的一份心血,融入民族的人文血脈之中,形成一個生生不息的因子。

在學術的路徑上,她把自己比做一個愚鈍的后生晚輩,始終不敢鬆懈自己的意志,不敢放慢行走的腳步,像軍中前鋒一樣快速地趕路。她習慣於感受這份蒼茫與疲累,習慣於將生命交付行程,猶如一列高速行駛的列車,停不下來,讓心願帶著憧憬一路往前沖。

2003年在雲南師范大學圖書館查閱資料

與話劇結下不解之緣

1989年6月,獲得南開大學文學碩士學位的宋寶珍被分配到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工作,開始了學術研究的探索,先是參加了國家教委“七·五”重點科研課題《中國現代比較戲劇史》的寫作,后來又相繼完成了《台灣現代戲劇概況》《中國話劇》《澳門戲劇史稿》等書稿的部分編撰任務,發表后獲得了一定的社會反響。

《洪深傳》是宋寶珍的第一部學術著作,剛剛30歲的她與陳美英合作完成。在最后一章寫到洪深之死時,她曾伏案大哭,痛惜生命的短促和命運的飄忽,心裡有強烈的不忍與不舍,仿佛洪深是自己的精神知己,朝夕相處了很久,卻在某一天被她的筆“寫”死了。也正是這一經歷,使她跨越了自己與學術研究之間的那道“鴻溝”。從那以后,她不再是一個“寫手”,論文也不再“被寫”,而是用心與研究對象交匯、融通,從而體會學術發現的快感,體會浩繁文字潛藏的靈性。

雖說話劇藝術僅有百多年的歷史,但在學術上已經出現了資料來源不准、模糊混亂的問題,對資料的重新搜集、歸納、甄別、分析便成了宋寶珍的一項重要工作。她把歷史與現實的互為對應關系作為學術研究的切入點,先后出版了《二十世紀中國話劇回眸》《殘缺的戲劇翅膀——中國現代戲劇理論批評史稿》《世界藝術史?戲劇卷》等專著,以史鑒今,以今溯史,不斷探索思想資源,為廣大受眾提供藝術啟示。

宋寶珍始終認為,戲劇史學研究離不開理論指導。因此,她在戲劇史料的搜集與整理的同時,特別注重戲劇理論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2003年6月,她完成了博士論文《論中國話劇的審美現代性》,運用現代性、審美現代性的理論解讀20世紀以來中國社會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歷史時期,中國戲劇這一凝結了中國現代人的思想意識和情感內涵的藝術形式,從中勾勒出中國式的現代主義戲劇的發展歷程。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宋寶珍每到年末都要完成《話劇發展年度報告》。為了做好當代劇場美學研究,宋寶珍幾乎每年都有100個左右的夜晚在劇場度過,常常是下班后從單位直接去劇場,邊看邊做筆記,無論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天氣,無論戲好看不好看,為的就是掌握第一手研究資料。

2013.10在西安中歐文化對話上主持主旨發言

青春在本職崗位閃光

2004年9月至2005年9月,中組部、團中央聯合組織了“第五批博士西部服務團”,宋寶珍作為其中一名成員被派往甘肅挂職,時任甘肅省旅游局局長助理。她迅速轉換身份,及時進入情況。為了開發新的旅游資源,她不顧路途艱險,勘察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嶺,路遇塌方、滑坡、絕壁時,她總是樂觀地說,風景總在絕佳處。她在撰寫的旅游調研報告中積極建言獻策,牽頭組織了“西部省份5+2(陝、甘、寧、青、川+新疆、西藏)旅游資源整合大會”“慶陽香包旅游節”“甘南旅游推介會”等重大活動,並始終嚴格自我要求,沒有在旅游局報銷過一分錢,沒有用辦公室電話跟親友通過一次話。一年的挂職鍛煉,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評,甘肅省旅游局對她的鑒定是:宋寶珍是“兼具宏觀決策力與微觀掌控力的人才”。

