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宏
2017年11月20日08: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海洋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依托和載體,建設海洋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准確把握時代大勢,科學研判我國海洋事業發展形勢,圍繞建設海洋強國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了邏輯嚴密、系統完整的海洋強國建設思想,為我們在新時代發展海洋事業、建設海洋強國提供了思想羅盤和行動指南。海洋強國建設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要深入學習把握其科學內涵、思想方法,大力推進海洋強國建設,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深刻領會海洋強國建設的科學內涵
習近平同志立足我國所處歷史方位,著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斗目標,就新形勢下我國海洋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任務、根本目標等作出重要論斷和重大部署,科學回答了建設海洋強國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堅定走向海洋,建設海洋強國。我國是海洋大國,海岸線漫長,管轄海域廣袤,海洋資源豐富。習近平同志指出,海洋事業關系民族生存發展狀態,關系國家興衰安危。作為一個陸海兼備的世界大國,堅定走向海洋、建設海洋強國對於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縱觀人類發展史,走向海洋是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的必由之路。但與一些國家為了殖民掠奪而走向海洋根本不同,我國堅定走向海洋,堅持走的是依海富國、以海強國、人海和諧、合作共贏的發展道路。我們要著眼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全局,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陸海統籌,通過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方式,扎實推進海洋強國建設。
全面經略海洋,助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海洋蘊藏著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是世界各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參與國際競爭的戰略要地。習近平同志強調,要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著力推動海洋經濟向質量效益型轉變﹔要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著力推動海洋開發方式向循環利用型轉變﹔要發展海洋科學技術,著力推動海洋科技向創新引領型轉變﹔要維護國家海洋權益,著力推動海洋維權向統籌兼顧型轉變。這“四個轉變”深刻闡明我國發展海洋事業的主要任務和實施路徑,構筑起全面經略海洋的“四梁八柱”。在新時代推進海洋強國建設,必須緊緊圍繞這“四個轉變”,不斷提升開發海洋、保護海洋、利用海洋、維護海洋權益的綜合實力,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推動我國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
堅決維護海洋權益和海洋安全,構建合作共贏伙伴關系。維護海洋權益和海洋安全,是建設海洋強國的題中應有之義。當前,我國主權利益、安全利益、發展利益在海洋方向上日趨重合。建設海洋強國,就要不斷提高維護海洋權益和海洋安全的綜合能力,確保我國海洋權益和海洋安全不受侵犯。習近平同志指出,要秉持和平、主權、普惠、共治原則,把深海、極地、外空、互聯網等領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競技場。這為國際社會更好解決海洋問題、共同開發海洋提供了中國方案。新時代建設海洋強國,一方面要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從我國長遠發展和整體利益的戰略高度思考、設計、實施海洋權益維護工作,有效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另一方面要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與其他國家共同構建合作共贏的伙伴關系,積極推動世界各國共享海洋。各國維護海洋權益和海洋安全均應打破零和博弈的思維模式,樹立合作共贏的現代理念。
准確把握海洋強國建設的科學思想方法
習近平同志海洋強國建設思想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蘊含著指導我國發展海洋事業、建設海洋強國的科學方法論。
引領時代的創新思維。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堅持創新思維,才能以思想認識的新飛躍打開事業發展的新局面。當前,國際海洋治理體系進入加速演變與深度調整期,我國海洋事業進入歷史上最好發展期,尤其需要提高創新思維能力。習近平同志為我們作出了榜樣。他創造性地提出建設海洋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等一系列重大命題,提出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發展海洋科學技術、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等重大觀點,科學謀劃我國海洋事業創新發展,推動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這些重要思想和觀點豐富和發展了我國海洋強國建設的科學內涵,引領和推動我國發展海洋事業、建設海洋強國。
