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活著一定要有自己的顏色”

——追記貴州銅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川岩村黨支部書記張曙光

李華林

2017年11月10日10:05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活著一定要有自己的顏色”

張曙光生前筆記本扉頁上的座右銘。 本報記者 李華林攝

人物小傳

張曙光,原貴州省銅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峨嶺街道川岩村黨支部書記。20多年的時間,他帶領川岩村人修建環村公路,改造農村危房,發展農業產業,奮斗在脫貧攻堅路上。曾經貧窮閉塞的小山村在他的努力下一步步脫貧致富。

擔任村干部20多年,張曙光先后獲得“優秀共產黨員”等表彰21次,所在黨支部受表彰7次。2016年9月4日,張曙光在幫助貧困戶修建房屋時,不慎從樓梯上摔落在地,倒在了扶貧路上,年僅48歲。

黨的十九大開幕會那天,78歲的張羽鬆守在電視機前看直播,聽見習近平總書記說,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張羽鬆眼眶濕潤,“要是兒子曙光還在,心裡肯定受到鼓舞”。

張曙光是原貴州省銅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峨嶺街道川岩村黨支部書記,奮斗在脫貧攻堅路上20多年。2016年9月4日,在幫助貧困戶建房時,年僅48歲的他不慎從樓梯上摔落在地,再也沒有醒來,隻留下寫在工作筆記本扉頁上的一句“活著不一定要鮮艷,但一定要有自己的顏色”。

“厚臉皮”的村支書

川岩村村民楊軍最后悔的事,是曾經動手打過村黨支部書記張曙光。

兩年前,川岩村要修環村路,按照規劃,道路途經一棟住房和45座墳墓,張曙光主張村民遷墳,楊軍家的祖墳正在其中。農村人講究風水,不少人反對,楊軍第一個表態:“要我遷墳,說什麼也不干。”很少發火的張曙光也拍桌而起:“為了全村人的利益,必須遷!”爭執中,年輕氣盛的楊軍動手打了張曙光。

次日,張曙光帶頭遷了自家的兩座祖墳,楊軍自覺理虧,主動動員村民把剩余的墳遷走讓路。如今,站在川岩村村委會所在地,隻見已經修好的環村公路環繞在半山腰,把整個村子圍在中央。

川岩村是貧困村,坐落在山坳裡,石漠化十分嚴重,村民祖祖輩輩靠種點玉米、紅薯為生,到2014年時,這裡的貧困發生率達33.6%。村主任王正紅說,川岩村之苦,在於路。離城就7公裡,其實很近,但山路不通,去哪都格外遙遠。

1997年,張曙光剛擔任村會計不久,就和老支書田儒祖商量將村裡的路打通。那年冬天,28歲的張曙光騎著摩托車去縣城相關部門要爆破物資,組織村民用鋤頭挖、用鋼钎鑿,最終用兩年多時間挖通近5公裡的通組路。

到了2015年,貴州省全力推進脫貧攻堅,當地政府投資442.8萬元給川岩村修建環村路。工程除了要遷墳,還得拆除村民田儒芬家的危房,張曙光為田儒芬爭取建房資金,一手操持拆舊房、挖地基、建新房,直到2016年9月4日,建房過程中不慎發生意外。

“曙光有個綽號,叫‘厚臉皮’。”王正紅說,事關村裡的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和民生保障,隻要有一絲希望,張曙光就會努力去爭取,一次不成功,去第二次、第三次,直到問題解決。靠著這張“厚臉皮”,他改建了村裡的小學,為全村人解決了飲水、用電等問題。

“一次次失敗后總會成功”

張曙光寫得一手好字,沒事喜歡記工作筆記,寫滿了整整10多本。“有文化、有思路,每次開會都有提綱,做事雷厲風行,隻要說出來的,就能做到。”王正紅說,對於扶貧,張曙光很有想法,他常挂在嘴邊的是“路必須硬化,水必須通”“貧困村必須要有自己的產業”。在張曙光眼裡,脫貧絕對不是喊喊口號。

早在剛當上村會計時,張曙光就開始謀劃村裡的產業發展。川岩村地處窮鄉僻壤,靠種點糧食隻能解決溫飽,得發展經濟作物才行。他帶領鄉親種植了5萬株蘋果樹,但因土壤、氣候等原因,果子長不大、口感酸澀,賣不掉。

“一次次失敗后總會成功。”發黃的日記本上記錄著張曙光當時的心情,當年的蘋果樹很多至今還長在山間,被張曙光用作反面教材,時刻提醒自己。此后,他一邊多次邀請縣農業局技術員進村調研,實地勘查村裡的土壤、氣候、水源等,尋找合適的果樹,一邊帶領鄉親們搞坡改梯保持水土,治山養山。

2003年,經農林技術人員指點,他在村裡推廣種植柑橘、蜜柚,前有失敗之鑒,大多數村民並不積極,持觀望態度,張曙光隻好與4名黨員率先種。幾年后,柚子、柑橘豐收,每畝收入幾千元,家家戶戶都跟著張曙光種上了柑橘、蜜柚。目前,川岩全村經果林面積有800畝,年產水果30萬公斤,產值140萬元。到2016年,全村年人均收入達6815元。

有事就找張曙光

時近一年后,張羽鬆終於慢慢接受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事實,說起兒子張曙光,他眉頭緊蹙,半晌不語,心疼寫在臉上:“他負擔重,公事家事都要操勞,洗衣做飯全都做。”

2002年,張曙光的妻子田發群在一場車禍中受重傷,大腦落下后遺症,進而發展為腦瘤,喪失了自理能力。為了照顧好妻子,張曙光幾乎承擔了所有家務。“每次開會結束后,他就匆匆忙忙趕回家,去給妻子洗衣做飯。”峨嶺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陳濤感慨:“去年,峨嶺街道辦事處要給張曙光1000元緩解一下生活上的困難,他堅決不收,說還有比他家更需要的。”

張曙光不僅是一個家庭的支柱,也是一個村的依靠。對川岩村村民來說,張曙光的摩托車聲就是他們最大的安全感,他們習慣“有事就找張曙光”。

一次天降暴雨,村民田仙梅的3個孫子在朗溪鎮上讀書,鎮裡易受洪澇災害,坐立不安的她撥通了張曙光的電話求助,張曙光二話不說騎上摩托車冒雨奔向朗溪,將3個孩子安全護送回家,自己卻淋得像落湯雞。

76歲村民任明俊的小孫子有天半夜高燒不退,焦急中找到張曙光,張曙光騎著摩托車連夜將祖孫送到縣城醫院診治。“川岩村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留下的是留守老人和兒童,張曙光就是他們的依靠。”陳濤說。

擔任村干部20多年,張曙光先后獲得“優秀共產黨員”等表彰21次,所在黨支部受表彰7次,但這些榮譽都不足以和村民對他的挂念相比。2016年9月5日,張曙光追悼會那天,臨近兩個鄉鎮有七八百人前來和他告別,車隊排了500米遠。76歲的村民田茂珍淚眼婆娑,“那個身材高大、身板結實,說一不二的曙光,是再也見不著了”。

(責編:常雪梅、楊麗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