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到:

鍛造一支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公務員隊伍

2017年12月27日13:59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標題:鍛造一支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公務員隊伍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2017年,全國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圍繞鍛造一支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公務員隊伍,加強制度建設和隊伍建設:《聘任制公務員管理規定(試行)》為社會優秀人才進入機關開辟了新渠道、開展分級分類考試確保精准科學選人用人、推進平時考核讓廣大公務員“擔當”有動力、深入推進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大力開展公務員脫貧攻堅培訓……在各級公務員管理部門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公務員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實現了新發展。

“聘任制”為社會優秀人才進入機關開辟新渠道

在總結多年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今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聘任制公務員管理規定(試行)》。《規定》明確了實行聘任制的職位范圍,圍繞聘任制公務員進、管、出的主要環節做了細化。《規定》的實施,有利於黨政機關吸引和擇優選用專業化人才,有利於提高我國公務員隊伍專業化水平,有利於構建更加靈活的用人機制,為社會優秀人才進入機關開辟了新渠道。

各地也陸續出台實施細則,積極開展聘任制公務員招聘工作,僅今年10月以來,已有山西省、新疆自治區和四川德陽、河南開封等地區先后發布招聘聘任制公務員的公告。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至少已有21個省份“試水”聘任制公務員招聘。

分級分類考錄促人崗相適

今年,各地公務員管理部門按照精准科學選人用人的要求,進一步開展分級分類考試,科學合理設定職位要求和報考條件,優化考試內容,創新測評方法。

上海市根據本市行政執法類公務員分類改革進度安排,區分專業執法特點,通過招錄時間的差異化安排、科學設置報考資格條件、創新筆試面試測評方式、嚴格考察等手段,探索完善行政執法類公務員招錄工作。黑龍江將職位劃分為省市類、公檢法類、艱苦邊遠地區縣鄉類分別招考。杭州將面試卷設置為綜合類、基層類、行政執法類(公安機關執法勤務類)、優秀村干部、優秀社區干部以及部屬公安院校畢業生職位6類。福建省對於“不要求兩年基層工作經歷”的崗位,允許招錄單位或設區市公務員主管部門根據崗位實際,調整面試時間和題量,實施差異化面試。對於專業性較強的職位,招錄單位根據崗位實際,精准確定面試的測評要素,自主命題、自主面試。分級分類的考錄標准和考錄方法,推動了人崗匹配,讓考錄制度更具有靈活性和適用性。

公開遴選暢通基層公務員“上行通道”

今年,中央機關進一步開展公開遴選公務員工作。中央機關56個部門共拿出342個職位進行遴選,最終316個職位開考,開考率為92.4%﹔2.4萬余人通過資格審查,職位總體競爭比例約為74︰1。大批優秀基層公務員通過公開遴選進入中央機關工作。

各地也加大公開遴選工作力度,全國各省區市計劃選拔3700余名基層公務員到省級機關工作。各地不斷改進公開遴選工作方法,提升選人用人科學化水平。廣西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公務員公開遴選工作的通知》,堅持“以用為本”,突出“干什麼、考什麼”“用什麼、測什麼”,積極探索根據職位類別和職務層次設置測試科目,採取多樣化測評方法,注重測評實際工作能力和職位勝任能力,同時採取個別談話、民主測評、短期培訓、短期跟班等方式進行考察,重點考察德的情況、工作實績和群眾公認程度。天津、遼寧、雲南等省市探索引進資歷評價和業績評價環節,避免簡單以分取人,突出綜合擇優導向。

加大政策傾斜策力度破解基層招人難題

今年,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繼續加大公務員招錄政策向基層傾斜力度,破解基層招人難題。

安徽省規定省級黨政機關除涉密等特殊職位外,全部招錄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人員,鄉鎮職位以招錄應屆高校畢業生為主,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建功立業。確定“服務基層項目人員”招錄計劃1013名,首次明確符合條件的退役大學生士兵可報考該定向職位,確定25名計劃開展從優秀村(社區)干部中考錄鄉鎮(街道)公務員,建立來自基層一線的黨政干部培養選拔鏈。