統籌全局的戰略思維。建設海洋強國,必須制定出站得高、看得遠、想得全、立得住、能管用的海洋戰略,強化對海洋事業發展的頂層設計與戰略統籌。建設海洋強國是一項宏大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不斷強化戰略思維和系統思維,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在國際格局深刻演變的大背景中謀篇布局、統籌推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牢固樹立陸海統籌理念,從根本上轉變以陸看海、以陸定海的傳統觀念,強化多層次、大空間、海陸資源綜合利用的現代海洋經濟發展意識,既提升海洋經濟、軍事、科技等硬實力,又增強海洋意識、海洋文明等軟實力﹔從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領域統籌推進我國海洋事業整體向前發展,海洋及相關產業、臨海(港)經濟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不斷提高。
國家利益至上的底線思維。海洋權益和海洋安全是國家核心利益,維護海洋權益和海洋安全是建設海洋強國必須堅守的底線。習近平同志強調,我們愛好和平,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決不能放棄正當權益,更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他還指出,要堅持把國家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周密組織邊境管控和海上維權行動,堅決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筑牢邊海防銅牆鐵壁。這劃出了我國維護海洋權益、捍衛海洋安全的底線,表達了我國在涉及重大核心利益問題上的嚴正立場、高度自信和堅定決心,彰顯出國家利益至上的底線思維。
努力在重點領域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就
習近平同志海洋強國建設思想既是內涵豐富而深刻的科學理論,又是指導具體實踐的基本原則和有效方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推進海洋強國建設,必須將這一重要思想貫穿到我國海洋事業發展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努力在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生態文明和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等重點領域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就。
積極推動海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習近平同志指出,發達的海洋經濟是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海洋經濟呈現穩中有進、穩中有好、穩中有優的發展態勢,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涌現出一大批海洋特色鮮明、產業鏈協同高效、核心競爭力強的海洋產業集群,較好完成了《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印發《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全面落實建設海洋強國戰略任務。出台《關於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優化區域產業布局,積極探索海洋經濟創新發展新模式。在新時代推動海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導海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海洋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加快海洋經濟提質增效步伐。健全完善海洋經濟運行監測與評估體系,形成具有海洋特色的指標、指數和報告,增強公共服務能力,為政府宏觀調控提供有力信息支撐。
大力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是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形成“四大體系”:以海域和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為主體的資源管理體系,以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環境修復為主體的環境管理體系,以監測、預報、調查等為主體的業務體系,以專門法律和督察制度為基礎的法治體系。大力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深入實施生態管海、著力推動綠色發展,把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海洋開發總體布局,建立健全海洋生態補償和生態損害賠償制度,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以系統思維抓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進一步強化海洋生態紅線管控,優化海洋空間開發與保護格局,堅持陸海統籌的空間規劃方式,強化海洋污染聯防聯控,深入開展海洋生態整治修復。嚴格海洋工程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嚴控污染物入海總量,強化海洋資源環境執法力度,建立“灣長制”,逐級壓緊壓實黨政領導干部的海洋生態環境和海洋資源保護職責。
深度參與全球海洋事業發展和海洋治理。當前,國際海洋事務進入快速發展期,海洋治理進入深度調整期,提供中國方案、獲得更多制度性權利是我國建設海洋強國的必然要求。我們應積極參與國際海洋事務,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加強與“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的戰略對接,以發展藍色經濟為主線,推動全方位務實合作,攜手共創依海繁榮之路,實現人海和諧、共同發展。構建多層次的藍色伙伴關系,在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科技創新與應用、海洋公共產品共享、海洋安全維護等領域開展深層次國際合作,不斷擴大我國“藍色朋友圈”。積極參與聯合國海洋法非正式磋商,圍繞國際社會關注的藍色經濟、極地、深海等,在全球性和區域性規則制定中發出中國聲音、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
(作者為國家海洋局局長、黨組書記)
《 人民日報 》( 2017年11月20日 07 版)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 專家輔導 · 省部干部談黨建 · 黨的建設數據庫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