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田學斌:引領美麗中國建設的行動指南

——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

2017年12月13日11:07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引領美麗中國建設的行動指南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具有原創性、時代性的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當代中國精神的精華。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這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要實踐。《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建設美麗中國”部分收錄的5篇文稿中,蘊含了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思想。這是我們建設美麗中國的行動指南。

深刻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新的階段性特征,提出以建設美麗中國為目標,以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為核心,以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為導向,保障國家生態安全,改善環境質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這些思想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第十一部分各篇文章中有充分體現。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是存在於自然界之中,不是在自然界之外的。如果我們把人和自然的關系對立起來,把人類凌駕於自然界之上去統治自然、主宰自然,那麼就會造成人類對地球上生態資源的貪婪索取和無情掠奪,結果將會既破壞自然界,又破壞人類自己的生存環境。自然為人類提供了生命活動的外部環境,人類因此離不開自然界,應該像對待自己的身體一樣來對待自然界,對自然界樹立應有的生態保護意識。

發展和保護內在統一、相互促進的思想。唯物史觀告訴我們,一方面人類作為受動的自然存在物,受到自然界的制約和限制﹔另一方面人類作為能動的自然存在物,能夠正確認識世界和通過實踐改造世界。能動性決定了人不是為了其他自然存在物的存在而存在著,而是為了自身的存在而存在著﹔受動性決定了人類不能脫離自然規律肆意妄為,必須服從自然界的發展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必須堅持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平衡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實現發展與保護的內在統一,相互促進。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指示鮮明地體現了這一點。他指出,長江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價值的思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清新空氣、清潔水源、美麗山川、肥沃土地、晶瑩的雪峰、神奇的冰川、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必需的生態環境。在經濟發展中必須保護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濕地、海洋等自然生態。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有其之所以為此物的獨特價值。自然價值是有價值的,保護自然就是增值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過程,就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就應得到合理回報和相應的經濟補償。

資源承載和環境容量的空間均衡的思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解決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問題,必須採取一些硬措施,真抓實干才能見效。20世紀70年代以后,伴隨著新科技革命和經濟全球化的加快推進,世界各國普遍感覺到,在經濟高速增長的背后,隱藏著日益嚴重的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在人口增加和經濟增長的雙重壓力下,人類所居住的環境越來越不堪重負,生態平衡遭到破壞。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把握人口、經濟、資源、環境平衡點,在發展進程中確保人口規模、產業結構、增長速度都不超出當地水土資源承載能力和環境容量。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思想。人與自然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人類要實現自己的價值,首先就要珍惜和愛護大自然的賜予,對自然懷著感恩之心,自覺自願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完整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按照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陸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增強生態系統循環能力,維護生態平衡。“要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深入實施山水林田湖一體化生態保護和修復,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綜合治理。”

深刻理解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歷史地位和重大意義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揭示了人與自然關系的本質規律,是對新中國60多年來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總結,是我們在人和自然關系認識上由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一大飛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體現了新發展理念的本質內涵,表明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是人與自然關系發展的最高境界,這一思想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貢獻了寶貴智慧。

開拓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保持著良好勢頭,但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矛盾和問題。正如《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中所談到的:“生態環境特別是大氣、水、土壤污染嚴重,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扭轉環境惡化,提高環境質量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是‘十三五’時期必須高度重視並切實推動的一項重要工作。”“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內涵的深入理解和准確把握,更加凸顯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作用。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進一步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制度層面,提出“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新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動指南。

弘揚了人類優秀的文明成果。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生態思想和當代西方先進生態理論中的優秀成果,是全人類優秀文化積澱融合的結晶。在此基礎上,結合中國的具體國情,扎根於中國大地,它既深刻,具有先進的現代性﹔又接地氣,具有可行的現實性。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開放包容、與時俱進的品格。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這是人類文明觀的進步與升華。

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要求從哲學的高度,從文化的厚重上來看待生態文明建設,就必須按照生態規律辦事,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宇宙觀。在思維方式上堅持整體地、系統地、聯系地、發展地考慮問題。在行為方式上,要順應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保持自然“清水芙蓉”的本色和“天然雕飾”的風貌﹔開發要順應山川的巍峨秀麗,河流的蜿蜒舒展,森林的層巒疊翠,生物的多樣紛呈﹔發展要考慮資源承載能力和環境納污容量。在價值觀上,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自然價值理念,把生態資本和經濟資本同等看待。

揭示了人類文明進步的客觀規律。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越來越多環境問題的出現,人們在思考人與自然關系時,迫切需要構建一種可以影響甚至改變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思想觀念。生態文明正是人類為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它以把握自然規律、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建立可持續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消費模式以及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為著眼點,強調人的自覺與自律,人與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

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美麗中國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並明確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四項目標任務。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並貫徹落實到具體工作實踐中。

積極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這就要堅持和貫徹新發展理念,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堅決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堅決摒棄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的做法,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的增長點、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成為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讓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生態建設的特點就是要遵循自然規律,順應自然規律。在生態文明建設中踐行新發展理念,就是要尊重生態規律,下決心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必須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將綠色工業革命視為新的經濟發展引擎,努力實現產業結構升級,搶佔未來世界市場競爭的制高點。在生態文明建設上,關鍵是要抓住三個重點問題。首先,堅持節約利用資源,實現永續發展。其次,切實保護珍惜環境,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最后,創新生態建設的體制機制,完善生態補償的制度保障。

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們既要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結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生活方式。的確,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生態文明建設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著密切關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目的是通過制度改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以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重點是從源頭控制和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做到這一點必須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這正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義所在。通過推進科技、教育、金融、土地、環境制度改革,促進綠色低碳技術進步和綠色低碳產業發展,降低能源資源消耗率,遏制環境污染惡化趨勢。

積極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一種理念的體現,理念也會塑造一種生活方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並就推動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出了6項重點任務: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大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加快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全面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倡導推廣綠色消費,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正確地詮釋了生態環境與人類生存的關系、與人類文明進步的關系,為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建立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共同發展的最合宜的生活方式指明了道路。如果說工業文明是西方社會對人類發展的革命性創新,那麼生態文明建設則是東方智慧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性貢獻。生態文明建設既是人類實踐活動的指向,也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結果。人的全面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終極目標。隻有在人的全面發展中,人們才能構建起與生態文明相適應的價值觀、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最終實現生態文明。

(作者系水利部副部長)

(責編:任一林、程宏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