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04日08:25 來源:光明日報
陝西延安富縣張村驛鎮榆樹村“第一書記”兼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張文妮(右二)和村民聊天。 新華社記者 邵瑞攝
“紅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96年前的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引領中國發生“開天辟地的大事變”,產生貫穿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紅船精神”。“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的源頭,是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政治根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必須大力弘揚“紅船精神”,踐行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新要求,展現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新氣象新作為。
增強對黨忠誠的政治自覺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政治組織,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96年前,無產階級的先鋒戰士以忠誠於革命事業的政治自覺,冒著生命危險,從上海轉移到嘉興南湖紅船,繼續建黨偉業,圍繞如何保証黨的集中統一、維護黨的權威性和純潔性,確立黨的奮斗目標,制定黨的第一個政治綱領,揭開了黨的政治建設新篇章。
“紅船精神”首先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的政治站位和堅定的政治立場,彰顯的是無產階級政黨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堅定的政治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承載著新使命的中國共產黨人,把政治建設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從“紅船精神”中汲取統攬“四個偉大”的政治力量,凝聚推進“四個全面”的政治共識,增強堅定“四個自信”的精神動力,增強對黨忠誠、維護核心、團結奮進的政治自覺,更加自覺地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確保黨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強化為黨盡職的政治擔當
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有政治擔當、政治使命、政治作為的先進政黨。紅船上通過了一大黨綱,由此,中國共產黨人從紅船出發,擔負起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政治責任和偉大使命,以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矢志推動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不斷前進。
“紅船精神”是發展方向,是奮進明燈,引領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開天辟地、敢為人先,傳遞著為黨盡職的政治擔當。當前,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戰也十分嚴峻,需要我們不斷從“紅船精神”中汲取前進的精氣神,全面履行好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更加自覺地投身改革創新時代潮流,堅決破除一切頑瘴痼疾,堅決戰勝一切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出現的困難和挑戰,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
嚴守管黨治黨的政治紀律
紅船是中國共產黨管黨治黨、全面從嚴治黨的歷史起點,在那裡,產生了黨的歷史上第一個管黨治黨的總綱,確立了強化黨內監督、實行嚴格紀律、防止發生貪官污吏化等重要思想和原則要求。
“紅船精神”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打鐵必須自身硬的初心,展現了共產黨人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新氣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面臨的“四種危險”具有尖銳性和嚴峻性,管黨治黨寬鬆軟的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中國共產黨人應始終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定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格執行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准則,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堅定為民造福的政治立場
紅船開啟了中國共產黨人許黨許國、愛民為民的偉大航程,確定了當時黨的中心任務是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旗幟鮮明標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標志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型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成立。
96年來,來自於人民、根植於人民的中國共產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保障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中國共產黨人揚起紅船的風帆,在價值取向上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依水行舟,忠誠為民,保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政治目標上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場,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動力系統中始終尊重“主人”權益、發揮“主體”作用、堅持“中心”地位,堅持問計於基層、問計於群眾,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激活全體人民共建共享的“深厚偉力”﹔在評價標准上始終以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最高利益,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更加自覺地維護人民利益,更好地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作者:董瑛,系浙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委黨校基地研究員)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