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聆聽中國故事 洞見政黨使命

"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與世界"研討會引發各政黨代表熱烈反響

2017年12月04日08:27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聆聽中國故事洞見政黨使命

  12月2日上午,釣魚台國賓館芳華苑。

  依然是各國政黨代表雲集,依然是會場內外融洽熱烈。在1日舉行了開幕式及第一次全體會議之后,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迎來了十九大精神專題研討會。

  這場以“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與世界”為主題的研討會,11位發言人均來自中國。有國家部委主要負責人,有科研院所權威專家學者,也有活躍在經濟生產一線的企業家和創業者。

  每段發言,角度不同,主旨卻高度一致——向世界說明中國、說明中國共產黨,正如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宋濤在主旨演講中指明的那樣,幫助各政黨代表更好地了解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所宣示的執政理念和發展藍圖,更好地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主張。

  台上講得精彩深入,台下聽得聚精會神。在互動環節和會外交流中,政黨代表們積極提問求解、爭先表達主張、互相熱烈探討,對中國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對於政黨的責任、使命與擔當有了更加深切全面的體認。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種切合中國實際、為世界提供借鑒的寶貴思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各國嘉賓最感興趣、最為重視的話題。研討會的第一個環節,就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行介紹與解讀。

  “這一重大思想,是對中共十八大以來新的偉大實踐的科學概括,是進行了艱辛理論探索的成果,具有偉大的理論創新意義和豐富的科學內涵。”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張季指出。

  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甄佔民則概括出了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兩個基本視角——一脈相承﹔與時俱進。“一脈相承,是指它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與時俱進,是因為這一重大思想把握新時代新要求,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回答了時代之問,是時代精華。”

  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李書磊集中介紹了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與實踐。“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老虎蒼蠅一起打”“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習近平總書記一句句形象的比喻,一項項有力的舉措,給在座嘉賓留下了深刻印象。

  精彩的講述激起共鳴。“世界需要和平發展,習近平總書記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和平發展的能力與承諾,也為全世界渴望和平發展的國家提供了思想借鑒。”黎巴嫩社會進步黨副主席杜雷德·亞杰指出。

  伊朗確定國家利益委員會委員、基建和生產委員會主席梅斯巴希·穆格達姆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種切合中國實際、為世界提供借鑒的寶貴思想”。“中國文化一直秉持融合的理念,既融合其他文化,又堅持自己的立場。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原理同中國的現實相結合,能夠解決實際問題,解決人民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為世界提供了一種新的合作方式——不僅是各國政府間的,更是各國政黨間的合作方式。他的思想讓我們更加了解中國正在發生什麼、將會走向何方,對世界又將帶來哪些影響。”比利時法語社會黨副主席克裡斯蒂娜·維耶納表示。

  新時代:新發展、新理念、新貢獻

  “中國的創新為世界增添新動力”

  一個政黨的領導能力與政治智慧,需要以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發展狀態証明。

  為了更鮮活、更直觀地展現中國共產黨的宗旨理念,研討會邀請了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科技部副部長李萌,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志剛等負責同志,分別從中國“三農”新發展、科技新成就、生態文明、扶貧開發等角度,進行了理論結合實際的講述。

  “創新”是日益凸顯的時代主題。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在科教、經濟、創新創業等領域表現如何?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暢言高等教育與科技創新,中國交通建設集團董事長劉起濤講述企業創新發展的艱辛與成就﹔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總裁胡瑋煒分享了摩拜單車這一創新業態帶來的“共享紅利”﹔北京大學教授、經濟學家林毅夫則一針見血:“中國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沒有照搬西方主流理論,而是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創新的道路,正確處理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具體的事例、真實的成就、貼近的講述,讓各國政黨代表沉浸其中,深受啟發。

  “‘要想富,先修路’,要改善尼泊爾農村的貧困問題也要先修道路。扶貧是尼泊爾面臨的大問題。我們要學習借鑒習近平總書記的理念和中國共產黨的戰略,努力解決貧困問題。”尼中經貿協會主席阿努伯·蘭詹·巴塔萊伊表示。

  摩洛哥全國自由人士聯盟政治局委員哈桑·費拉裡也對中國的減貧成就贊賞不已:“中國不只是為國內減貧不斷努力,還為世界人民的減貧事業作出很大貢獻。你們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將會改變世界的面貌。我們期待深度參與‘一帶一路’。”

  杜雷德·亞杰認為,世界應該與中國攜手合作,“中國的發展對世界帶來的不是威脅,而是機遇”。他指出,中國的創新不僅在經濟上,更是在社會生活、思想領域的創新。這些創新應該得到世界的理解和尊重。

  “中國的創新給世界經濟增添新動力。”克裡斯蒂娜·維耶納指出:世界正在發生深刻的科技變革,在未來的科技創新中,歐美國家需要中國的加入,為人類創造更舒適的生活、更美好的明天。

  期待對話會機制化

  “貫穿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努力與誠意”

  內容豐富、誠摯真實,“貫穿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努力與誠意”,這是諸多政黨代表對整場研討會的共同評價。

  “習近平總書記講話體現了很重要的義利觀,是真正不干涉別國內政的、真正為了解決問題的倡議。”阿拉伯左翼論壇總協調員瑪麗·娜瑟菲表示。

  “摩洛哥曾經被殖民。他們不讓摩洛哥本國民眾自己選擇發展道路。中國既願意幫助我們,又不強行輸出中國模式,這才是我們所需要的伙伴關系。”哈桑·費拉裡認為。

  讓克裡斯蒂娜·維耶納充滿期待的是,中國正在以建設者、合作者的姿態走向世界舞台中心。“中國的發展理念對於歐洲國家來說非常新穎,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這些理念必將推動世界的發展,為世界人民帶來更好的生活。”

  卓有成效的交流對話,也讓代表們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對話會機制化”充滿了期待。

  “這樣的高層對話,為我們解決問題提供了寶貴機會。應該建立定期對話機制,並將會議成果呈現給世界。”伊拉克伊斯蘭達瓦黨中央委員阿巴斯·哈桑·穆薩認為。

  巴基斯坦人民黨開普省委員會總書記、前副議長費薩爾·卡裡姆·昆迪指出:“對話會機制化是一個非常好的倡議,將為各國政黨提供充分交流的機會,有助於互相理解、保持高度互信。”

  “此次對話,能夠將如此多國家的各個政黨成員組織到一起進行交流,本身就具有開創意義。”巴西中國工商總會主席唐凱千高度評價:“對話會機制化,能創造世界了解中國、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好機會,為中國創造結交更多朋友的好機會。我相信,這也將為中國和世界各國攜手共創美好未來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記者王斯敏、李曾骙、孫小婷、張斐曄)

(責編:宋鶴立、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