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觀

2017年11月20日08:2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觀

  一九二一年七月·南湖(中國畫) 金鬆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會址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隻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才能讓中國共產黨永遠年輕。這充分彰顯了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對奮斗精神的執著堅守,以及在奮斗初衷、奮斗過程、奮斗目標中始終貫穿的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

  奮斗精神是我們黨優良傳統和作風的集中表現,是黨在奮斗歷程中積累的精神財富,是不斷發展著的戰勝困難的精神武器。偉大的事業成就於不懈的奮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黨要帶領廣大人民成功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永葆黨的奮斗精神,必須堅持奮斗為了人民的價值理念、奮斗依靠人民的價值立場、奮斗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價值遵循。

  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不是為一黨和個人私利的奮斗,而是忠實地踐行著《共產黨宣言》提出的“為了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奮斗,是遵循社會發展客觀規律,以實現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為指向的唯物主義的偉大實踐,既尊重人民群眾歷史主體地位,又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奮斗目標。這一價值理念,具有至高無上的崇高性。過去,革命是為了人民,建設也是為了人民﹔今天,改革發展同樣是為了人民。隻有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腦中常謀富民之策,我們黨才能永遠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我們的事業才能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馬克思說:“當人們還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質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應的時候,人民就根本不能獲得解放。”發展依然是當代中國的第一要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確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這是以人民為中心、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的具體體現,是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奮斗旨歸。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我國生產力水平不斷躍升、綜合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發展的質量效益不斷提高。實踐已經証明,我們的發展能夠極大激發人民群眾的創新創業活力,能夠不斷釋放改革紅利。實踐將繼續証明,堅持一切為了人民的發展取向,必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貫穿於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歷程。中國共產黨人每一階段的奮斗目標,都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緊緊依靠人民、密切聯系群眾而實現的。辯証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有巨大的反作用。奮斗精神作為一種人類意識,是能動主體對被動客體的反映,同時又有力地作用於社會實踐活動。人民是歷史的主體,也是奮斗的主體。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毛澤東同志提出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黨的群眾路線,成為我們黨須臾不可離開的傳家法寶。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時代高度,在治國理政的偉大實踐中,要求全黨“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變,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鄭重地宣示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不變的依靠人民的價值立場。

  我們黨始終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統籌做好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各領域民生工作,在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過程中,彰顯著中國共產黨人奮斗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價值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深入開展脫貧攻堅,保証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恩格斯說,具有“頑強精神的政黨”是不可戰勝的。一切偉大的成就都是奮斗的結果,一切偉大的事業都需要在奮斗中推進。奮斗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動態的、發展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歷史的前進而不斷豐富和充實。對於中國共產黨人來說,奮斗是一個永不褪色的主題。隻有永葆奮斗精神,隻有不斷賦予奮斗精神以新的時代內涵和特征,才能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才能更好完成歷史和新時代賦予黨的責任和使命,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無往而不勝。

   (作者:張穎 范軍 單位:東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部)

(責編:宋鶴立、閆妍)
相關專題
· 專家輔導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