挂職結束后,宋寶珍又一頭扎進了藝術科研工作中。一方面,她不斷深化自己的研究課題,發表了大量論文、評論﹔另一方面,注重錘煉自身的作風與意志,不斷提升思想境界,把學術研究當成人生志業。她完成學術著作有《中國話劇史》《心鏡情境》《暮合幕開》(一、二)《邁入現代的門檻——五四新劇》等多部,論文曾刊載於日本、法國以及港澳台等地的學術期刊,參與完成了多項國家社會科學、藝術科學重點研究課題。她的學術成果獲得過文化部、國家教委、中國文聯、澳門特區政府等多家機構的多項榮譽和獎勵。

201512參加文化部黨代會

民族文化的傳承者

“宋寶珍就是精力旺盛”,這是周圍同事、朋友對她的評價。宋寶珍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不懈追求、以江竹筠等革命英雄的無畏氣概鞭策和激勵自己,把自己靈魂裡的“小”趕出去,保持堅強的戰斗意志,保持不竭的精神動力,不忘初心,埋頭前進。

從2001年起,宋寶珍就開始熱衷於參與公益性的戲劇普及活動。她十幾年如一日地義務參與組織北京大學生戲劇節,很多年輕的戲劇愛好者都會帶著劇本習作向她請教。無論工作多忙,她都會認真仔細地審讀,客觀真誠地批注,從不辜負大家的信任。

2007年夏天,一個社會公益組織為紀念話劇誕生100周年在中華書局的涵芬樓做公益性戲劇講座,此時,受到邀請的宋寶珍母親去世還不到一周,但為普及戲劇知識,她毫不猶豫地應承下來。在登上通往會議室的樓梯時,她悄然摘下臂上的黑紗,為了不影響大家的心情,為了把精彩呈獻給聽眾,她將悲痛埋在心底。

2016年9月,宋寶珍參加了文化部“春雨工程”西藏行,一到拉薩,強烈的高原反應就使她頭暈目眩、嘔吐不止,但她仍堅持做了題為《戲劇原理與戲劇批評》的專題演講,受到了前來聽講的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廣泛好評。從西藏回北京已是下午4點,她來不及休息就直奔劇院,參加了文化部中直院團調演觀摩活動。像這樣連續奮戰的情況連她自己也說不清楚有多少次,而每次遇到這種情形,她都是樂此不疲。

2014年6月,宋寶珍當選戲曲、話劇研究所聯合黨支部書記﹔2016年5月,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第五次黨代會上,她又當選中國藝術研究院黨委委員。多一重身份就多一份責任,不管業務工作有多忙,她都堅持把黨的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堅持黨務、業務兩手抓,並注重兩項工作的融合,以黨務工作推動業務工作的開展,以業務工作的完成來檢驗黨務工作的效果。三年來,通過認真組織黨員學習,堅持開展組織活動,黨支部的凝聚力增強了,黨員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提高了。2016年9月,迄今為止耗時最長、規模最大、范疇最廣的話劇史著《中國話劇藝術史》(9卷本)出版發行,這是話劇研究所承擔的全國藝術科學項目。

2017年8月,在國家大劇院展出的“歷史回放,舞台輝煌——中國話劇110周年紀念展”是話劇研究所承擔的國家藝術基金展覽項目。為了做好這次展覽的籌備工作,宋寶珍從5月份起連續4個月幾乎天天加班加點,她帶領話劇研究所全體人員集納了全國各地的話劇院團110年來的戲劇演出圖片、實物、錄像、舞台模型、服裝、場景等資料,生動立體地展示了中國話劇的歷史成就和繁榮發展的趨勢。展覽期間,參觀人員多時,她自己也做講解員,有時一天講4次,每次平均一個半小時。話劇研究所還為這次展覽出版了紀念圖冊,召開了全國性的學術會議,最終使這次展覽得到戲劇界同仁的廣泛好評,10多家媒體予以報道。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當選十九大代表參加了黨的第十九次全國體表大會的宋寶珍,認為話劇研究所在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的進程中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並覺得自己離藝術的高境界、學術的高境界、人生的高境界還很玄遠,唯有牢記心中的使命和肩上的責任,才能以隻爭朝夕的精神不斷前進!

(責編:宋美琪、王金雪)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