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靖北
2017年11月14日15:31 來源:《群眾》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運用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國內和國際等的結合上,深入分析和把握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斷。深刻理解和把握這一重大判斷的立論根據和科學內涵,有助於我們深入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有助於提高我們貫徹落實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思想自覺和行動主動。
從生產力發展水平看,我國社會生產力進入到居於世界前列的時代。社會處在一個什麼樣的歷史方位,歸根到底是由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的。中華民族曾經創造了古老而燦爛的文明,中國的經濟總量曾經長期居世界第一位。但自近代以來,由於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外國列強的入侵,中華民族落伍了,陷入內憂外患、民不聊生的悲慘境地。為改變這種狀況,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前仆后繼的斗爭。最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結束了中華民族四分五裂的內亂,為當代中國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舊中國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從根本上解決了工業化從無到有的問題,使中國贏得了經濟上的獨立,為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初步的物質技術基礎。改革開放近40年來,我們黨帶領人民不懈奮斗,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大幅躍升,經濟總量躍居世界前列。從1978年到2016年的38年,我國經濟年均增速超過了9%。GDP翻了204倍、人均GDP翻了142倍、城鄉居民收入分別翻了98和93倍。中國人民富起來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和人民獲得感顯著提升,標志著中華民族在站起來、富起來的基礎上,步入“強起來”的歷史時期。生產力發展水平是衡量社會進步的根本標准。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首先是實現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歷史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首先是社會生產力發展進入了新時代。
從社會制度完善程度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進入更加成熟定型的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隻有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結合起來觀察,才能全面把握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總體發展方向。這種“結合起來觀察”的一個基本維度就是觀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否優越和完善。在世界各國經濟普遍低迷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何以能夠“風景這邊獨好”就是因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遵循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從中國具體國情出發,經過96年的持續探索形成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種制度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在經濟制度方面,堅持把以公有制為主體與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協調起來,建立並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建立並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將“先富”與“共富”銜接起來,讓“先富”帶動“后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目標,這一切為解放和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開辟了廣闊的道路。在政治制度方面,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把國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有機統一起來,形成並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這種政治制度超越了西方政治實踐的范疇和理論解釋的范式,為人類政治文明發展探索出了一種新的制度模式。生產力發展是根本標准,與之相聯系的制度完善程度也是重要標准。從這個標准看,我國社會主義實踐的前半程的主要歷史任務是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后半程的主要歷史任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開創了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局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和成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全社會發展活力和創新活力明顯增強。
從中國發展對世界的影響看,我國進入能夠為人類作出較大貢獻的時代。為人類作出較大貢獻,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作出的庄嚴承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取得的重大成就,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的發展進步,也使中國能夠為人類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就經濟貢獻而言,2013-2016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0%以上,超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近40年來,中國有7億多人口擺脫了貧困,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創造了人類減貧史的奇跡。更重要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眾多國家貢獻了一種可供選擇的全新方案。曾幾何時,一些西方國家一再宣稱,歐美模式是走向現代化的唯一途徑。然而,照搬西方模式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是政局動蕩、社會撕裂、經濟停滯和衰退、人民飽受苦難。相比之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了一條與西方不同的嶄新的通往現代化之路,為力圖走向現代化而又陷入西方現代化困境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選擇。不僅如此,面對當今人類依然面臨的諸多難題和挑戰,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構建的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等等,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和積極響應。今天的中國,國際形象得到空前提升,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達到了新的高度,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擔當和嶄新的形象走進世界舞台的中心。我們可以自豪地說,中華民族已經能夠並將不斷為人類作出較大的貢獻。這也是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判斷的重要根據。
從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看,我國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判斷社會歷史方位的重要標志,也是決定各項大政方針的基本依據。但我們黨對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曾經歷過偏離和曲折。改革開放后,我們黨糾正過去的錯誤,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正確指出,在完成生產資料社會主義改造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正是由於對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正確判斷,我們黨才作出黨的工作重心轉移的重大決策。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礎上,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一方面,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另一方面,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在深入分析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及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的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唯物辯証法告訴我們,主要矛盾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抓住主要矛盾,就把准了我國發展階段變化的正確方向。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也就決定了我們所處歷史方位及其時代任務的變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重大判斷,深刻揭示了我國發展所處新的歷史方位,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時代理論,是我們黨科學制定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行動綱領的根本依據,對於新形勢下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建設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偉大夢想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