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6日15:26 來源:甘肅日報
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的胡中山,今年55歲,自打當上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后續產業專業合作社的黨委書記,他就成了“胡管家”——管建設、管生產、管出售,有時村民有了糾紛,也要老胡主持公道。
古浪縣山大溝深,群眾脫貧難度大。黨的十八大以來,古浪縣堅持推進移民搬遷拔窮根責任制,將南部山區群眾搬遷到地勢平坦的黃花灘實行產業脫貧。黃花灘幾萬人中,很難找到比這位“管家”更合適的合作社黨委書記。常有群眾找他辦事,因為找老胡辦事“心裡有本賬,遇見難題有辦法”。
這位“管家”並不總是慈眉善目,遇到村子裡的“難纏事”,他黑起臉來也會讓人畏懼幾分。當一位鋼材商准備訛詐村裡一位建房戶時,老胡一口氣算出修建房子所需鋼材及價格。“簡直漫天要價!難不成房子是鋼筋捆成的籠子?”自知理虧,鋼材商灰溜溜地走了。
胡中山的威信是逐步建立起來的。2011年,他帶領黃花灘村橋南組開展了一場“脫貧革命”:將土地化整為零集中抱團發展養殖種植業。當時有人反對:一群農民能搞出什麼名堂?還不如請個大老板投資來得實在。胡中山給大家算了一筆賬:如果一戶農民可以養100隻羊,全村就能養幾萬隻,養殖就能讓大家脫貧。老板賺錢走了,咱還是窮。
當年,他帶領42戶村民發展產業,建成84個養殖暖棚、173畝日光溫室且當年見效。有人回憶,如果不是胡中山當年“拉一把”,自己很難這麼快致富。那一年,大家發展養殖業所需的紅磚、水泥,都是胡中山以個人名義賒來的,總共270萬元。兒子知道這件事后,憂心忡忡。胡中山卻說:“隻要肯干就有錢,不敢干永遠沒錢。”
到目前,黃花灘村已經發展起3700個養殖暖棚,肉羊存欄7萬多隻,年出欄量14萬隻,總收入超過2000萬元。當年最先開始發展產業的42戶村民,已經成為黃花灘上的致富標兵。
這幾天,胡中山的事跡經過中央媒體報道后,在古浪縣引起熱烈反響。西靖鎮黨委副書記李能藝說,胡中山同志作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黨的十九大代表,想方設法幫助搬遷群眾解決缺資金、缺技術、自我發展能力弱的難題,帶領移民區群眾建起了近4000座日光溫室大棚,為貧困群眾早日脫貧致富打下了基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優良品質,為我們基層黨員干部樹立了標杆。
西靖鎮圓夢新村村民張國山感觸更深:“老胡總是能在老百姓最困難的時候給予及時的幫助,建棚缺錢,給我們協調貸款﹔不會管理,給我們請來技術員﹔種的菜賣不出去,給我們聯系銷路。去年,我的大棚茄子賺了1萬多塊錢,今年又承包了5座大棚,這在山裡住的時候想都不敢想!”
10月10日,即將啟程參加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胡中山,還在黃花灘村召開會議,會議的主題有兩點:“第一,我不在村裡,建設日光溫室工作一刻不能停﹔第二,已經建好的溫室必須全面定植,明年開春群眾就能賺錢。”
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胡中山也感到了責任和壓力。他說:“我隻想一門心思給群眾把事辦好,沒想到會獲得這麼高的榮譽。基層干部說白了就是農民的‘管家’,如果黨員干部辦事扎實有效,群眾就會踏踏實實跟著干。下一步,我要宣傳好十九大精神,宣傳好黨的方針政策,推動當地農村更好地發展。”(記者伏潤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