今年,雲南省公務員考試計劃招錄3449人,其中1000個鄉鎮公務員崗位定向招錄符合條件的大學生村官。大學生村官定向考錄鄉鎮公務員,筆試科目分別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農業農村(社區)工作知識》。除筆試、面試等考錄環節外,在面試前還有一項“考核評價”環節,評價結果計入考試總成績,以確保“群眾口碑好的不吃虧,干得好的不吃虧”。

南京市今年區級、鄉鎮機關招錄計劃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區級機關、鄉鎮街道、基層執法所站等基層工作崗位招錄計劃超過75%﹔市級機關拿出近百個招錄計劃招錄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人員。此外,全市還定向招錄72名聘期已滿考核合格的大學生村官、2名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村委會(社區)主任和4名服務基層項目人員。

考核評價讓擔當有動力

今年以來,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真抓嚴管,深入開展平時考核,及時加強正向激勵,引導激勵廣大公務員“想干事、敢干事”,讓廣大公務員“擔當”有動力 、“無為”沒市場。

重慶把平時考核作為公務員能力建設、作風建設的有力抓手,切實強化組織保障,要求全市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定期召開推進會,督查和通報各單位考核工作開展情況,該市還在江北區、忠縣等區縣試點實施了公務員平時考核管理平台及手機APP,集成日志錄入、查閱評價、台賬生成、自動分析等功能,實現工作日志隨時記、公開晒、大家評,切實提高考核的簡便性、公正性。北京市昌平區從科學設定考核指標體系入手,建立起日記實、月評鑒、季考評的運行模式,初步形成記實、考核、反饋、整改的閉環矯正機制,在加強日常管理、激勵更好履職等方面顯現成效。

職業道德建設讓公務員提“神”樹“形”

公務員作為社會公共管理的決策者、執行者,也應該成為社會“講誠信”公德的示范者。今年以來,多省份出台加強政務誠信和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的相關文件,一些地區提出建立誠信檔案,探索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多種方式加強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

今年8月,山東省委組織部、山東省人社廳、山東省公務員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全省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工程的實施意見》,提出建立公務員誠信檔案,將誠信記錄情況作為干部考核、使用、獎懲的重要依據。每兩年選樹一批全省公務員“職業道德標兵”“為民服務示范崗(單位)”,給予個人或集體記功獎勵。7月初,河南發布《河南省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實施方案》,提出要求建立公務員誠信檔案,依法、依規將公務員的個人事項報告、廉政記錄、年度考核結果、違法、違紀、違約行為等信用信息記入檔案,作為公務員考核、任用和獎懲的重要依據。吉林省今年將公務員職業道德教育作為《“十三五”吉林省行政機關公務員培訓規劃》重點內容,還將其列入年度省政府重點工作任務並納入政府績效管理共性考核指標。

大力開展公務員脫貧攻堅培訓

大力開展公務員脫貧攻堅培訓,為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對於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今年6月,國家公務員局、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關於開展行政機關公務員脫貧攻堅培訓的意見》,要求從2017年起到2019年,實現貧困地區公務員全員培訓一遍。

各地迅速貫徹落實《意見》精神,結合本地實際提出務實舉措,著力構建精准、高效、持續推進的行政機關公務員脫貧攻堅培訓新格局。今年10月,四川省結合實際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創新手段、豐富載體,針對脫貧攻堅的重點工作、突出問題、薄弱環節,特別是新出台的政策舉措,分期分批、分級分類開展示范性引導性培訓,著力在強化政治性、聚焦精准、闡釋政策、把握導向上下功夫,打造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培訓示范項目,不斷提升公務員精准脫貧專業化能力。11月,遼寧省人社廳、省公務員局共同主辦的全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送教下基層活動,向32名專家發出聘書,專家們將深入貧困縣進行巡講報告,進一步提升基層公務員精准扶貧、精准脫貧能力水平。

(楊霂霏)

(責編:宋鶴立、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