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紅安精神代代傳

2017年11月16日08:22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11月13日上午,紀念黃麻起義勝利90周年大會在湖北省黃岡市紅安縣黃麻紀念園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歷史紀念館序廳舉行。湖北省干部群眾代表在此重溫黃麻起義,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

“小小黃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一首朗朗上口的革命歌謠將大家帶回到烽火連天的90年前。革命年代的紅安,男女老少,全民總動員。這首歌謠既是紅安工農群眾踴躍支援革命斗爭的真實寫照,也是中國共產黨得民心、順民意的生動體現。

黃麻起義與紅安精神

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在11月13日的紀念大會上指出:“90年前的今天,中共黃麻特委在中共湖北省委的領導下,舉行了黃麻起義。黃麻起義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堅信革命必勝的理想信念,彰顯了中國革命之深厚偉力源於人民群眾之中,彰顯了中國共產黨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的開創精神,為黨鍛煉培養了一大批治黨治國治軍的杰出人才。”

紅安是著名的“將軍縣”,同時也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搖籃。1931年12月,紅四方面軍在黃安軍民的積極配合下攻克黃安城,奪取了黃安戰役的勝利。鄂豫皖中央分局為了紀念黃安戰役的偉大勝利和表彰黃安人民的革命斗爭精神,宣布將黃安縣改名為紅安縣。

1927年11月13日,根據黨的八七會議精神和湖北省委的指示,在黨的堅強領導和嚴密組織下,黃麻起義爆發。這是繼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之后,在長江以北地區爆發的最大規模的農民武裝起義。黃麻起義在沒有正規軍參加的情況下,自始至終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積極響應,最終一舉成功,點燃了大別山區武裝革命的烈火,使紅安成為中國人民武裝斗爭的重要發源地,中國工農紅軍的重要誕生地和奪取武裝革命勝利的重要根據地。

從黃麻起義到全縣解放,22年間,紅安人民經歷了敵人的血腥屠殺和反復“清剿”,但紅安黨的組織一直存在,革命紅旗始終不倒,革命火焰始終燃燒。紅安人民百折不撓,前赴后繼,英勇地走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艱苦歷程,為中國革命的成功作出了巨大貢獻。

黃麻起義的勝利離不開早期共產黨人的創造性探索,創建根據地,組織便衣隊,開展游擊戰爭,為黨在惡劣環境下領導工農群眾堅持長期斗爭打開了思路。紅安人民堅定理想、百折不撓、“怕死不革命,革命不怕死”的奮斗精神和奉獻精神凝練為如今的紅安精神,為紅安人民乃至中華民族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把光榮的革命精神傳承下去”

在庄嚴的革命英烈雕像前,湖北省領導、革命先烈后人代表、黃麻起義主要發生地干部群眾代表共同鞠躬默哀,緬懷董必武、李先念等革命先輩,紀念黃麻起義勝利90周年,重溫光輝歷史。革命先輩后代代表董良翚發言說:“參加過黃麻起義的革命先輩用奉獻和犧牲書寫了對國家、對民族的無限忠誠、無限熱愛。在今天這個難忘的日子裡,我們更加懷念他們!黨不會忘記他們,國家不會忘記他們,人民更不會忘記他們!”

為了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紀念黃麻起義勝利90周年,紅安縣舉辦了一系列群眾文化展演活動。社會文藝團體和鄉村皮影戲展演、大型話劇《董必武》專場演出、鄉村鑼鼓展演、民間工藝傳承人宣傳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絕技絕活展演和農民畫展,匯聚了老君眉茶藝、木雕、根雕、皮影雕刻、油面、綠豆粑等眾多獨具紅安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類項目,為繼承革命傳統、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營造了濃厚的社會氛圍。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紀念黃麻起義勝利90周年”“堅守文化自信,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汲取中國智慧、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標語遍布廣場、格外醒目,凸顯革命老區人民不忘歷史跟黨走的堅定信念。

蔣超良強調:“我們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斗爭創立的偉業像一座豐碑永遠矗立在湖北人民和中國人民的心中,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永遠是我們前進的動力。今天,我們重溫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斗爭的光輝歷史,就是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上海一大會址、浙江嘉興南湖紅船時的重要指示和要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就是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在荊楚大地落地生根﹔就是要銘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朝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目標和路子奮勇前進。”

紀念大會當天,幾位百歲紅安籍老紅軍因行動不便未能到場,感到很遺憾。他們說,不忘歷史,紀念黃麻起義勝利90周年,讓他們這些老戰士很受感動。101歲的紅安籍老紅軍秦忠殷殷囑托:“紅安對中國革命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犧牲了很多同志。革命勝利了,人人過上了幸福安樂的日子,但是不要忘記了那些流血犧牲的烈士,一定要把光榮的革命精神傳承下去。”

(見習記者劉平安 記者夏靜)

(責編:宋鶴立、王金雪)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