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紅船精神價值永恆紅船初心歷久彌新

李永勝

2017年11月17日08:1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紅船精神價值永恆紅船初心歷久彌新

10月31日,在黨的十九大閉幕一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赴上海和浙江嘉興,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這兩個標志中國革命原點的地方,在聆聽歷史回響中,追尋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歷程,破譯我們黨的精神密碼,汲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竭奮斗、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智慧和力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處於“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的新起點之際,這次尋根之行、溯源之行充分証明紅船精神價值永恆、紅船初心歷久彌新。

中國精神的基石

96年前,浙江嘉興南湖上,紅船見証了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形成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紅船精神。從此,紅船精神照耀中國。2005年6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光明日報》刊發文章,對紅船精神作出概括:“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撫今追昔,紅船精神正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中國共產黨在歷史上形成的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無不與之有著直接的淵源。

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從這條紅船揚帆起航時,就始終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勇當舵手,引領航向,由一個領導人民奪取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一個領導人民掌握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

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最鮮明的特點。紅船精神深刻地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鋒隊性質,彰顯了黨的先進性。紅船精神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戰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隨著中國革命的光輝歷程,共同構成我們黨在前進道路上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奪取新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和寶貴精神財富,成為中國精神的基石。

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

紅船精神也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造就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價值追求與精神家園,孕育了中國革命文化的巨大思想資源寶庫。紅船精神正是在中國這塊具有悠久歷史傳統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土地上,生長出來的絢麗精神之花。它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吮吸著中華文化的豐富營養而成長壯大。

第一,紅船精神體現求實變革的實踐思維方式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是中國文化傳統中實踐理性精神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中華民族是一個注重求實、勤於改革的民族,長期以來形成了勤勉務實、經世致用、敢於變革的精神,如“修古好學,實事求是”“革故鼎新”“與時偕行”等。第二,紅船精神體現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與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價值觀,是對“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等中國傳統民本思想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第三,紅船精神所蘊涵的堅定理想、百折不饒的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自強不息”精神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擔當意識的思想升華。

紅船精神樹起了一座體現時代特征與社會發展方向的精神豐碑。紅船精神是鴉片戰爭以來,在“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情況下,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創造性地運用於中國革命實踐,傾聽人民意願,反映人民訴求,把握時代潮流,開拓中國道路,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中承擔民族責任和歷史使命的精神映照。紅船精神體現時代特征,洞悉歷史本質,符合社會發展規律,順應歷史潮流,指明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方向,具有永恆價值。

贏得未來的動力源泉

立黨為公,忠誠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是紅船精神的靈魂,也是紅船初心的思想魅力與強大生命力之所在。它深刻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和群眾路線,體現了“人民至上”的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價值旨趣,與我們黨的性質、目的、宗旨、使命緊密相連,也是共產黨人初心的庄嚴宣示與充分彰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所指出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黨自誕生之日起,就以解放全人類、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為己任,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秉持人民立場,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與生俱來的政治品質和崇高的價值追求,是衡量黨的先進性的根本標尺。

紅船初心,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奠定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價值基石,贏得了中華兒女的價值認同,取得了最大的社會共識。可見,紅船初心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根基、方向、信仰與本色,成為我們黨長盛不衰、充滿生機活力、枝繁葉茂、贏得未來的動力源。因而,它才在歷史的滄桑巨變中能夠穿越時空,具有歷久彌新的時代價值。

紅船精神是引領我們戰勝艱難險阻的精神燈塔,紅船初心是鼓舞我們為黨和人民事業矢志不渝、不懈奮斗的不竭動力源泉。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大力弘揚紅船精神,守護紅船初心,我們才能從中汲取豐富的精神營養與不竭動力,堅定共產主義信念,保持創造活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續寫新的輝煌。

(作者:李永勝,系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編:宋鶴立、閆妍)
相關專題
· 專家輔導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